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3章 親子教育 第73講 家教學習指導

首頁
    同時也激發了其原有的學習潛能,最終促使各方面的學習成績不斷提高。

    不要總是很死闆的隻用文化知識課的學習成績這一種尺度去衡量孩子,應從多種角度去觀察、發現其優勢和發展的可能性,幫助其取長補短,獲得成功。

     母親說:就是有時候對孩子的學習擔心。

     教授說:對孩子學習的成敗,父母要以平靜的心态對待,成功了要贊許,失敗了要鼓勵。

    處于成長過程中的孩子需要父母的贊許和鼓勵。

    父母的贊許和鼓勵會使孩子感到安全和有價值,隻有從内心能感覺到生活的有價值的人,才可能有信心。

    對學習成績低差,并已喪失學習信心的孩子,學習中的進步,即使很微小,表揚和鼓勵也很有必要,這可以使孩子看到自己的能力和價值,使自信心再次樹立。

     父親說:有時候,一擔心,就免不了要說兩句。

     教授說:對孩子學習中的失敗,父母親不要輕率地批評責怪,因為這沒用,重要的是幫助孩子分析失敗的原因,是知識缺乏,還是不夠勤奮,或是方法欠妥,看看究竟是哪裡出了毛病,把問題找準,道理講明,然後鼓勵孩子克服困難繼續前進。

    平時要讓孩子多了解一些專家學者,某方面有成就的人物不畏失敗、排除障礙,最終取得成功的事例,使孩子真正能明白“失敗是成功之母”的道理,幫助孩子從失敗中吸取教訓,樹立必定能成功的信心。

     母親說:有時候,不由得為孩子的學習很着急。

     教授說:父母對孩子的學習有時很着急,其實,應該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在學校裡的學習,我們暫時可以不去理會,倒是應該為孩子的課後複習出點主意,反而對其學習有益。

    複習是對課堂所學内容的進一步加深理解,并整理出知識的規律,同時為鞏固而熟記。

     母親說:對孩子的學習,現在已經不敢再指導了。

     父親說:你也指導不了了呀! 母親說:你能指導的了? 父親說:我也指導不了。

    (大家笑) 女士說:我家的孩子小,現在還能指導得了。

     教授說:指導孩子複習,既要及時,又要對方法非常的注意。

     男士說:怎麼注意呢? 教授說:複習必須及時。

    因遺忘的進程有不均衡性,是個先快後慢的過程,在最初的24小時内遺忘的最多,因此,為了防止知識被大量的遺忘,就應該趁熱打鐵,做到當天課堂上學過的内容,當天就進行複習鞏固。

    事實也是如此,絕大部分知識都是經過反複的溫習,最後才達到鞏固熟記的目的。

     老師說:複習的方法也很關鍵,方法适合,事半功倍,方法欠妥,時間用得再多,也無明顯效果。

     女士說:那什麼方法最合适呢? 教授說:要嘗試重現與反複識記相結合。

    就是讀讀記記試着背背,再讀讀記記試着背背,直到熟記為止。

    讀記與背的時間分配是2比8的比例,用20%的時間來讀記,用80%的時間來背,能達到實際效果之最。

    這是因為在試着背的過程中能集中注意力,并對尚未熟記的内容格外留意,再去讀記時,大腦皮層細胞就會有較高的興奮,就容易記住有關的内容。

     女士說:好辦法,要把這些辦法告訴孩子。

     教授說:要将讀、看、聽、寫、相結合。

    在識記時,不僅要用眼看,用腦想,還需用嘴讀,用耳聽,用手寫,對那些比較難記憶的學習内容,讀、看、聽、想、寫相結合,更有好的效果。

     父親說:就是,不能光看不練,你給兒子說說。

     母親說:你怎麼不說?(大家笑) 教授說:列提綱編表格。

     母親說:怎麼列呢? 教授說:就是把一個單元或一本書的内容複習完後,在理解的基礎上歸納出要點,整理出帶規律性的知識,然後根據知識的内在聯系列出提綱或編成表格。

    平時如能這樣複習,考試前隻要看看提綱或表格,所學過的知識就能達到一目了然的良好效果。

     母親說:這個方法我跟兒子說,那個方法你說。

    (大家笑) 教授笑着說:要求孩子多看教課書,并養成“不動筆墨不看書”的好習慣,一邊看一邊劃出重點詞、句,或在一個章節、段落看完後,歸納要點在書頁的空白處記下,這樣做不僅有利于集中注意,更在于促進思考,理解和記憶。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