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親都想讓自己的孩子說出我最棒,因為這是自信的表現,更需要能力展現;否則,孩子是不會說的,怎麼能讓自己的孩子感覺我最棒,說出我最棒,做的也最棒,就别輸在起跑線上。
孩子的起跑線在什麼地方?不在遠方,它就在父母的身上,就在父母的心上,就看父母的心是否亮堂。
客廳内,有咨客在咨詢,教授在講解,老師坐在旁邊,衆人在認真的聽。
11歲的小蛋兒跟在爸爸、媽媽後面進了屋,一屁股癱軟的座在沙發上,低着頭,沉着臉,噘着嘴,一言不發,問話不答。
他的媽媽急不可耐地、快言快語的向我訴說:
“7歲那年,他爸和我離婚了。
就從那年開始,這孩子就一直在看病,這病看好了,那病又犯了,那病剛有好轉,新的毛病又犯了。
”
“其實也沒什麼大病,市裡、省裡、北京的大醫院都檢查過,到哪家醫院都是相似的檢查程序,都說沒什麼實質性的病。
”
“可是,這已經三、四年了,他隻要一到學校,說不準什麼時候就犯病。
一犯病就腿軟,全身出虛汗。
”
“我們每月給老師500元錢,讓老師給予照顧。
體育課已經三年沒上了,他身體太虛弱了。
還想讓老師給他個班幹部職務,以提高他的自信心。
”
“最近以來,不知怎麼,幹脆不能去上學了,隻要一提起老師、學習、上學,他馬上就雙腿癱軟了,全身出虛汗。
”
“他總覺得自己什麼也不行,不如别人。
有時侯,他甚至跟我說,媽媽,我可能不行了。
”
說到這裡,小蛋兒的媽媽傷心的哭了。
小蛋兒的爸爸歎口氣說:
“孩子的情況基本上就是這樣,我們的家庭比較特殊,我也沒辦法。
“隻能是死馬當活馬醫了。
”
“錢,我們有。
”
“我特别的忙,得馬上走。
”說着,起身,急急忙忙的離開了。
小蛋兒的媽媽,急不可待的拉着我的助手——妻子到另外一個屋去訴說冤屈。
教授說:這邊,隻有我和萎靡不振的小蛋兒倆個人。
我把微笑的臉轉向他,善意的看着他。
開始和他溫柔的說話:
“小蛋兒,你平時最喜歡什麼?”
他,搖頭不答,也不看我。
“那麼,你平時最愛玩兒什麼呢?”
他,還是搖頭不答,但是,他擡頭看了我一眼。
我略思索了一下問他:
“愛下跳棋嗎?”
他擡頭看了我一眼,然後,低着頭,小聲的說:
“我媽常跟我玩兒,她老赢,我下不過她。
她特厲害!”
“早玩兒膩了。
”
我接着問他:
“象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