們的話不一定都對,聽我們的話才能有多大的出息。
(大家笑)
教授說:随着孩子思維能力的增強,其獨立意識也日益增長,遇事喜用自己的内心去感受和體驗,這是逐漸走向成熟的表現,應在适當引導的同時放手讓其去實踐,以鍛煉其自己的主見,使自己的能力在獨立處事中獲得。
父親說:對一個人來說,有主見,這很重要。
母親說:學習能力,辦事能力更重要。
父親說:你别總跟我唱反調好不好?有主見就都包括了。
(大家笑)
母親說:你看你這人,我是在強調,怎麼能是反調?
父親說:哦!那就是我把家醜外揚了,保持高度統一才是正道。
(大家笑)
老師說:既對立又統一嗎!
教授說:多給孩子以鼓勵和贊賞,這是孩子不可缺少的營養,能使孩子健康成長。
适時的給孩子一些鼓勵、贊許、微笑,或輕輕的擁抱。
孩子能從這些方面深切地體會和感受到自身的價值和父母的愛意,從而增長生命的活力。
父親說:沒什麼好事兒,怎麼鼓勵和贊賞呢?
母親說:他就是這樣,總說孩子不聽話,老做錯事兒,沒有可以鼓勵和贊賞的地方。
老師說:做父母的,需要不斷地發現孩子的優點,要具備這個能力。
父親說:就是,鼓勵和贊賞也是一種能力,沒這種能力,你就不會。
(大家笑)
母親說:盡說大實話。
父親說:也是廢話。
(大家笑)
教授說:不要讓孩子一味地順從父母或其他成人的意願,要讓其從對父母的依賴中得到解脫,父母要接納和尊重孩子,要使其得到平等的朋友般的地位,要滿足孩子的正常心理需求,讓其走發展成熟的自由之路。
父親說:哦!我知道了,這些就是孩子的心理需求。
母親說:那孩子還有那些心理需求呢?
父親說:那就多了。
母親說:總比物質需求容易滿足吧!
父親說:對有些父母來說,也未必就容易。
母親說:你别指桑罵槐啊!
父親說:我又沒指名道姓,但這樣的父母多了,也包括我在内。
母親說:也包括我嗎?
父親說:誰的事兒誰知道,人貴有自知之明嗎!(大家笑)
老師說:物質需求是硬件兒,心理需求是軟件兒,滿足孩子的心理需求,需要父母付出愛心和真情。
父親說:愛心我們有啊!
母親說:真情我們也有啊!
父親說:說吧!還有什麼心理需求,我身為人父——
母親說:我身為人母——
父母親說:我們全部滿足。
父親說:掙錢難,說句好話還不容易?(大家笑)
教授說:孩子需要家庭的保護,家庭是我們消除心身疲勞、獲取精神慰籍之處。
孩子缺乏獨立生活的能力,對父母有很深的依戀心理,且遭挫折、煩惱需幫助時總希望父母能和自己站在一起,給以支持、鼓勵、安慰,使自己感到安全無比。
父親說:又要獨立,又要依戀,這很矛盾啊!
母親說:畢盡是孩子嗎!需要保護性的支持。
老師說:就是,非常正确。
父親說:還需要什麼?
母親說:就是,還需要我們怎麼做?
教授說:要對孩子信任,沒有信任就不可能真正的教育好人。
孩子一旦得到父母的信任,責任心自然就會産生,責任心會使人努力開發自身潛能,認真地對待每一件事情。
父親說:是啊!現在的孩子太缺乏責任心了。
母親說:你不信任他,他哪來的責任心?
父親說:你也不信任他呀!
母親說:我不是不信任,我主要是擔心。
父親說:擔心就是不信任。
母親說:一樣嗎?
父親說:這還用問嗎?(大家笑)
母親說:那怎麼培養孩子的責任心呢?
父親說:不是說了嗎?信任孩子呀!
母親說:不是一句話那麼簡單,需要一些具體做法。
父親說:那肯定呀!就是在具體做法中體現信任嗎!
母親說:真是個千年的夜壺。
(大家笑)
父親說:這話不雅,你要對你說的話付出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