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也決不象平日那樣認真,公事能擱的都擱了下來,等過了大婚喜期再說。
朋僚相聚,談的總是如何相約找個适宜的地方去看皇後的嫁妝,或者如何結伴入宮瞻禮。
這樣到了八月底,奉準入觐的官員紛紛到京,便另有一番趨候應接的酬酢,大小衙門,越發冷冷清清了。
彭玉麟也就在這時到了京師,一進崇文門,先到宮門遞折請安,當天便賞了“朝馬”,傳旨第二天召見。
召見是在養心殿的東暖閣,皇帝雖未正式親政,但實際上已開始親掌政務。
所以這天也是皇帝問的話多,垂詢了從湖南啟程的日期,周閱長江各地的情形,皇帝說道:“看你的精神倒還不壞!”
彭玉麟率直答道:“臣有吐血的毛病,晚上也睡不好,難勝煩劇。
”
“這一趟巡視長江,你很辛苦了。
足見得身子還很好。
”
“是!”彭玉麟答道:“臣不敢不勉效馳驅。
”
“這才是!朝廷全靠你們老成宿将。
”皇帝有些激動,“現在洋人狂妄得很!彭玉麟,你要替我辦事,把長江水師整頓好了,還要替我籌劃海防!”
皇帝這樣在說,一旁帶班的恭王,頗為不安。
因為海防是另一回事,歸直隸總督兼領的北洋大臣,與兩江總督兼領的南洋大臣分别負責,尤其是北洋大臣李鴻章,海防事宜實際上由他一手在經理,其中牽涉到洋務與船政,與彭玉麟無涉。
倘或皇帝年輕氣浮,貿貿然面谕,真個叫彭玉麟去籌劃海防,那時既不能奉诏,又不能不奉诏,豈不是要平添無數麻煩?
幸好,彭玉麟很有分寸,“江南的江防,跟海防的關系密切,江陰與吳淞兩處,防務更為緊要。
臣已面饬守将,格外當心。
”他略停一下又說:“凡江南江防,與海防有關聯的各處,臣請旨饬下新任長江水師提督李成謀,加意整頓。
至于南北洋海防,臣向來不曾過問,實在無可獻議。
臣此次進京,在天津曾跟李鴻章見面,亦曾聽他談起北洋海防,處置甚善。
請皇上仍舊責成李鴻章加緊辦理,數年以後,必有成效。
”
這一說提醒了皇帝,連連點頭,不再提到海防,“你保舉的李成謀,才具怎麼樣?”
“李成謀是李臣典的胞弟,他在福建的官聲甚好,不尚浮華,肯實心辦事。
目前長江水師的習氣甚深,須有誠樸清廉的人去整頓,臣因此保舉李成謀。
”
“嗯,嗯!”皇帝又問:“你在湖南的時候,與曾國荃可有往來?”
“臣居鄉廬墓,足迹不出裡門,與曾國荃難得見面。
不過常有書信往來。
”
“他的精神怎麼樣,是不是很好?”
“是!”彭玉麟答道:“曾國荃帶兵多年,習于勞苦,精神很好。
”
“既然精神很好,就該出來替我辦事。
”
這一說,恭王又在心裡嘀咕。
曾國荃因為參了官文的緣故,旗下親貴,對他異常不滿,一時沒有起用的可能。
皇帝不知道這些恩恩怨怨,想到誰就要用誰,将來一定會惹出許多風波,得怎麼樣讓他明白其中的窒礙顧慮才好。
“楊嶽斌呢?可常見面?”皇帝又問,“你跟他共事多年,想來一定常有往來?”
這一問又見得皇帝對過去的情形欠熟悉,楊嶽斌與彭玉麟都由水師起家,楊在前面彭在後,以後彭玉麟改了文職,反可以節制楊嶽斌,因而生了意見。
楊彭不和,連慈安太後都知道,就是皇帝懵懵懂懂,問出這樣的一句不合的話,令人适背會來後好笑。
然而在彭玉麟卻不是好笑,而是有些困惑,不知道皇帝問這話,是什麼意思?當然,此時唯有簡簡單單地回答,說跟楊嶽斌不常見面。
皇帝的話問得不得體,慈禧太後早就覺察到了,再問下去還不知道會有什麼笑話,因而此時接過話來,将彭玉麟慰勉了一番,說他不辭勞怨,實心可嘉。
又勸他節勞保養,莫負朝廷倚重之意,然後吩咐:“跪安吧!”
彭玉麟還是初次觐見,早已請教過人,知道這就是召見已畢的表示,當即免冠碰了頭。
又因為聽說過左宗棠觐見,把大帽子遺忘在禦前的笑話,所以特别檢點,總算順順利利地完成了“面聖”的一件大事。
回到下榻之處的松筠庵,已有好幾位同鄉京官在等着,應酬了一陣,分别送走。
剛換下官服想休息,從人來報:“軍機沈大人來拜!”
這當然不會是泛泛的官場客套。
彭玉麟經過天津時,已從李鴻章口中,相當深入地了解了朝中的“行市”,兩位漢軍機大臣,已成南北對峙,各張一幟的形勢。
看起來是李鴻藻的聲勢來得壯,以帝師而提倡“正學”,尤其是在倭仁死後,徐桐雖想接他的衣缽,無奈《太上感應篇》比起程朱的《太極圖說》,究竟不可同日而語,所以衛道之士,直谏之臣,隐隐然奉李鴻藻為宗主。
但是,這可以鞏固他的地位,卻不能增加他的權力。
李鴻藻得的是虛名,實權遠比不上沈桂芬。
沈桂芬出于文祥所薦,而文祥人和政通,不但受兩宮太後的信任和恭王的倚重,并且外而督撫将軍,内而部院大臣,無不對他尊敬。
沈桂芬有此奧援,加以在總理衙門支持寶鋆,回護董恂,十分盡心,因此,除了洋務以外,象寶鋆專管财政那樣,綜攬軍務亦幾乎成了沈桂芬的專責。
為此,彭玉麟對這位軍機大臣來訪,十分重視,請在楊繼盛當年草疏彈劾嚴嵩的“谏草亭”中相見。
沈桂芬雖是江蘇吳江人,寄籍宛平,是在京城裡長大的,一口低沉而帶磁性的京腔,配上他那清癯儒雅的儀表,令人覺得肫摯可親。
他的清廉也是有名的,一品當朝而服飾寒素,這一點更合彭玉麟的胃口,所以一見便道傾倒之意。
沈桂芬首先轉達了恭王的意思,想請他吃飯,作個長談,無奈大婚期近,忙得不可開交!特意托沈桂芬緻歉,等過了慶典,再發帖子奉邀暢叙。
接着又說,恭王對他十分尊重,所以凡有所請,無不依從。
提到這一點,彭玉麟确是感激,對長江水師整頓的章程,彈劾的官吏,保薦的人選,請無不準,除了曾國藩,朝廷沒有這麼給過面子。
當然,其中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