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一章

首頁
    彭玉麟擡頭一望,一乘八擡大轎,轎前頂馬,轎後小隊,四名紅、藍頂子的武官扶着轎杠,緩緩而來,儀從好不煊赫! 莫非是湖廣總督李瀚章出巡到嶽陽?彭玉麟正在躊躇,是不是要回避一下,免得為李瀚章在轎中看到,識破行蹤,諸多不便,而一個念頭不曾轉完,已看透了底蘊,士兵穿的是水師的“号褂子”,那麼,除了黃翼升,還有什麼人有此威風? 他料得不錯,八擡大轎中端然而坐,顧盼自喜的正是黃翼升。

    他自從得到彭玉麟複出的消息,立即從江甯動身,溯江西上,一則是要預先告誡沿江各泛水師官兵,船破了的該修;吃了空額的,設法補足;紀律太壞的,稍微收斂些;訓練不足的,臨時抱一抱佛腳。

    二則是曾國藩的靈柩,由炮艇拖帶回湖南,沿路接應護送,正好順便親自部署一番。

    就這樣,趁一帆東風,在三天前就到了嶽陽,正派專差南下,去打聽彭玉麟的行蹤。

     專差未回,想不到無意相遇。

    黃翼升趕緊吩咐停下,出了轎子,疾趨而前。

    茶店裡的茶客,茶店外的行人,無不詫異,不知道這位紅頂花翎的一品大官,要幹些什麼? “宮保!你老那一天到的?”黃翼升一面說,一面按屬下的規矩,當街便替彭玉麟請安。

     這一下四周的閑人,越發驚愕不止!猜不透這個鄉下土老兒是何身分?彭玉麟對黃翼升的排場,大為不滿,但看千目所視,就不為黃翼升留面子,也要為朝廷留體統,所以客氣一句:“請起來,請起來!” “是!”黃翼升站起身來,向那四名武官吆喝:“來啊!扶彭大人上轎!” “不必!”彭玉麟從袖子裡掏出二十文制錢,會了茶帳,起身就走。

     黃翼升知道彭玉麟的脾氣,不敢固勸,隻好用征詢的語氣說:“宮保想來住在船上?且先請到我那裡歇一歇腳,我派人到船上去取行李。

    ” “你的公館打在那裡?”彭玉麟站住腳問。

     “一個姓吳的紳士家。

    ” 聽得這一聲,彭玉麟拔步就走,一面走,一面說:“你自己已經是客,再找個客去打擾他,沒有這個道理!我還是住我的船,給人家下人的賞錢都可以省掉了。

    ” 黃翼升沒有想到,借住民居也會惹他不滿!不過此時此地不宜申辯,更不宜再坐八擡大轎,隻好步行跟随。

    彭玉麟春袍布履,腳步輕捷,黃翼升光是一雙厚底朝靴就吃了虧,加以養尊處優,出入驺從,迥非當年出沒波濤的身手,所以有些追随不上。

    路人隻見一位紅頂花翎的達官,氣喘籲籲地仿佛在攆一個清癯老者,無不詫為怪事。

     幸好離碼頭還不太遠,而且有黃翼升的材官帶着彭玉麟的小書童先一步趕到,驅散閑人,搭好跳闆,讓他們毫無耽擱地上了船。

     “昌期!”彭玉麟指着占滿了碼頭的儀衛說:“楊厚庵做陝甘總督,戴草笠,騎驢子,不想你是這麼闊綽的排場。

    ” 做此官,行此禮,節制五員總兵,掌管五千裡水路的提督,威權亦不遜于督撫,這樣的排場并不見得過分!黃翼升心裡這樣在想,卻不敢直說,唯有表示慚愧:“宮保訓誨得是!” “曾文正去世前,可有遺言?” “沒有。

