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什麼都有妙招,父母都想讓孩子好,沒有高招,你的孩子能比别人好多少?沒有妙招,沒有高招,那你就得提供孩子法寶,這樣,你的孩子就會越來越好。
咨客廳内,有咨客在咨詢,教授在解答,衆人在聽。
一位母親說:你們怎麼能把孩子培養的那麼好?你們是怎麼培養的?
教授和老師夫妻相對而笑。
教授說:做心理咨詢和培訓工作這麼多年裡,幾乎每位前來咨詢或接受培訓的家長都問,你們對自己的孩子是如何培養、教育的?怎麼就培養的那麼優秀呢?把寶貴經驗給我們傳授一點好嗎?每當這時,我和妻子相互看看,笑一笑,我就明白的告訴他們說,哪裡有什麼寶貴經驗,現在想起來,我們都沒有怎麼有意的培養和教育,因為那時實在太忙了。
我們倆人又要上班,同時還都上着學,而且,學習的時間都是在星期天。
不過,我們再忙,也會盡量多擠出一點和孩子在一起的時間,并且充分利用好和孩子在一起的這有限的寶貴時間。
母親說:那你們是怎麼充分利用的呢?這也不容易呀!這也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
父親說:會者不難,難者不會嗎!
老師說:我們也是一步一步的實踐過來的。
教授說:我們充分利用起床前的這一點點時間,三個人睡在一個被窩,有時,我倆分别給兒子念《三百六十五夜》,念到精彩處,我們還有繪聲繪色的角色扮演。
有時,我們一起進行詞語首尾相接,直接的每個人都思維馳騁,精言妙語層出不窮,到點了也不想起床,不想出門;邊穿衣服邊還能說出“到點了,快穿,快穿,穿,穿衣服,服,服裝,裝,裝東西,西(同洗音),洗臉。
”然後,就很快洗臉。
母親笑着說:聽着都感到幸福。
教授說:接送兒子的路上,我們聽兒子唱新學的兒歌,他唱,我們跟着學。
有時,唱的高興,我們就情不自禁的唱起類似“興天遊”那樣的成人歌曲,他更愛學這樣的歌;我們學他的歌,他聽了,覺得雖然味道太濃,但他很高興,而他學我們唱的歌,我們聽了是那麼的親,味道是那麼的純。
你學我的歌,我學你的歌,學不準時,就是笑聲,每當這時,我們都陶醉在幸福的歌聲、笑聲中。
父親說:聽着就感到享受。
老師說:這些點點滴滴,至今回想起來,無論是我們父母,還是兒子,都覺得是一種無窮的享受。
母親說:跟孩子在一起的時間真好。
教授說:所以,我覺得,我們父母能給孩子最重要的法寶之一就是時間,盡可能的擠出一切可利用的時間,充分利用好這些點滴時間,即使和孩子說說故事,唱唱兒歌,也将是一種永久的快樂,如果能與孩子一起玩玩遊戲,那将是孩子未來最值得回憶的東西。
母親說:父母給孩子的第一個法寶是時間。
父親說:是最重要的法寶之一。
母親說:那法寶之二是什麼呢?最重要的。
(大家笑)
教授笑着說:父母能給孩子最重要的另一個法寶,是重視孩子的心理需要。
母親說:心理需要?
父親說:那孩子心理需要什麼呢?
老師說:需要愛。
母親說:愛?
教授說:對,父母的愛是孩子茁壯成長的陽光雨露,是培養孩子良好品德和行為的感情基礎,缺少這種愛就難以溝通,更談不上育人,隻有充分感受到父母的愛意,孩子的心身發展才能獲得源源不斷的動力。
父親說:還怎麼愛呢?
母親說:有時調皮搗蛋的讓人讨厭。
(大家笑)
老師說:這是孩子的表現欲。
母親說:表現欲?
父親說:那對這種表現欲該怎麼對待呢?光有疑問不行啊!有問就問點兒實際的,當時就能用的上的。
(大家笑)
教授說:表現欲是一種積極的心理品質,當孩子有這種表現欲時,父母應積極支持和鼓勵。
因當孩子這種心理需要得到滿足時,自豪感便産生,同時很自信,對其學習、探索、獲取新知識有事半功倍的推動作用。
父親說:這樣就能滿足孩子的心理需求?
母親笑着說:這樣不是更不聽話了?
老師笑着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