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6講 禁果

首頁
    極的一面是什麼呢? 父親說:她就總愛聽消極的一面。

     母親說:凡事總有兩面,你隻知道一面,而不知道另一面,就意味着知道的并不全面;而不了解全面,你就會判斷片面。

     父親說:繞口令啊!你還挺會繞的,差點兒就把我也給繞進去了。

    其實,即使你了解了另一面,也并非就能考慮全面,關鍵看你側重哪一面。

     女士笑着說:看看,受感染了不是。

    (大家笑) 教授笑着說:“禁果效應”的消極面,就是在對兒童及青少年教育上的表現,尤其是對處于在第一逆反期的幼兒和青春期的青少年。

     男士說:那對孩子的表現,父母又該怎麼表現呢? 女士說:好好表現呗!看看,都受感染了。

    (大家笑) 教授笑着說:大人常常對孩子說“不許這樣”或“不許那樣”,如果不說明禁止的原因,隻能更加激起孩子的好奇心,從而産生犯禁的意向。

     父親說:大人是常說這樣的話。

     母親說:磨破嘴皮子也不管用——孩子不聽。

     教授說:試想,如果有“蘋果噴有毒藥,不能吃”的牌子挂在蘋果樹上,有誰還會産生吃樹上蘋果的願望? 父親說:哦!沒說明不許的原因。

     教授說:爸爸自己都抽煙,卻對我抽煙橫加幹涉,這是為什麼?這種想法必然會引起嘗禁果的欲望,起着重要作用的隻能是羨慕和模仿。

     母親說:耳濡目染。

     老師說:這也是榜樣的力量呀! 教授說:比如早戀心理,如果不要禁忌,隻講明道理,青少年自然會為得到更大的回報而有抵制誘惑的行為,他們自然會放棄早戀這種暫時的享受,追求延時滿足。

     女士說:現在早戀的孩子太多了。

     老師說:那是禁忌的原因。

     母親說:那如果不禁忌呢? 教授說:處在早戀中的青少年,為了更加美好的未來,會犧牲現在。

     父親說:為什麼? 教授說:因為他們會明白:愛情是一粒挑剔的種子,隻有适時種植,才能結出最飽滿的果實。

     母親說:孩子能明白嗎? 父親說:看看,消極的一面又來了吧!(大家笑) 教授說:雖然農民希望收獲糧食,但他們決不會在寒冬臘月撒下種子;雖然林場主人渴望賺錢,但他們不會采伐在樹林成材之前。

     母親說:現在的孩子,自我管理能力很差,不幹涉能行嗎?(大家為她繼續消極而笑) 教授說:“優等生”有一種強烈的自我管理的願望,這是實現道德内化的良好土壤。

     母親說:可是,孩子并不是優等生啊! 教授說:家長、老師都希望孩子優秀,沒有一個學生不希望自己突出。

    請允許他們自己定一個目标,在自我體驗中做到自我矯正、自我約束。

     一直沒說話的女教師突然插話說:那現在的學生,大多厭學是怎麼回事呢? 教授說:學習知識需要大腦分析、研究、判斷、綜合、記憶,這稱為“知識消化”。

     女教授說:這我們也知道。

     教授說:但是,大量未經系統化、條理化、超出孩子接受能力的抽象知識,盲目地灌輸入大腦,會使大腦來不及分解消化。

     女教師說:可是教學任務就是那麼重—— 教授說:而這些知識過分積貯在大腦後,容易變成一些模糊的概念,長此以往就會産生厭學心理。

    表現為怠課、學習成績下降、思維遲鈍、記憶力減退等。

     父親說:我那兒子不僅不愛學習,脾氣還不太好,該怎麼辦?(大家笑) 教授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特定的氣質,氣質就是脾氣秉性。

     父親擔心的說:特定?那還能改嗎? 教授接着說:比如,黏液質的孩子特征是,情緒發生慢而弱,且感情較少外露,語言、動作和認識活動比較緩慢,安靜穩重,沉默寡言、動作和認識活動比較緩慢;而安靜穩重,沉默寡言,就善于忍耐,注意力穩定而不易轉移。

     父親說:我兒子好像不是這樣的性格。

     女士說:我家孩子好像就是這樣的性格。

     教授說:抑郁質的孩子特征是,内心情感體驗強烈、持久而深刻,言行較為遲緩,柔弱易倦、膽小羞怯、外表平淡,往往“心事”較多且不易被覺察,對細微之處觀察敏銳。

     女教師說:我家孩子就是這樣的。

     教授說:氣質秉性本無好壞之分,隻是需要自我承認,而自我承認的前提是父母的肯定;否則就煩悶,就多疑,就變成了怪脾氣。

     父親說:哦!壞脾氣原來是這樣變成的。

     母親說:是怪脾氣,不是壞脾氣。

     父親說:有差别嗎? 老師笑着說:怪脾氣不一定就壞。

    (大家笑) 父親說:那怎麼才能讓怪脾氣不變壞呢?(大家又笑) 教授說:父母對孩子如果真心實意,他就能趨吉獲利。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