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一章

首頁
    爺何穆,這時也換了公服在伺候差使。

     “張虎山帶到!”金參将随帶的一名武巡捕,入廳禀報。

     這話傳到廊下,張虎山的神色就變了,帶入廳中,向上一望,大概認出獨坐炕床的大官,就是那天在書場為自己所呵斥的鄉下土老兒,頓時有些發抖,雙膝一彎,跪倒在地。

     “張虎山!”金參将冷峻地發話,“欽差彭大人有話問你,你要照實答供。

    ” “是,是!”張虎山磕着頭,自己報明職銜姓名。

     “張虎山,”彭玉麟問道,“你本來在那裡當差?” “一直在嘉興,沿運河一帶駐防。

    ” “在營多少年了?”彭玉麟又問:“是何出身?” “在營八年,行伍出身。

    ”張虎山略停一下又說,“先是弁目,後來補上司書,因為打仗的功勞,升了把總。

    ” “你當過司書?那麼,你也知書識字?” “是!”張虎山說,“識得不多。

    ” “你在營隻有八年,自然沒有打過長毛。

    又是司書,怎麼會有打仗的功勞?” 這句話似乎把張虎山問住了,結結巴巴地好半天,才勉強道:“是保案上來的。

    ” 彭玉麟當年奉母命避禍之時,一面在衡陽石鼓書院讀書,一面在衡州協标下支馬兵的饷當司書,深知其中的“奧妙”。

    司書在有些不識字的營官看來,就是“軍師”,弟兄們則尊稱之為“師爺”,有什麼剿匪出隊的差遣,事後報功,都靠司書,把自己帶上幾句,誇獎一番,事所必然。

    張虎山的所謂“保案上來的”把總,就是這麼回事。

     “原來你不曾打過仗!這也不去說它了。

    我且問你,你到石門幾年了?” “三年不到。

    ” “三年不到。

    噢!”彭玉麟自言自語地點點頭,停了一會問道:“你有幾個女人?” 這一問,不但張虎山顯出疑懼的神色,金參将也大為詫異,隻有何穆心裡明白,就這一句話上,殺張虎山的理由便夠了。

     “說啊!”彭玉麟雙目炯炯地看看張虎山,“我倒要聽你怎麼說!” “我……,”張虎山很吃力地說了出來:“我有四個女人。

    ” “你聽聽,”彭玉麟看着參将說,“一名把總,要養四房家眷!” 金參将直搖頭:“吃空也吃不了這麼多啊!” “就是這話羅。

    ”彭玉麟看着張虎山又問:“我再問你,你那四個女人,都是什麼地方人?最小的那個是怎麼來的?” 張虎山臉色灰敗,大概自己也知道要倒大黴了! “是,是花錢買的。

    ” “我也知道你是花錢買的。

    不過,”彭玉麟釘緊了問:“人家是不是願意賣呢?” 這一下張虎山說不出來了,隻是磕頭如搗蒜,“求彭大人開恩!”他說,“我一回去就把我那四個女人遣散。

    ” “遣散!你當這是裁勇?”彭玉麟冷笑,“倒說得輕松!看中意了,人家不肯也不行,不要了,給幾個錢送走。

    世界上那裡有這麼自由的事!” “那請彭大人示下,我該怎麼辦?”張虎山低着頭說,“我知道錯了,請彭大人治罪。

    ” “光治你一個強買民婦,逼死本夫的罪就夠了!你知道石門百姓對你怎麼想?恨不得寝皮食肉!”說到這裡,轉臉喊一聲:“金參将!” “喳!”金參将肅然應諾。

     “楊大人跟你怎麼說?” “說是請彭大人代為作主。

    縱兵殃民的營官,無須多問。

    ” “好吧!”彭玉麟說:“請王命!” 張虎山這時已面無人色,癱軟在地。

    金參将努一努嘴,立刻便有人上來,将他連拖帶拉地弄了出去。

    何穆也疾趨而出,向在廳外待命的刑名老夫子重重地點一點頭,表示開始動手。

     于是“伺候請王命”的傳呼,一直遞到大堂,大堂正中一座龍亭,裡面供着一面二尺六寸長的藍緞長方旗和一面七寸五分大小的朱漆圓形椴木牌,旗和牌上都有滿漢合璧的一個金色“令”字,上面钤着兵部的大印。

    這就是金參将專程從杭州赍到的“王命旗牌”。

     等彭玉麟在鼓樂聲中向龍亭行完三跪九叩的大禮,站起身來,石門縣的刑房書辦,已帶着差役擡過來一張公案,文房四寶以外,是一張楊昌浚與彭玉麟會銜的告示和一道斬标。

    彭玉麟站着勾了朱,将筆一丢,大門外随即轟然放炮,接着是“嗚嘟嘟、嗚嘟嘟”吹号筒的聲音,夾雜鼎沸的人聲,似乎甯靜的石門縣,從來就沒有這麼熱鬧過。

     監斬官是金參将。

    他早就跟刑名老夫子商量過了,怕的張虎山手下的士兵會鬧事。

    刑名老夫子告訴他不必擔心,自從馬新贻被刺以後,在軍營紀律中,對于以下犯上,特别注意,同時他已派了三班六房的差役,在刑場多加戒備。

    再說,老百姓個個樂見張虎山被斬,水師士兵就想鬧事,也要顧慮衆怒難犯,不敢造次。

    金參将聽他說得有理,便放心大膽地莅臨刑場,奉行差使。

     彭玉麟仍舊由何穆陪着,回到花廳休息,靜等金參将來繳令。

    一踏進門,隻見石門縣的那幾名紳士環跪在地,拜謝彭玉麟為民除害,感激之忱,溢于詞色。

     “多虧得楊撫台。

    ”彭玉麟有意推美楊昌浚,“象張虎山這種無法無天的行為,楊撫台是不知道,如果知道,早就下令嚴辦了。

    ” “飲水思源,全靠彭大人為我們作主。

    ”為首的老紳士說,“但願彭大人公侯萬代!” 地方士紳實在是出自衷心的感激,所以在彭玉麟到大堂行禮的那時,已經作了一番商量,要攀緣留他三天,星夜到杭州邀戲班子來演戲助觞,公宴申謝。

    又要湊集公份,打造金牌,奉獻緻敬。

    當然,金參将和縣大老爺那裡也有意思表示。

    但彭玉麟堅決不受,再三辭謝,不得要領,唯有星夜開船,一溜了之。

     到了杭州,下榻在俞曲園的“西湖第一樓”,除卻楊昌浚以外,官場中人,概不應酬。

    本意詩酒流連,到八月初再進京,叩賀大婚,那知第三天便看到兩道明發上谕,一道是指責黃翼升颟顸,“本應即予懲處,姑念該提督從前帶兵江上,屢著戰功,從寬免其置議”,長江水師提督自然幹不成了,“準其開缺回籍”。

    接替的人,出于彭玉麟的密保,是曾國荃下金陵,首先登城十将之一,得封男爵,而以建功狂喜,放縱過度,得了“夾陰傷寒”而死的李臣典的胞弟李成謀,由福建水師提督調任。

     另外一道是批答彭玉麟“酌籌水師事宜請旨遵行”的折子,說他“所陳四條,切中時弊,深堪嘉尚”,連夾片附奏“請停止水師肆習弓箭”,共計五項興革,一概批準。

     感激皇恩,彭玉麟便想提早入京,恰好兩江總督衙門派專差遞到一封信,是軍機大臣兵部尚書沈桂芬出面寫來的,催他早日陛見。

    這一來,自更不願再耽擱,他的行蹤一向簡捷飄忽,說走就走,接信第二天就動身了。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