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8講 真愛

首頁
    天子特訓營内,衆人聚精會神地聽,教授在講。

     一位年輕的母親問:你說3歲以前是教育的最佳年齡段,那我的孩子已經過了3歲了,3歲以後怎麼辦呢? 女青年說:各有各的疑問。

     男青年說:各有各的難題。

     女士說:做母親不容易啊! 男士說:做父親也不容易呀! 老師說:可憐天下父母心啊!(大家點頭,略帶笑意) 教授說:3歲以後的孩子,應有更為廣泛的活動天地,父母可帶他們到動物園去看各種動物,更多的應到野外,在遊戲中認識生存在大自然中的動物和植物,讓孩子與自然物多接觸;在這個過程中,孩子的求知欲和想象力自然就被激發而出。

     年輕母親說:現在生活在城市裡的孩子,整天住在高樓大廈裡,想與自然接觸都是個很難的事兒啊! 老師說:我兒子兩、三歲的時候,我們還住在農場,那時隻要一到禮拜日,我們就帶着他來到市裡的公園,陪他看花、看草、看猴子、看狗熊、看鹿,陪他看一切平時在農場看得到的東西,陪他玩兒滑梯、玩兒碰碰車、玩兒跷跷闆,玩兒一切在農場玩兒不到的東西,與他一起體驗一切在家裡無法體驗到的各種新鮮事物。

     教授說:父母要對孩子付出真愛。

     年輕母親疑惑的問:什麼叫真愛呢? 男士說:用真心去愛呗! 女士說:人家沒問你。

     孕婦笑着說:你就别多嘴。

    (大家笑) 女青年說:沒那麼簡單。

     男青年說:也沒那麼複雜。

     老師說:最重要的是看你關注什麼。

     教授說:很對,真愛就是關注孩子的情感和需要,給孩子生長的空間,幫助孩子成長,而不是為了達到父母的某種目的和願望。

     年輕母親疑惑的說:情感和需要? 孕婦說:還有生長空間。

     男士也疑惑的說:難道父母的目的和願望不是讓孩子成長嗎? 男青年說:讓孩子按照你的願望成長和孩子自然地成長當然是不一樣的了。

     男士說:這有區别嗎? 女青年說:有啊!當然有了。

     女士說:啊!你倆一唱一和整我們呀! 男青年激動地摟着女青年說:啊!我們終于又站在一起了。

     女青年高興地說:齊心合力嗎! 女士說:齊心合力欺負我們呀!我們也不是吃素的。

     男士突然眼睛一亮,伸手摟住女士也激動地說:恩人啊!救苦救難的活菩薩,盼星星盼月亮,終于盼到我得解放,十年寒窗,終于熬到我們站到一條起跑線上。

     孕婦感慨地說:看看,關鍵時候見真情啊! 年輕母親說:該出手時就出手嗎!(大家這才開懷大笑) 老師說:就是,真情、真愛不用鑒别,誰都懂得,隻有付出了才能獲得。

     教授說:就是,隻有用父母的真愛去滋潤孩子的心靈,孩子才能有健全的人格,才能成為有用的人。

    父母沒為孩子付出很多的時間,隻為孩子付出很多的金錢,這種愛就是後患無窮的殘缺。

     年輕母親說:這還真有一定的難度。

     孕婦說:正因為難我們做的才有價值嗎! 女士說:所以,即使再難也得認真去做,誰讓我們為人父母呢! 男士說:時間、金錢付出的多少還真的很難把握呢! 男青年說:就是多付出時間陪孩子,少用金錢應付孩子。

     女青年說:就是給孩子良心刺激。

     教授說:對孩子的良性刺激,還包括給孩子以獎勵,對孩子的獎勵原則上不主張獎錢,不要給孩子太多的物質刺激;其實,都是一種精神的鼓勵,也可以是玩具、體育用具、書籍這些有益的物質獎勵。

     年輕母親說:對孩子獎勵很重要嗎? 男士說:那當然重要了。

     女士說:獎勵可以激起孩子的興趣。

     教授說:但,獎勵必須是孩子最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