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到關鍵了。
老師說:男人就會抓關鍵。
教授說:人才能不能出現,家庭是關鍵。
母親說:家庭是關鍵?
教授說:對!父母得忍痛讓孩子有一些艱苦生活的體驗,隻有艱苦生活的磨練,才能使人的身體、心理、智慧和品行發展成優良,才具備成功的條件;但不能拔苗助長。
母親突然問:對孩子的教育,難道父親就不重要嗎?
父親說:誰也沒說不重要啊!
母親說:這半天不都在說母親嗎?(大家笑)
教授笑着說:一個健全的家庭,至少是三個人組成,孩子不僅有母親,還有父親。
女士說:就是,還有父親嘛!
教授說:孩子在成長發育過程中,缺少了父親的關愛,同樣會有各種問題發生。
母親說:而且會有嚴重的問題發生。
教授說:如果父親多嗜好,對孩子心理發育就很重要。
因為多嗜好的父親常會把大量的時間用于個人愛好,而對孩子的日常生活無暇關照,更沒有精力與孩子進行感情交流,使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獲取的父愛不足;緻使母愛過分,父愛、母愛不均衡。
孕婦說:這就是問題所在啊!
教授說:這是造成孩子容易産生恐怖、焦慮和偏執等心理沖突的根本原因。
女青年說:現在,母親一個人帶孩子的很多。
教授說:而事實上,母親一個人養育孩子又很不容易——謹小慎微,步步設防,遇事恐慌,使孩子受其影響而缺少計劃性,缺少對事情的統籌安排;孩子容易亂扔東西就是這個原因所造成,或稍遇不順,就有孤立無援的感覺,這樣就有走向極端的危險。
老師說:缺少一塊兒嗎!
教授說:孩子缺乏父親的教育影響,很難全面發展成長。
一個隻得到母親關照的兒童,很難發育出優良的性情。
男青年說:要父母配合才行。
教授說:所以說,母親是一所學校,父親是一位校長。
其實,一位合格的父親勝過一百位校長。
父親說:我覺得這話毫不誇張。
孕婦說:就是這樣,父親對子女确實有着無可替代的巨大影響。
女士問:那男主外,女主内的說法和做法對嗎?
教授說:時代發展到今天,我們的家庭裡再也不能有男主外、女主内的傳統模式的分工。
男人不僅僅是把錢掙回來交給妻子就行,别認為操持家務、養兒育女是小事情,全部交給女人來完成,男人不用操心,不是男人的責任。
女青年說:凡是家裡的事情,都需要倆個人很好地配合來完成。
教授說:我們應當認清,在家庭中養育孩子的是母親,從幼兒園到小學、甚至中學,教育孩子的也幾乎都是女性;這樣,孩子在成長的關鍵和轉折時期均生活在女性的世界中,所接收的信息就不可能平衡,心身發育就會失去重心。
這在孩子的整個發展過程中,将被扭曲和泯滅很多特殊的潛能。
女士笑着說:成立母系族社會了。
母親說:準确的應該說是成了母系族教育了。
教授說:當然,我們個人無法改變社會,但完全可以通過家庭教育來彌補這種社會的不足。
老師說:家庭教育太重要了。
教授說: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在于父母雙方積極主動的配合,在于父母親協調一緻共同為孩子付出真感情。
孕婦疑惑的說:真情……
母親說:難道父母親對孩子還不舍得付出真情嗎?
女士說:真情就是深深的愛吧!
教授說:要知道,沒有母愛的家庭是渙散的,而失去父愛的家庭卻是軟弱的。
男青年說:父母之愛都不能失去啊!
教授說:母愛很偉大,父愛更深沉。
女青年說:父母之愛,缺一不可啊!
教授說:調查表明,十歲以下的兒童,男孩明顯地低于女孩的智能;因為在這一年齡段中,兒童多數時間接觸的全部是女性。
母親不解的說:這是為什麼呢?
教授說:女孩與母親、女教師結合容易,發展就較順利;而男孩子既有獨立性,又有冒險精神,對母親和女教師就不會絕對服從,所以,智力發展就會滞後,就比較遲鈍。
女士說:那男孩子如果是接觸父親就比較容易。
男士說:這也就是說,男孩子如果能比較早的由父親來培養,那智力發展就不會滞後,不會遲鈍?
老師說:不僅不會滞後,不會遲鈍,反而會更聰明,更智慧。
教授說:已為人父的男人,因己作了父親,就要盡養育孩子的責任;否則,當孩子發育成型,再後悔也不起任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