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廳内,有咨客在咨詢,教授在解答,衆人在聽,也有做記錄的。
一位父親說:現在,我們都不知道該怎麼愛孩子了。
母親說:就是,不敢批評,也不會表揚了。
女教師:沒錯,其實,無論是父母,還是老師,大家都知道愛的好處,隻是這愛的分寸很難把握。
教授說:對,父愛、母愛、師愛情感的輸出,對孩子來說,是一種良性循環信息的運輸,它能喚醒并激勵孩子智慧的靈性和創造意識,這就是對愛的積極的主動地接受。
父親說:那該怎麼用愛來教育孩子呢?
教授說:教育的前提——就是尊重孩子。
母親說:怎麼尊重呢?
教授說:教育孩子的關鍵——就是藝術教育。
父、母同時說:怎麼個藝術法呢?
教授說:就是多做榜樣少說教,要說就發人深省才好。
父親說:為什麼呢?
教授說:因為多言無益。
父親說:讓他自己去觀察?
教授說:對,讓他觀察晨雞——時(司)夜而鳴,天下振動。
母親不解的說:幹脆不說也不行吧!
教授說:要說,就要說得合時宜;因為,隻有合時宜的說教,才能使聽者振動,聽者振動,教育才會産生真正的效用。
父、母同時說:那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教授說:先做人,後做學問。
隻做學問不做人的結局是坐牢。
男士說:這個振動夠大的。
(有人笑)
女教師說:那我們應該怎麼教學生呢?
教授說:隻教做學問而不教做人的老師不是老師。
女教師說:那是什麼呢?
教授說:是教唆犯。
(大家笑)
父親說:不管怎麼說,孩子還是得以學習文化知識為主吧!
教授說:隻讓孩子進行文化學習,不給孩子以明顯的良善情意,這樣的父母不是父母。
父親說:那是什麼?
教授說:是黑社會頭目。
(大家笑)
女士點點頭說:有道理。
教授說:自以為采取各種手段,讓孩子上了大學父母就可以高枕無憂了,大錯特錯。
母親說:那是為什麼呢?
教授說:大學是學好的地方,它可以送你上天堂;同時,大學也是學壞的地方,它也能夠送你下地獄。
老師說:就是,現在的好多大學,其實并不大,也沒有多少大學問,更不能使你學大。
教授說: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大學生馬佳爵殺人案,大學生王平毀容案。
父親說:這些孩子都學瘋了。
女教師說:這些學生可能是精神失常了吧!
教授說:其實,精神失常的瘋子不可怕,因為他并沒多大威脅;可怕的是精神正常的瘋子,因為他比真正的瘋子更有威脅力。
女教師說:那他們接受着大學的高等教育,而且精神也正常,為什麼還要幹壞事呢?
教授說:大學如果不注意品德教育,就成了培養精神正常的瘋子的高等學府。
父親說:那這些孩子走向社會可就麻煩大了。
教授說:是呀!大學生畢業走入社會,就如同獵人走進森林,如果學校隻教會學生怎麼帶幹糧,而沒教會他們如何使用獵槍,那不僅個人危險,整個社會也要遭殃。
父、母、教師同時說:那我們具體應該怎麼教孩子呢?
教授說:成人應教會孩子五種能力。
衆人說:哪五種能力呢?
教授說:會倒立、能眼對、會倒退、能演戲、會下棋。
并從小就開始行為練習,使其在練習中逐步體會每項行為的奧秘,長期堅持,終身受益。
男青年說:哎!這些我都會呀!
女青年說:是嗎!你都會嗎?怎麼沒見你做過呀!
男青年說:這些都是小時候就玩兒過的。
女青年說:那現在呢?
男青年說:現在嗎!有些沒必要,有些沒條件,有些需要提升級别去做,不能這麼大了還玩兒小兒科吧!
女青年說:演戲你也會?
男青年說:現在不也在演戲嗎!每天我要在不同的場合扮演好幾種角色,在外是打工仔,在家是大丈夫,你高興時我是老公,你不高興時我就得趕快變成小孫……(大家笑)
女青年笑着說:你還會眼對?
男青年說:這個也會,但不熟練,你高興時看我笑眯眯,那我沒問題,敢跟你的眼睛相對,你發怒時看我,那我就有問題——回避。
(大家笑)
衆:這些具體怎麼做呢?
教授說:會倒立,就是頭朝地,腳朝天。
平時我們都是頭在上,腳踩地;适時的換一換位置,看一看天和地,感覺一下,看看是什麼體會。
老師說:這就是轉換角度看問題。
男士說:轉換角度看天地。
老師說:思維一變,天地也變。
女士說:行為一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