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7講 安全感

首頁
    位男士說:我家的孩子不太喜歡和父母交流,反而特别喜歡小動物,這是怎麼回事呢? 教授說:如果父母忽略了給幼兒親情互動式的享受,盡管物質較豐富,但較少和孩子情感交流,孩子在感情上得不到滿足,内心缺乏安全感就會戀物。

     男士說:那我們該怎麼辦呢? 教授說:平時對孩子多摟抱、多接觸、多撫摸,以解其“皮膚饑餓”。

    别非等孩子把某件事做得像模像樣,才把摟抱和撫摸作為一種獎賞。

     老師說:要随時随地的給孩子這種待遇。

     教授說:摟抱應該是日常的、無條件的,就算孩子某件事做錯了,也要給予撫摸,這樣做,更多的是在兩代人之間尋求一種無聲的溝通語言。

     女士說:對孩子摟抱有那麼重要嗎?它究竟能起到什麼的作用呢? 教授說:經常性的摟抱會給孩子傳達這樣一種暗示感覺—— 母親說:那樣? 父親說:你着什麼急呢?這是在說幼兒呢?(大家笑) 教授笑着說:我在你身邊! 母親說:這不同裡嗎!(大家又笑) 教授接着說:我是很愛你的! 女士模仿說:我是很愛你的!(大家笑) 女士說:笑什麼,我是在模仿教授呢!(大家笑) 教授笑着說:别怕,有我呢! 女士說:我知道——(大家大笑) 教授說:錯了,不要緊,你還可以重新做更多更大的事情! 女士說:你們笑,我真的知道,允許孩子犯錯誤,知錯就改是好樣的嗎! 教授說:有我在,你很安全,你是被人喜歡的! 女士笑着說:我懂。

    (大家又笑) 教授說:我是很欣賞你的,你是很優秀的! 女士笑着說:我真的感覺很幸福,——别笑,我在說孩子的感覺呢!(大家笑) 男士說:我家那孩子總愛摟着布娃娃或者枕頭睡覺,這是怎麼回事呢? 教授說:這是孩子以此作為精神安撫。

     男士說:那該怎麼辦呢? 教授說:如果父母經常能與孩子摟抱嬉耍,孩子在親情以及安全感上得到了滿足,就不會将衣服、被子、枕頭或玩具當做精神安撫物。

     女士說:哦!我還以為是讓孩子單獨睡的緣故呢? 教授說:如果讓孩子在一室獨處,一定要進行一些睡前“安撫”。

     母親說:睡前安撫? 教授說:因為,孩子在本能上畏懼噩夢和黑暗,如強制把孩子與父母分開,孩子會很難接受。

    很多幼兒就是在入睡前因害怕、不安而逐漸形成了戀物。

     女士說:那怎麼安撫呢? 教授說:如果孩子在獨睡前有父母相伴陪,并給唱催眠曲,或讀一兩個美妙的童話給孩子聽,開亮一盞小燈,等孩子睡着再離開,就比較容易使孩子對所抱枕頭之類物體“脫瘾”。

     父親說:孩子也奇怪,為什麼喜歡這些東西呢? 教授說:兒童常常喜歡小被子、小枕頭、絨布熊等物品當自己的陪伴物,是因為這些物品有柔軟而溫暖的感受。

    父母在選購幼兒用品時,最好有意識地備下幾個“遷移載體”,避免孩子對其中某一物品過分“專情”。

    多備下幾個物品,讓孩子有選擇的可能性。

     老師說:這些都與家庭缺乏溝通交流有關系。

     母親說:家庭缺乏溝通交流是什麼原因呢?怎麼才能改善呢? 教授說:家庭缺乏交流溝通,主要原因是家庭成員之間缺乏感情,或者彼此不關心的結果。

     父親說:我們也盡量在溝通呀! 教授說: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溝通是需要的,但溝通的内容是需要選擇的。

     男士說:這也有什麼講究嗎? 教授說:與嬰兒奇妙的溝通方法是撫摸,它是一種特殊而隐秘的語言。

     母親說:那與幼兒溝通呢? 教授說:與幼兒奇妙的溝通方式是肯定,它能使孩子更加自信;是欣賞,它能令孩子更加陽光!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