    ”黃翼升答道:“一得病就不能說話了。

    ” 接着便細談曾國藩的生前死後,以及當初平洪楊艱險困苦的往事。

    這時嶽陽知州及水師營官,已得到消息,紛紛趕到碼頭,遞手本秉見,彭玉麟一概擋駕,卻留客小酌叙舊。

    談到日落西山,一直不及正事!這使得黃翼升無論如何忍不住了。

     “宮保,”他問,“你老什麼時候到營裡去看?我好教他們伺候。

    ” “我要先看紀律,聽輿論,不一定到營裡去看,如果要看,我自己也會去,不必費事。

    ” “是!”黃翼升躊躇着又說:“宮保好象沒有帶人,我派兩位文案來,有什麼筆墨要辦,比較方便。

    ” “這也不必。

    ”彭玉麟說,“倘有奏折咨劄,我自己動手,交驿站送别督署,借印代發就可以了。

    ” 見此峻拒的語氣,黃翼升大為擔心,上谕上原說會同“妥籌整頓”,現在看樣子是他要獨行其是,連自己也在被“整”之列。

    既然如此,多說無益,隻好走着再看。

     彭玉麟是預備先到湖口迎祭曾國藩,算算日子将到,沿途不敢耽擱,兼程趕路。

    一過田家鎮,将入江西境界,是屬于湖口總兵的轄區。

    長江水師四鎮,嶽州、漢陽、湖口、瓜州,以湖口最大,其他三鎮,都隻有四營,獨有湖口五營,這時派了一名參将,特地趕來迎接。

     這名參将名叫何得标,原是彭玉麟的親兵,積功保升,也戴上了紅頂花翎。

    見了彭玉麟猶是當年光景,禮數雖恭,态度親切,見面磕了頭,不提來意,先緻問起居,然後替他倒茶裝煙,仿佛忘掉自己是客人的身分,更不記得他的官銜品級。

     彭玉麟卻有極多的感慨,對他那一身華麗的裝束,越看越不順眼,到底忍不住要說話了。

     “何得标,”他說,“你這雙靴子很漂亮啊!” 何得标微帶得意地笑了,擡起腿,拍拍他那雙烏黑光亮的貢緞靴子,答道:“這還不算是好的。

    ” “這還不算好?噢,噢!”彭玉麟又問:“你還記不記得當初穿草鞋的日子?” “怎麼不記得?”何得标答道,“那時都虧大帥栽培,我不記得,不就是忘恩負義嗎?” “我并非要你記着我。

    我想問你,那時穿草鞋,現在穿緞靴,兩下一比,你心裡總有點感想吧?” “感想?”何得标不解,“大帥說我該有什麼感想?” “那要問你,怎麼問我?”彭玉麟為他解釋,“你沒弄懂我的意思,我是說,你現在穿着緞靴,回想到當初穿草鞋的日子,心裡是怎麼在想?” “噢,這個!”何得标不暇思索地答道,“不是當初穿草鞋吃苦,那裡會有今天的日子?” 彭玉麟語塞,覺得他的話不中聽,卻駁不倒他。

    本來也是,說什麼“天下之志”,原是讀書有得的人才談得到,此輩出生入死,無非為了富貴二字。

    但從功名中求富貴,猶有可說,富貴自不法中來,則無論如何不可!轉念到此,覺得對這些人不必談道理,談紀律就可以了。

     于是他又指着何得标的右手大拇指問:“你怎麼戴上個扳指?” “噢!”何得标說,“這兩年的規矩,上操要拉弓,不能不弄個扳指。

    ” “拉弓在那裡拉?” 何得标一愣,“自然是在營盤裡。

    ”他說。

     “營盤在那裡?”彭玉麟問:“是江上,還是岸上?” “岸上。

    ”何得标說:“在船上怎麼拉弓?” “哼!”彭玉麟冷笑,“水師也跟綠營差不多了。

    ” 何得标不知道彭玉麟為何不滿?見他不再往下問,自然也不敢多問,隻奉侍唯謹地陪到湖口。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