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繩、踢毽子,還有拍打全身。
母親笑着說:全身拍打挺好,拍打完後特舒服。
教授說:四是想象自由,焦慮自然沒有。
男學生說:怎麼想象自由呢?
一直沒說話的女士說:怎麼自由怎麼想象呗!
男士說:比如想象高山、大海——
老師說:還可以想象藍天、白雲,還可以想象你在藍天上自由自在的飛翔。
(大家笑)
教授說:五是注意轉移力,消除焦慮情緒。
女學生說:怎麼轉移呢?
老師說:暫時放下壓力大的,去做壓力小的,或無壓力而感興趣的;暫時離開使你焦慮的現場,去感到輕松的地方去逛逛。
女學生說:這辦法到挺适合我。
父親說:那麼,每次考試前,我們家長應該為孩子做些什麼呢?
教授說:臨考前,父母的唠叨聲切不可出現在孩子面前;但要提醒孩子,注重過程,淡化結果,多看自己的長處,丢棄自己的不足。
要多給孩子以鼓勵和肯定。
男學生說:不唠叨才怪呢!
母親說:别總拿老眼光看待新事物嗎!人總是會改變的嗎!父母也是會成長的嗎!但需要有個過程。
(大家笑)
教授說:要幫助孩子遵循“生物鐘”的時辰,确保生活有規律的進行,起床、吃飯、活動、午休、晚睡等都要定時,以促進“動力定型”的形成,使身體具有良好的适應性和預見性。
女學生說:作業太多,無法早睡。
男學生說:其實,隻要不是壓力太大,隻要心情好,還是可以擠時間早完成的。
教授說:不要搞“廢寝忘食”、“連續作戰”的疲勞術。
女學生說:那樣沒效果。
教授說:人的大腦中有一個“睡眠開關”,要定時“關閉”,如果硬撐着不睡,但實際上已經是沒有多大效果的學習,長期這樣下去,就會造成“睡眠開關”失靈,導緻失眠、神經衰弱、精神異常等現象,那就更得不償失了。
老師說:生活要養成規律。
教授說:我們認為,古人“三更燈火五更雞”的做法并不可取,過度的早起晚睡,會使生理、心理功能失調,嚴重擾亂了“生物鐘”的正常運行,緻使思維、記憶都遲鈍。
男士說:就是,頭一天晚睡了,第二天迷迷糊糊的。
教授說:大腦的開關是早餐,一天的用腦要靠早餐來啟動。
早餐不僅要吃飽,還要吃好,以豐富的營養來補充大腦。
女士說:有很多人還不吃早餐呢!(大家笑)
教授說:應合理的安排作息時間,有計劃的複習功課,勞逸結合。
每天做一些體育鍛煉,轉移大腦的興奮,有效的消除疲勞。
男學生說:就是擔心時間不夠用。
教授說:“磨刀不誤砍柴功”的話誰都會說,但往往不敢誤那一點時間,複習效率與所用時間并不一定成正比,關鍵在于複習的質量如何。
女學生說:那複習的質量怎麼才能保證呢?
教授說:如果作息規律,正常生活,學習娛樂結合,就能取得最佳的學習效果。
女學生說:但還是擔心。
教授說:人腦的“智慧鐘”是自然擺動,不能給他有意上勁,自己覺得什麼時候特别清醒,就是最好的記憶、思考時辰,此時精力旺盛、情緒興奮,思維周密嚴謹,隻要合理利用,就能有事半功倍的效能。
男學生說:要時刻保持清醒啊!這樣就有靈感。
女學生說:主要是保持心情平穩。
教授說:隻有“心理鐘”時刻都保持平穩,智慧才能充分發揮作用。
心情平衡有利于記憶的提取與儲存,“靈感”也就在這種狀态下産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