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還是那些事,現在卻處處能看到一個好,事事能感覺一個好,有的事情即使當時沒覺得好,沉一沉過去了,過後也能挖掘出一個好來。
我總有那麼一種感覺,覺得心好像在一天天擴大,不碰見事則罷,隻要一碰見事,心就能往寬闊一次,随着這心的每一次擴大,我也隐隐地感覺到一種淡淡的、溫溫的、甜甜的東西在心中滋長,這感覺真好。
這好像是一種成就感,又仿佛是幸福感;我想,這可能就是真善美的感覺吧!
老師說:就是,這種感覺真好!
母親說:兒子還是個說話算數的男子漢。
教授說:怎麼見得?
老師說:說說看。
母親說:今天是星期四,兒子放學回來,先寫了一會兒作業,吃完晚飯才七點剛過,他說想去玩一會兒電腦,并保證九點半準時回來。
外面很冷,還刮着風,但在他看來,這都根本不是問題,因為他太喜歡玩電腦了。
他很利索地穿好衣服,拿起自行車鑰匙就走了。
一晃,兩個小時的時間很快過去了,外面一片漆黑,時間剛到九點半,他就準時回來了。
一進門,他就滿懷自豪的對我們說:“看,我沒超時間吧?我說九點半回來,就九點半回來,說話算數吧?”
他爸和我都笑了笑,很肯定地說:“這小子還确實說到做到,好,太棒了!”
為了自己的這點興趣,他可以忍耐饑餓、寒冷,也可以接受批評。
為了自己的追求,他甯可放棄很多休息時間,不辭辛苦地跑那麼遠的路,也要兢兢業業地研究遊戲規律,攻克一道又一道難關。
這種勤奮、執着的精神讓我們深受感動,也望塵莫及。
遵守諾言,就是尊重自己的人格。
我想,一個人隻要做到守時、守信,就一定是一個成功的人。
老師說:就是。
教授說:一個人的承諾,主要是對自己的承諾,守時、守信,守得都是自己的生命,這是對自己的負責人。
一位女士笑着說:真是感受就幸福呀!我想談談對我們這次“六一”兒童節的感悟。
教授說:好啊!說吧!
女士說:今年“六一”兒童節,我們全家參加了全春自主心裡研究院舉辦的慶六一“自主成長全家樂”特别活動,此次活動與衆不同的是三代人一起唱,一起玩,一起過六一,沒有家長,沒有年齡的差别,都是孩子,伴随着一首首熟悉的童謠,《讓我們蕩起雙槳》、《一分錢》《小星星》等,玩着找朋友的遊戲,仿佛又回到了自己的童年,仿佛找回了從前的自己——從前的自己不就是這樣無憂無慮嗎?不就是這樣快樂嗎?紮着兩個小辮,睜着兩個大眼睛,天真無邪的樣子,那是多麼的純真多麼的可愛,這才是真實的自己,但這個自己早已迷路了。
此時此刻,我心裡亮堂堂的,完全融入到了這歡樂的氣氛中,自身和諧,與大自然和諧,此時的我積極主動,沒有顧慮,完全發自内心,完全忘記了自己的年齡,忘記了自己的身份(母親、嫂子),俨然就是一個大孩子,真真切切的感受着現在的點點滴滴,通體是那麼的快樂幸福。
看着我高興投入的樣子,女兒也踴躍參與,積極融入,玩的是那麼的快樂,臉上也露出了滿足得意的笑容,這難道不是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真實體現嗎?
點滴1:七十多歲的老奶奶唱着流行歌曲《我不想說再見》,曲調大相徑庭,但唱的是那麼的投入和認真,把大家的眼珠牢牢的吸引了,真是童言無忌,女兒給予了高度的評價,說“這是第二版的《我不想說再見》,完全正版”。
難道真是返老還童了嗎?
點滴2:我以一位調皮學生的身份與李全春老師進行了互動,體驗了受老師批評的感覺,盡管明知是在演戲,那感覺真不是滋味,内心有說不出的委屈,但還得強顔歡笑,否則你就無法脫身。
與此同時,我深深的感受到,象這種情況,不僅在學校發生,在家裡,給過孩子自由發展的空間嗎?沒有!
我經常擺出一副家長的姿态,高興的時候對孩子親的不得了,對孩子的要求幾乎是百依百順;不高興的時候,孩子一不小心就變成出氣筒,怎麼做都看不順眼,孩子怎麼做都不對,讓孩子感覺左右為難,不知所措,這對孩子的内心造成多大的傷害呀!
點滴3:活動結束了,年輕人,有的打車,有的做公交車相繼離開,我和女兒站在路邊等專車,就在我東張西望的時候,我的眼前突然一亮,這個不就是剛才那位“我不想說再見”的老奶奶嗎?,她騎着三輪車,帶着小孫子,後面跟着她的老伴,平靜、安穩的用力往前蹬。
我想,這才是真正的天倫之樂晚年幸福吧!
參與此次活動的初衷是陪女兒過六一,但我的切身感受是給自己和女兒一起過了一個難忘的六一,短短的三個小時,濃縮了人的一生,感受了從兒童、青年、中年到老年的各種狀态。
人的一生中每個過程隻要自己能認真的感受,懂得去感受,就會找到幸福,活出精彩!
母親笑着說:說起這次“六一”活動,我也有感。
(大家笑)
老師說:你也想而發——有感而發?(大家笑)
教授說:想說就說吧!盡管是同一個活動,但每個人的感受不同,收獲也不一樣,談談讓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