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就是在适當的時候離開對家庭這個安樂窩的依賴,走向真正的獨立自主。
男士笑着說:别當啃老族。
(大家笑)
教授說:因為家庭這個多過溫情與愛的環境,容易使我們變得脆弱與被動。
男學生說:雄鷹展翅沖霄漢,家雀蜷身戀屋檐。
(邊說邊帶着動作,引得大家笑了)
教授說:通過考試,考取成績,自己将實現脫離對家庭的依戀,獨立自主地去适應社會的願望。
女學生說:有時候缺乏學習的動力該怎麼辦?
教授說:當缺乏動力時,不妨想想别人趾高氣揚和對自己的歧視,再想想落後挨打的滋味。
男學生說:他們有什麼了不起,我也一樣能行。
父親說:對,男子漢,就需要有這點骨氣。
男學生說:這叫魄力。
女學生說:小女子也要争氣。
女士說:那叫魅力。
母親說:巾帼不讓須眉。
(大家笑)
女學生說:看看,我媽這沒考過試的也一樣有文化。
(大家笑)
母親說:誰說我沒考過試,沒參加過高考,還沒參加過小考、中考?(大家笑)
父親說:你媽參加過小學升初中考試。
母親說:而且居然還考上了呢!
父親說:中考也參加了。
母親說:還好意思說呢!要不是你的原因,我說不定還能考上呢!
女學生把臉一捂說:哎呀!你們那點兒羅曼史就别在這裡丢人顯眼了。
(大家笑)
教授說:生活中一些殘酷的現實可轉變為一種催化劑,它能使刀子變得更加鋒利,能給人以奇妙的心靈刺激,激發出心底最堅強的能力。
父親說:殘酷的現實催化了我們的愛情呀!更增加了你的能力呀!
母親說:增加我什麼能力了?還不是整天受你的歧視。
父親說:你的口才大有長進呀!(大家笑)
教授說:當然,利用被歧視作為動力,應重在證明自己,而不是為了仇恨和報複别人,否則,容易形成不健康的心理。
母親說:非常正确,我就是利用他對我的歧視,要證明我的演講、辯論能力給他看。
(大家笑)
女士說:這是女人的優勢嗎!
母親說:優勢不及時發揮多可惜呀!(大家笑)
男士說:這也是一種考試,是一種考驗。
父親說:我們隻能面對啊!(大家笑)
教授說:面對考試,要将自己置于一種積極主動的地位,轉換觀念,就會擺脫心理的束縛,就能以良好的心态去适應。
父親說:我就是抱着這種态度去面對的。
女士說:所以你就獲得了幸福。
男士說:“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
女士說:你不會是在指桑罵槐吧!
老師插話說:我們之所以覺得别人偉大,那是因為我們自己跪着!
教授說:站起來,挺起腰,昂起頭。
即使我們輸了考試,卻不輸志氣,這樣,我們就永遠都不會是一個失敗者。
老師說:精神不倒,就是希望,就是勝利!
男學生說:其實,我也特别想學習好,也想考入重點大學。
女學生說:廢話,我還想呢!哪個學生不是這樣想的呢?
教授說:你要想獲取好成績,要高收入或高效益,那就一定要高投入,要承擔更大的壓力,伴随着更大的風險。
男士說:有得必有失嗎!
教授說:你無論是考試還是上學,都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估計——你是願意多投入、受壓力、擔風險,高收入;還是想低投入、壓力輕、風險小,少投入。
男學生說:我得好好想一想。
教授說:盡管事情有時也并非絕對如此,但自己要想清,要甘心;那就不至于焦慮,不至于常常把自己搞的心身疲憊,這樣就會出現奇迹!
老師說:烏達高三兩名男生,進入高三的一年中都很難适應,臨近考試,精神将要崩潰,應考根本不可能。
教授說:但在臨考前一周,接受了七天以上言行的心理調理,積極主動地去參加考試,結果是一個比平時考試最高分高出100分,考入省外重點大學;另一個比平時最高分高出80分,考入一本省内重點大學。
老師說:這是我們和他們自己,包括老師和家長都沒有想到的事實,這兩位學生的考試,更證明了良好心态,能使人超常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