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廳裡,有咨客在咨詢,教授在解答,衆人在聽。
爸爸說:小宇回家後,發現媽媽偷看了她的日記,就和媽媽大吵了一架,從此,她不想跟媽媽多說話,也不想理睬媽媽。
媽媽說:而媽媽更不理解女兒,我是你的媽媽,又不是外人,而且是在幫你整理房間時,無意中發現了你的日記,随便翻開看了看,是,我是都看了,那是好奇嗎!是對你寫的内容感興趣呀!不就是被你寫的那些情呀、愛呀的東西吸引了嗎!有什麼了不得的,有那麼嚴重嗎?至于發那麼大的脾氣嗎?我把你養這麼大了,對我還有什麼可保密的,況且,我及時的就給你解釋了,值得跟我鬧這麼長時間的别扭嗎?
女兒小宇說:你敢說你是無意中看到的?你敢說你是随便翻的看看?還給我整理房間,純粹是借口。
媽媽說:也對,她說我不是無意中看到的,不是随便翻的看看,整理房間根本就是借口;那還不是因為你平時不和我們交流,我不就是想知道你平時在想些什麼,在做些什麼嗎?
女兒小宇則說:你是我的媽媽又怎麼樣?是我的媽媽就應該知道我的一切嗎?是我的媽媽,我就應該把什麼都告訴你嗎?難道我因為有你這麼個媽媽就不應該有自己的自由、自己的空間、自己的秘密嗎?因為我是你的女兒,你就可以在我的房間裡随便翻,随便看,那麼,我交了男朋友,你是不是還要偷聽我們說話,偷看我們發短信呢?我結了婚,你是不是也要到我的房間裡随便翻,随便看呢?
教授微笑着說:好,好,好,我都聽明白了,你們各自都從自己的角度談了内心的想法,既然來咨詢我,想聽聽我的分析,那麼,現在,我就你母女倆的意見綜合起來,談談看法,好嗎?
母女同時說:好!
教授說:首先,父母親如果沒有經過子女的同意,看了子女的日記,無論是什麼原因,都屬于偷看,這毫無疑問。
小宇說:看看,屬于偷看吧!
老師笑着說:這沒問題,未經允許,就是偷看。
教授說:不過,父母親偷看孩子的日記,想看日記中記載的内容是初衷和目的,是想從孩子的日記中發現其在想什麼,在做什麼,這也确實是真實的。
媽媽說:就是呀!沒别的目的。
小宇說:别高興得太早了。(大家笑)
教授說:但是,我們必須要知道,這種解釋其實是極表面化的,更深層的意義,是擔心日記隔離了孩子與自己的親密關系。所以,主觀上就不想讓孩子對父母有隐瞞的事情。父母親要知道,孩子的有些事情,有些東西不對父母親公開,并不意味着對父母親不信任。
小宇說:就是呀!信任不等于全部公開嗎!更不等于裸露。
教授說:其實,處于青春期的孩子,他們特别渴望獨立,希冀有一個心理空間或位置屬于自己;上哪裡去尋找這樣一個空間呢?小小的日記本就成了她最好的選擇。
媽媽說:她有自己的空間呀!那麼大的一個房間都是她的。
小宇說:人家說的是心理空間。(衆人笑)
教授說:特别需要父母親注意是,一本小小的日記,它不僅存留着孩子心中的隐秘,當然也隔離了父母親和孩子自出生以來就一直具有的、在感情上的親密聯系。作為父母親,希望孩子成長,就一定要接受成長中的孩子與自己在感情上微妙變化的現實,不要不由自主地在感情上拽住孩子。
媽媽說:我們也沒拽住孩子呀!
爸爸說:是說在情感上不由自主的。
媽媽說:哦!這也許會有吧!
教授說:家長若将日記本看成是隔離親密感情的障礙物,就不可避免地要将它拆除,将這種設立于雙方之間的障礙物突破;偷看日記的行為實際上是不想有這種隔莫,或使其不存在實際意義,渴望繼續保持心理上的近距離。偷看日記的行為,實際上侵犯了孩子自設的心理領地。
老師說:實際上,父母親與孩子應該保持一定的心理距離,因為這樣,無論是對父母親,還是對孩子,都有利于發展成熟的人際關系,對兩代人之間的相處更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