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7講 安全感

首頁
    客廳内,有咨客在咨詢,教授在講,衆人在聽,也有做筆記的。

     一位母親說:我可能是因為父母從小就把我送了人的緣故吧!我自己的孩子出生才幾個月,就對他特别的不耐煩,請問,對孩子怎麼才算愛? 教授說:對于嬰兒的愛,要給予他安全感的關懷,安全感不僅僅是指他幼小的身體不被傷害,更重要的是父母所做的一切,在嬰兒一片混沌的心中留下什麼樣的體驗。

     父親說:那應該給孩子留下什麼體驗最好呢? 教授說:最好的心理體驗是,有親人愛我,我有滿足的感覺,我感到安全,是被人呵護的。

     母親說:那父母怎麼做孩子才能有這種體驗呢? 教授說:父母親情的表達是親吻、擁抱、愛撫,最直接地給嬰兒以溫暖的感受;因為,溫暖的感受是生命開端的融融“陽光”,它能夠照耀着孩子茁壯的成長。

     父親說:這個很重要嗎?她總是對孩子很冷淡,好像很不願意做這些,這該怎麼辦呢? 教授說:人類最原始、最基本的親昵方式就是愛撫。

     母親說:孩子很需要嗎? 教授說:人出生之後,就把撫摸、摟抱和親吻做為一種最基本的需求,渴望母親和親人的親昵和愛撫。

     母親說:我說怎麼大人也這樣呢! 教授說:當人們生理、心理發育成熟後,愛撫和被人愛撫仍然做為一種本能被保留,并發展為一種享受。

     父親說:這是為什麼呢? 教授說:人的一片五分硬币大小的皮膚,就有25米長的神經纖維和1000多個神經末梢居住。

    所有這些都為通過皮膚觸覺傳達愛的信息奠定了基礎。

     母親說:那這具體該怎麼做呢? 教授說:對嬰兒每天三次共45分鐘的愛撫,能促使其體重的增長速度,經撫摸的嬰兒神經系統發育更快,更活躍,對人的表情、聲音反應更敏感,長大後更聰明。

     母親說:長大後更聰明? 教授說:在父母擁抱中長大的孩子,更富有愛心,成婚後有較和諧的**。

    從小缺少愛撫的女性婚後易患性冷淡。

     父親說:對婚姻還有影響啊! 教授說:為人父母,請不要吝啬伸出溫暖之手,多給自己的孩子以愛撫,它所産生的神奇力量,就像魔咒,能促使你的孩子更加優秀。

     母親說:那父母如果不這樣做,孩子會是什麼樣的呢? 父親擔心地說:怎麼能不這樣做呢?那這講授講了半天不是白講了嗎? 母親說:怎麼能白講呢?我們都懂得了呀! 父親說:那你不這樣做,隻是懂了又有什麼用呢?對我們有什麼好處呢?那我們的費用不就也白交了嗎? 母親說:吝啬鬼,一切向錢看呀!你,費用哪有白交的,有舍必有得嗎!(大家笑) 父親說:不做你能得到什麼呢? 母親說:誰說我不做?我隻是說如果。

     父親說:早說呀!鬧得我在這裡出醜。

    (大家笑) 母親說:我說的就是父母如果不這樣做——(大家笑) 教授笑着說:父母如果不這樣做,孩子就會感到不安全。

    如果嬰兒内心感覺不安全,其成長過程中就會出錯,就會有各種各樣奇怪的現象出現…… 一位女士說:那我們的孩子已經錯過了嬰兒期,進入了幼兒期,後悔也晚了,現在能彌補嗎?我們父母該怎麼做呢? 教授說:進入幼兒期間,社會化的活動逐漸取代了嬰兒由于缺少安全感而形成的皮膚饑餓。

    因教育和環境之緣,幼兒逐漸形成了較為有規律的生活,而有規律的生活使幼兒在一定程度上能将自己的行為把握,從而獲得安全的感覺。

     女士說:具體應該做些什麼呢? 教授說:對幼兒來說,父母要給予多鼓勵、多表揚、多肯定,對孩子說話語氣要和藹、耐心,對性格内向的兒童批評要慎重,為幼兒營造一個溫暖輕松的心理氣氛,注意滿足其安全和自尊心。

     一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