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8講 真愛

首頁
    需要的,最渴求的,才能激起孩子的真正興趣。

     年輕母親疑惑的說:最需要的,最渴求的? 教授說:對呀!千萬不要以成人的愛好去推測孩子的心理,這樣就會抹殺了孩子的天真好奇。

     年輕母親說:那怎麼做呢? 教授說:懂得在日常生活中對孩子如何啟發,是父母教育孩子本領的偉大;懂得在日常生活中對孩子如何引導,是父母教育孩子藝術的高超。

     孕婦說:啟發。

     教授說:對呀!父母的啟蒙教育非常重要,聰明的父母要善于啟發和引導孩子逐步走上正道。

     年輕母親問:那父母與孩子難溝通怎麼辦? 女士說:就是,尤其是涉及到學習問題,很難與孩子溝通。

     男士說:這還真是個事兒,有沒有更好的具體辦法? 教授說:在家庭的教育和學習中,在父母與孩子的交往與溝通中,隻要善于拐彎,掌握繞道的技巧,我們就會驚喜地發現,面對的将是一個嶄新的世界。

     孕婦說:可是,現在外面的誘惑很多。

     女青年贊同的說:就是,容易對孩子形成不良刺激。

     年輕母親擔心問:那孩子如果受到不良刺激會怎樣呢? 教授說:孩子如受了不良的刺激,就會形成各種怪脾氣。

     女士說:哪些是對孩子的不良刺激呢? 男士說:連不良刺激也不知道? 女士說:看來你是知道的了? 男士說:當然知道了。

     女士說:那你說。

     男士笑着說:還是讓教授說吧!(衆人笑) 教授笑着說:如果在家裡,成人之間互相猜疑,互相看不起,或經常對别人進行非議、貶低,就會在無形中影響孩子的心理正常發育,使孩子也容易對人猜疑,對事懷疑。

     男士對女士說:聽着沒? 女士說:聽到了,怎麼?難道你沒有這些現象?隻是我有嗎? 男士說:這是你說的,我可沒說啊!你這是不打自招嗎! 女士說:嫉妒,他這人就這樣,隻要你某方面比他強,他就難受,對家人也是這樣。

     男士說:你這是比我強嗎?如果這樣說你,你舒服嗎?——她這是小時候的培養環境給她造就的。

     教授說:父母不适當的常拿自己孩子的短處與别的孩子的長處相比,并說自己孩子的某方面不如那個孩子,會使孩子誤以為父母愛那個孩子而不喜歡自己,内心就會感到不舒服、不服氣,于是,便産生了嫉妒心理,久之,變成了個人的基本素質。

     女士說:你呢?你倒是寵大的,難道你不嫉妒别人嗎?家人你都容不下,不管是誰,都想讓聽你的話,十足的一個空想家。

     男士說:思想有多遠,人就能走多遠嗎!不是我容不下他們,是他們容不下我啊! 女士說:你這也是培養環境給你早就的吧! 教授說:父母對孩子過分的溺愛,不客觀的誇贊,會使孩子形成争強好勝的習慣,往往對自己的能力作出過高的估計,常常不服氣、不服輸,隻要沒有被重視,沒有受到關注,就會對别的有能力的兒童産生嫉妒,日久,便會形成個人的性格。

     年輕母親說:那這應該怎麼辦呢?怎麼才能避免嫉妒心理呢?我發現,我們孩子那麼小,就已經産生嫉妒心理了。

     教授說:孩子從1歲半起,就會産生嫉妒心理,如不能得到及時的良性刺激,長大後也很難協調與他人的關系。

     老師說:其實,習慣于做弱者的孩子,反而能安分守己。

     教授說:一但形成好嫉妒的性格,就很難心情舒暢地生活;無論是别人的成功,還是自己的失敗,都會使自己痛苦、煩惱,給自己帶來危害。

     女青年笑着對男青年說:你人際關系這麼好,看來你是良性刺激中長大吧! 男青年也笑着說:你能安分守己,原來你是習慣于做弱者啊! 孕婦說:好習慣啊!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