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鴉雀無聲……
老師說:好大的一張人民日報啊!整整一個版面,她高聲的一口氣念完。
教授說:會場稍停片刻後,頓時響起了長時間雷鳴般熱烈的掌聲……
老師說:她又走過去,雙手把人民日報遞給五舅。
五舅在接過報紙的同時,對她媽說,姐姐,看看你的美賢多有出息啊!你真的活出來了。
教授說:她偷偷地回過頭看了看母親,又看了看姐姐,他們都在低着頭隻顧做針線活兒,紅着臉,面部表情非常難看。
老師說:通過這件事,讓她認識到,我并不比别人差,甚至還比别人強,我能行!原來還有那麼多人欣賞我。
一位女士說:看來趙老師小時候,家人對她是很嚴厲的,要不就這麼點小事兒,能讓她記憶那麼深刻?
教授說:是啊!在我們生命中的某個瞬間,來自他人的一個啟示、點撥或鼓勵,都可能會對自己的一生産深遠的影響。
老師說:那麼,如果有一天,當我們也處在可能影響另一個人一生的位置時,我們又将如何處理呢?
女士說:勿庸置疑,我們也應及時給予啟示、點撥和鼓勵。
一位男士突然說:我那兒子整天“異想天開”,不幹一點兒正事兒,這該怎麼辦呢?
教授說:那你告訴他,人,尤其是青年人,不會“異想天開”要僵化,而隻會“異想天開”要退化,隻有“異想天開”和腳踏實地結合才能“進化”。
男士說:我那兒子還有很強的攻擊性,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老師說:這是因為你兒子正處于青春期嗎!
女士說:那為什麼處于青春期的男孩會表現出很強的攻擊性呢?
老師說:因為這是天生的本性嗎!
男士說:女孩子好像就會好一些吧!
教授說:是的,同樣一件事情,男性和女性對激惹就有不一樣的反應。
男士說:那麼,男孩子都有些什麼特點呢?
教授說:青春期的男孩兒有很強的自尊心,對挫折感有特别敏感的反應,而挫折是導緻攻擊行為的重要原因。
男士說:哦!原來是這樣啊!
教授說:有的學習成績較差的早熟孩子,常以學習以外的形式表現自信和自尊,如酷愛體育競賽,打架鬥毆,在人際關系中稱王稱霸等;而晚熟的孩子則常被老師和同齡人所忽視,表現出較強的自卑心理,但是,他們和其他青春期的孩子一樣,有強烈的表現欲,他們常會做一些“惡作劇”式的攻擊行為,以引起别人的注意。
父親說:哦!我說我那兒子怎麼蔫兒壞。
(大家笑)
教授說:攻擊**是青春期男孩兒體内的一種能量的外在表現,所以,為這種内在能量尋找一個不危害社會的釋放渠道是十分重要的。
母親說:能有什麼渠道呢?
老師說:其實,豐富的課餘活動,特别是體育運動和音樂是釋放這種能量的有效手段。
男士說:可是孩子,你讓他運動運動,鍛煉鍛煉身體,他非要玩什麼電腦遊戲。
女士說:其實,遊戲也可以起到釋放能量的效果吧!
老師說:現在,人們的家庭生活優越,每家隻有孩子一個。
你讓他這樣,他卻偏要那樣;你讓他念書,他卻偏要放豬。
女士說:那他們是怎麼想的?為什麼要這樣跟大人作對呢?
老師說:孩子想的是,讀書不讀書,反正有父母做主。
女士說:他們以為在給父母念書啊!
男士說:那你以為呢!孩子就是這麼想的。
母親說:怎麼會是這樣呢?他們就不知道,這會讓父母多傷心呀!
教授說:由于父母過于溺愛孩子,所以,處處都想管束着他們;而孩子此時又想獨立,想有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