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1章 為了孩子 第61講 家庭教育需要放棄的東西

首頁
    保持好親子關系,需要有時候零距離,有時候拉開距離,什麼時候該怎麼做,需要父母親好好把握,這是為人父母必須要懂得的家庭教育專業,父母親如果懂得,你就專業,你就合格;否則,你就得一輩子當陪練。

     咨客廳内,有咨客在咨詢,教授在解答,衆人在聽。

     母親說:波動離家出走,這已經是第三次了。

     教授說:為什麼呢? 母親說:每次都是因為當父親的打他。

     教授說:為什麼父親老打他呢? 父親說:他太不象話了,自己的房間不收拾,他媽給他收拾,他還給他媽發脾氣。

    平時坐沒個坐樣,站沒個站象,看電視時,往那裡一躺,看着我就來氣。

    小時候,說他、他也聽你的,不高興了,罵他,他還怕你,現在倒好,越大反而越不聽話了,說他兩句,他還敢頂嘴,那不打他,由着他,将來還不反了天。

    了不得了,長本事了,長大了,管不了了,雖說隻有15歲,可身高1米80,打不着了,一打他就跑,跑了還好幾天不回家,讓我們着急。

     母親說:反正這孩子越大越不讓我們省心。

    有事也不願跟我們說,叫他吃飯,多叫一遍,他就煩了,讓他把衣服穿整齊點,他也煩;把他伺候的就像老爺爺了,可他跟我們在一起總是不高興,多問一句話,馬上就頂的你氣也上不來。

    這樣下去,我們還有什麼盼頭。

    我們想知道,這究竟是為什麼?我們怎麼做,才能讓他好好的正常發展呢? 教授說:好的,請相信我的理解能力,我能感受到你們作為父母親的心情和苦衷。

     老師說:也請相信我們解決問題的能力。

     父親說:肯定相信呀!不相信我就不來了。

    本來我是要去報社登尋人啟事的,還是報社的記者告訴我來這裡的。

     教授說:首先,我要告訴你們,不用擔心,更不必有後顧之憂,因為,父母與孩子距離最遠的時期,隻在青少年時期;過了這個時期,孩子就會主動拉近與父母親的距離,會積極的主動保持和促進這種親子關系。

     父親說:為什麼這個時期的孩子要和父母親拉開這麼遠的心理距離呢? 母親說:還知道心理距離,挺專業的嗎! 父親說:我也懂心理學呀!别以為我什麼都不懂。

    (大家笑) 教授說:因為,青少年期的孩子有漸趨成熟的生理和心理,此時的孩子有一種成人感,對父母的權威常逆反或想挑戰。

    其實,也隻有這樣,孩子才能成長,才能發展,才能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所以,此時的孩子希望父母把自己當成人看。

    同時,孩子又非常渴望父母的理解與關心,希望得到父母的認同。

     父親說:那我們該怎麼辦呢? 教授說:父母要以一個引導者的身份,做一個明白事理的人,在心理上給孩子一個成人的定位,這就像領導提升一個員工當主任,在這之前他并沒有當主任的經驗,領導看上的隻是他的發展前景,結果,任命後真的逐步發展成為一個優秀的人才。

    父母親需要做的是為孩子多一些情感付出,在孩子确實需要幫助時立即伸出援助之手。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