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作為的人。
女士說:像現在的官二代、富二代一樣,很多的都出事兒。
男青年說:而不是能辦事兒。
教授說:父母要想使孩子有所作為,就要學習古人教子不要奢侈要節儉的方法,但首先是自己不要奢侈,要節儉的生活。
孕婦說: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啊!
男士說:主要是習慣難改。
老師說:曾國藩教子不求升官發财,隻求讀書明理。
女青年說:他是怎麼說的呢?(大家笑)
教授笑着說:他說,“凡人皆望子孫為大官,餘不願為大官,但願為讀書明理的君子。
”為了讓兒子“讀書明理”,他對讀什麼書,怎樣讀,都認真指教。
女青年笑着說:他是怎麼指教的呢?我也好照着指教指教我兒子。
(大家笑)
教授笑着說:他叮咛兒子,最好的書,要“熟讀而深思之,略作紮記,以表所得,以存所疑。
”
女青年對男青年說:你也認真聽一聽,這教育兒子不光是我一個人的事,你也有份兒呀!
男青年說:什麼叫我也有份兒呀!這本來就是我的正事兒,你聽清楚了,這是曾國藩教育他兒子,曾國藩是父親,我也是父親,教育好兒子是做父親的正事兒。
(大家笑)
女青年說:好好好,那你就聽人家是怎麼告訴兒子的吧!
教授說:他告訴兒子“用心讀書,勤于思考,心常用則活,不用則窒;常用則細,不用則粗”。
父親說:首先是做父親的要用心對待兒子。
孩子說:然後兒子才可能用心讀書。
父親在兒子頭上撫摸了一把,笑着說:你在這兒等着我呢啊!(大家笑)
教授說:曾國藩雖官高位顯,但他嚴格要求兒子奉公守法,不搞特殊化,更不允許“恃父勢”去交接官員。
男士說:很多當官的,想盡各種辦法為自己的孩子鋪路,還嫌窄呢!拉關系,走後門,恨不得把下幾輩子的事情全部在他在位時給辦好了。
女士說:所以就倒黴也快,官二代就垮了。
男青年說:有的一代本身就垮了。
老師說:看看人家曾國藩不僅嚴以律己,還嚴格要求孩子。
教授說:他告訴長子紀澤:“世字子弟最容易犯一奢字、傲字,”“爾與諸弟戒之”。
孩子笑着說:那他對次子又是怎麼說的呢?(大家笑)
教授說:又谕次子紀鴻,“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無不與寒士同,庶可以成大器;若沾染富貴習氣,則難望有成。
”
孕婦說:過去的官能如此,真不簡單呀!
女青年說:很多今人都趕不上。
男士說:這就是為人處世。
父親說:這就是做人。
女士說:其實,做人就是你日常怎麼生活嗎!
母親說:就是以什麼方式生活吧!
老師說:就是,主要是以什麼态度生活。
教授說:平時,他總是教育諸子對待親友鄰裡要“有嘗必周濟之,有訟必排解之,有喜必慶之,有疾必問,有喪必吊。
”
男士說:助人為樂。
女士說:平易近人。
老師說:因曾國藩教子有方,他的兩個兒子都長大成才。
教授說:大兒子曾紀澤成為著名的外交家,他代表清政府與沙俄政府談判時,迫使沙俄廢舊約立新約,歸還我國伊梨等領土,維護了國家民族利益。
孩子說:那次子呢?(大家笑)
男青年說:你怎麼總關心次子呢?
孩子說:看看他家是不是全面發展嗎!(大家又笑)
教授笑着說:次子曾紀鴻,精通算術,在研究古算術方面卓有成就。
孩子說:孫輩、曾孫輩呢?
女青年說:你怎麼還關心孫輩和曾孫輩呢?
孩子說:看看他這個家族是不是基業常青嗎!(大家笑)
教授說:他的良好家風對其後代影響很大。
曾國藩的孫輩出了曾廣均這樣的詩人,曾孫輩又出了曾寶荪、曾約農這樣的教育家和學者。
老師說:古人講,富不過三代,曾國藩這個家族連續四代興旺,真不簡單。
教授說:這就足以說明家教影響之重要,遠遠可以勝過給孩子買靈丹妙藥補腦,更勝過家産萬貫,給孩子把物質基礎夯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