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特訓營内,有咨客在咨詢,教授在講,衆人在聽。
一位母親問:作為母親,我知道自己過去對孩子的教育不很恰當,但到底應該怎麼關心孩子呢?到底應該怎麼掌握愛護孩子的分寸呢?
教授說:作為母親,要想讓自己的孩子成長為一個正常的人,就一定要及早預防母子脆弱症。
母親問:那這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呢?
教授說:造成這種令人憂慮的現代文明病的原因,是母親對孩子的衣食住行關注、擔憂和溺愛過分,最後,導緻本來活潑的孩子變得憂郁、懦弱、膽怯和任性,對母親産生異乎尋常的依賴性,獨立自主生活能力差勁。
父親說:你看看,過分關注,就導緻依賴。
教授接着說:這種現象也稱為母子心身綜合征。
母親說:母親的心理素質很重要嗎!
教授說:如果母親性格過于内向,常常多愁善感,遇事心胸狹窄,對許多事情患得患失,沒有較穩定的心理素質,對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出現的一些輕微變化大驚小怪、驚恐不已,總擔心在室外會發生車禍等意外事故而限制孩子外出;母親這種不良的心态,對孩子的心理暗示非常嚴重。
父親焦慮的說:那這會給孩子造成什麼影響呢?
教授說:單純、天真、幼稚的孩子長期生活在這種氣氛緊長、不穩定心情和怪異行為的環境中,必然導緻心理障礙重重,形成膽怯、懦弱、孤僻和乖張的個性,情緒不易穩定,稍遇挫折,就垂頭喪氣,不知所措。
這種心理狀态,對社會就很難适應。
女青年問男青年說:你是這樣嗎?
男青年說:我才不是呢!我這麼大度,都快成為宰相肚了。
女青年說:是嗎?我怎麼沒看出來呢?
男青年說:千裡馬常在,伯樂不常有啊!(大家笑)
母親問:那怎麼預防和糾正呢?
老師插話說:這種現象要預防要糾正,關鍵還在于母親。
母親說:我知道,所以我要請命啊!
教授說:母親的心理素質要提高,正常的育兒心理要保證,對孩子的關注和擔憂不要太過分,愛孩子要有分寸。
對孩子既要關心照顧,又要嚴格要求,并使二者有機的結合。
女士說:按說這要求并不高,難難度卻很大。
(其他女性都點頭贊同)
老師說:隻有通過耐心的呵護和培養,幼苗才能健康茁壯地成長。
母親說:很多時候就是耐心不夠。
教授說:母親育兒,可以學學母獅子訓子,看看獸中之王是如何把孩子訓練的那樣勇猛頑強,全身充滿無窮的力量。
孕婦小聲說:母獅子訓練自己的孩子?
教授說:母獅子常常對自己的孩子是這樣教養,他故意把小獅子領到懸崖邊上,然後冷不防,往下推搡,使小獅子逐步練出身臨險境掙紮求生的本領。
男士疑惑的說:那人可以這樣做嗎?
教授說:作為父母,誰都想使自己的孩子在社會生活中立于不敗之地,然而,每個人的做法各異,無知者将自己的孩子保護的很嚴密;而有識之士總是想法設法讓自己的孩子吃苦受累,使孩子在艱苦的生活中磨煉意志。
父親說:父母往往不舍得讓孩子吃苦。
女青年說:而孩子最後卻吃不盡的苦。
教授說:美國第32任總統羅斯福,他有4個兒子,作為總統,為兒子某個好職業應該不是難事;但他沒有這樣做,而是把4個兒子全部送到部隊上去服役,讓他們在部隊裡經受艱苦戰争生活的鍛煉。
女士說:而我們很多人隻要有一點兒條件,就會為孩子提供便利。
教授接着說:居裡夫人為使孩子克服膽小怕事的弱點,他常常有意識地帶領孩子住宿在山野,讓孩子經受黑暗和雷電的考驗,培養孩子的膽量和氣魄。
母親說:這個,我們一般人也是有條件的,但很多人不會這樣去做。
教授繼續說:香港富翁李嘉誠有幾億元的資産,但他卻不讓兒子在自己的企業幹,他要兩個兒子先到國外自己去創業,然後才有資格回到他的企業。
男士說:可我們很多老闆,恰恰相反,自己有這麼大的企業,為什麼要給别人幹呢?
教授說:他們不是讓子女坐享其成,而是要子女先去當一般員工,去當平民。
父親說:要自己親自去實踐。
教授接着說:作為一個完整的人,一定要有頭腦,而一個人的頭腦,必須要有三部分組成——父母遺傳的智商,教育中學來的聰明,生活實踐中鍛煉出來的智慧;而智慧對人是最重要的。
父親問:那怎麼才能培養出人才呢?
孕婦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