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解,當孩子需要的時候,父母總是那麼義無反顧。
兒子說:其實,父母對孩子的誤解更多。
老師說:就是。
教授說:在孩子成長中,親情發揮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盡管親情互動,有時會發生這樣、那樣的矛盾,但父母隻要保持平和之心,再判逆的孩子也會在親情的撫慰下被感動。
老師說:同樣,孩子隻要保持對父母的尊重之心,親人之間再激烈的沖突也會化于無形。
但願親情随着時間慢慢沉積在孩子的内心,讓孩子的心靈閃耀出光輝的人性。
父親說:那究竟該怎麼去處理親情關系呢?
教授說:父親幫兒子時,兩人都笑了;兒子幫父親時,兩人都哭了。
所以,我從不去“幫”父親,盡管他年邁、遲緩,我是想讓父親在“幫”兒子的滿足中永葆生機。
父親說:那這樣的話,如果被别人認為是不孝敬怎麼辦?
教授說:孝敬父母有大孝與小孝之分,祭之豐,不如養之薄。
你在老人遺體前跪三天三夜,也不如為他增光,讓人們說某某的後人真行。
母親說:那也得為老人盡一份孝心吧!
教授說:當然,天下為兒女者,千萬不要想着安頓好手頭和身邊的一切再去孝敬父母。
一旦猝不及防的一陣風帶走父母,就再也沒有侍奉父母的機會了。
兒子說:就是,都是親人嗎!
老師說:什麼叫親人?一個坐了牢,另一個在外邊比坐牢還度日如年,這就是親人。
父親說:對親人就要有愛。
老師說:對親人最大的愛,是看好自己,别惹事。
除非你舉目無親或六親不認。
兒子說:能為親人争光最好。
(大家笑)
教授說:人不是為自己活着,而是為親人活着,這是人和動物的根本區别。
有的人當着親人變成了野獸,這就是因為他隻為自己活着。
母親說:親人之間為什麼總為一些小事情發生争執呢?
父親說:那是你太固執嗎!
兒子說:彼此彼此,你也夠固執的。
(大家笑)
老師說:親人之間沒有是非。
母親說:親人之間沒有是非?
老師說:親人之間的是非以怒辯為解脫。
兒子說:同胞同心,天下無敵;同胞不同心,兩敗俱傷,漁嵡得利。
父親說:這話很在理。
教授說:在我們的生活中,傾注了親人的多少關懷和溫暖,他們流淌着辛勤的血汗,默默地支持着子女的選擇,他們唯一的希望就是我們能走自己的人生之路,主宰自我。
母親說:就是,父母對我們無所求,隻希望孩子好。
教授說:還有,在許許多多親人的眸子裡,時時刻刻地流露着對我們的期待,期待我們能用知識建構的大腦,用我們的雙手去為人們描繪更美的生活。
父親說:就是,管好自己,對社會有用。
教授說:在親人面前,在那些關注我們的人面前,我們又有什麼理由不去繼續努力奮鬥呢?
兒子說:沒理由,要奮鬥。
(大家笑)
老師說:難道我們付出自己金色的年華,揮灑着父母的血汗,僅僅是為了現在的所獲?
兒子說:不是,我們還有更多的事情要做。
(大家笑)
教授說:小到為了家庭的付出,大到為了那如水流逝的時光,我們絕不可以輕易的放棄追求。
兒子說:太對了。
(大家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