返回

第15講 智慧

首頁
    天才特訓營内,衆人在用心聽,教授在解答,在講解, 一位年輕母親來問:我家孩子有一種奇特又怪異的行為——咬指甲、吸吮手指,他為什會這樣呢?對孩子的這種情況,父母親又需要注意些什麼呢? 教授說:這種現象,幾乎每個嬰幼兒都曾經有過,因為,孩子的這一行為中隐藏着嬰幼兒智能開發的潛力。

     年輕母親問:這怎麼講呢? 教授環視大家說:其實,吸吮是一種原始的本能條件反射,你們不記得嗎?胎兒三個月時,就會吸吮手指了,以後碰到嘴唇的手臂或臍帶都會引起吸吮的條件反射。

     衆人笑着回答說:記得,記得。

     教授又補充說:嬰兒嘴唇接觸到的任何物體,都是引起吸吮反射的條件。

     衆人又笑着應答說:對! 教授說:可嬰幼兒最易接觸的首先是自己的手指,饑餓時,吸吮手指,會得到如吸吮母親乳投樣的滿足,寂寞無聊、焦慮不安、身體疼痛、情緒沖動時,吸吮手指,還可以聊以自我安慰、減輕焦慮,對大腦皮層中的相應部位形成刺激,轉移對身體疼痛和不舒服的注意力;所以,嬰幼兒樂于吸吮手指,因為這一動作使嬰幼兒感到愉快和舒适。

     年輕母親說:哦!原來是這樣啊! 教授繼續說:在嬰幼兒情緒緊張或抑郁的時候還會出現自咬指甲的現象。

    有些嬰幼兒咬指甲最初是對父母親的模仿,并從中得到了愉快感,結果就成了不易戒除的頑固性習慣。

     女青年疑惑的問:嬰幼兒為何愛吸手指、咬指甲呢? 男青年故作疑惑的面對女青年說:你不會也有這個嗜好吧! 女青年輕輕地打了男青年一拳,笑着說:去你的,你才有這習慣愛好呢!想保持還是想改邪歸正,請聽教授分析後再做決定。

    (衆人笑) 教授說:因為手指是腦的敏感反射區域,吸或咬手指使大腦得到刺激,嬰幼兒全心身都能獲取信息,感到欣慰。

    但這畢盡是一種不良行為,經常吸或咬手指,可使手指浮腫,牙齒閉合不良,或感染疾病,長期下去,還會造成學習緊張,有壓力,易憂慮,好煩躁等症。

     年輕母親顯得有些焦急的問:那該怎麼辦呢? 教授說:預防和糾正嬰幼兒吸吮手指或咬指甲的行為,首先,母親應避免錯誤的哺乳方式,别孩子一哭泣,就塞乳投給他吸,要讓孩子有規律的進食,“要使小兒安,須帶三分饑和寒。

    ”這句話雖是俗語,但很有道理。

     女士笑着說:其次呢? 男士也笑着說:你不會也有這興趣愛好想糾正吧! 教授笑着說:其次,父母不要做這種類似吸或咬手指的動作,不要讓孩子孤獨、寂寞,要給孩子一些有趣味的玩具,使孩子有與成人和其他孩子玩樂的機會,培養孩子對環境、對遊戲的興趣,以此來轉移他的注意力,達到逐漸糾正不良行為的目的。

     年輕母親說:這個聽起來也簡單,但真正能做到也不是件很容易的事情。

     女士給補充解釋說:因為習慣成自然了嗎! 教授說:要耐心誘導,切記言行粗暴。

     年輕母親說:就是這一點也很難做到啊! 教授說:孩子的不良習慣是一種無意識注意,所以對其施行種種強制行為,甚至使用暴力,隻有百害而不會有一點受益。

     女士說:就是,孩子還真的不能強制。

     教授說:嘲笑、譏諷、恐吓、打罵,會對孩子心理造成更加不良的刺激。

    這些言行,隻能使孩子更加緊張不安,甚至産生自卑感、孤獨感。

     男士說:就是,越吓唬越膽小,越強制越逆反。

     教授接着說:同時,要抓住嬰幼兒特别注意手指這種心理,以及愛活動手指這一奇異行為,誘導嬰幼兒多活動手指,使其對活動手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