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四章

首頁
    到這裡,恭王急轉直下地加了一句:“這沈淮是個忠臣。

    ” 就這一句,戛然而止,聽來格外令人注意,皇帝随即問道:“何以見得?” “那年先帝秋狩熱河,他因為不及扈從,感于君辱臣死之義,投井自盡,等救了起來,死志依然很堅決,他家裡的人,晝夜看守,直到得了先帝安抵熱河的消息,沈淮才進飲食。

    ” 皇帝聽得這話愣住了,心裡不辨愛憎,隻覺得異常尴尬沒趣。

    同時也相當困惑,何以巧得如此?偏偏第一個上奏的,就是這麼一個奈何他不得的“忠臣”!莫非是有意安排,教他來“打頭陣”! 一時心裡極亂,自覺手足無措,定一定神才想到一句話: “教他明天‘遞牌子’,我有話問他。

    ” “是!”恭王對沈淮谏停園工的事,已有所聞,所以要問的話,自然不脫園工,隻是皇帝的意思如何,不能不探問明白,所以接下來又說:“祖宗的家法,不輕于召見言官,有事都是降旨,着其‘明白回奏’。

    皇上召見沈淮,是何垂谕?似乎宜于事先宣示。

    ” “那你就看吧!”皇帝把手邊的沈淮一奏,交了下來。

    等恭王大聲念過一遍,讓其他三個軍機大臣都聽明白了,皇帝才憤憤地又說:“那裡有什麼‘愚民無知,紛紛傳說’?我倒要問問他,百姓是怎麼說我?” 聽皇帝的語氣還緩和,恭王知道自己表揚沈淮忠臣這一計見效了。

    于是退值以後,立刻找了沈淮的同年,還在入值的軍機章京江人鏡來,請他去傳谕召見,同時教沈淮放心,不會有什麼處分。

     見着沈淮,轉達了恭王的話。

    江人鏡自己有一番同年好友的私話,說恭王和部院大臣都有默契,皇帝正在興頭上,不便澆以冷水,等事情冷一冷,再來設法打消。

    既然園工一定會停,自以靜默為宜。

     “是的。

    ”沈淮答道,“我亦不過如骨鲠在喉,不得不言而已!” “說過了,就不必再說了。

    東川,”江人鏡很懇切地說,“皇上很有孝心的,聽說你有身殉先帝的那番往事,一定不會難為你。

    不過,明天召見,難免有所訓斥,你不必跟皇上争辯,最好學吳中大老秘傳的心法,多碰頭,少說話!” “是,是!”沈淮連聲答應,心裡卻另有打算,還要剀切陳詞,希望感格天心,能夠即時下诏停止園工。

     話雖如此,無奈他一向短于口才,第二天單獨召見,咫尺天顔,大聲呵責,又難免惶恐,這一下滿肚子的話,就越難于說出口,隻是不斷重複着說:“興作非時,誠恐有累聖德!” 皇帝用“大孝養志”的話,将沈淮訓斥了一頓,果然收起了“下馬威”。

    同時沈淮的奏折既不能留中,亦不能說他不對,所以為了敷衍清議,還不得不有所讓步。

     皇帝的讓步,就是重新自申約束,承認沈淮言之有理,表明“朕躬行節儉,為天下先,豈肯再興土木之工以滋繁費?”隻是為了“聖慈頤養”,不得不然,最後自道“物力艱難,事宜從儉”,所以選擇安佑宮等處非修不可的地方,“略加修葺,不得過于華靡。

    其餘概毋庸興修,以昭節省。

    ” 這道上谕是恭王承旨,轉知軍機章京所拟,原稿自我譴責的意味很重,皇帝已改動了很多,但就是這樣措詞,他已覺得非常委屈。

    而朝士中有人由“不得過于華靡”這句話中,生出警惕,認為園工一開始就會停不下來,要趁此機會,設法打消,同時聽說下一年“太歲沖犯”,凡是南北向的房屋,都不宜開工,所以隻要能設法拖過年,那麼明年不能開工,修園一事就不停而自停了。

     于是沈淮的同僚,福建道監察禦史遊百川,再接再厲上了一道奏折。

    谏勸要有理由,煌煌上谕,既以盡孝作題目,又一再以節省為言,似乎很難駁倒,遊百川焦慮苦思,才找到一條立言之道,是在洋人身上做文章。

     他是以皇帝的安全着眼,認為深居九重,宿衛周密,安全莫過于皇宮,至于圓明園的門禁,決不能如内城那樣嚴密,而“近年西山一帶,時有外國人遊聘其間,萬一因我皇上駐跸所在,亦生瞻就之心,于圓明園附近處所,修蓋廬舍,聽之不可,阻之不能,體制既非所宜,防閑亦恐未備,以臣愚悃,不無過慮。

    ” 這道奏折一上,皇帝把從沈淮身上所生的悶氣,一股腦兒加在遊百川頭上。

    隻是經一事,長一智,有了沈淮的前車之鑒,他不肯操切從事,先把小李找了來,打聽遊百川的出身。

     小李别無所知,隻知道:“這遊禦史是杜師傅的同鄉。

    ” “杜師傅?”皇帝把上書房的師傅一個個數過來,詫異地問:“那個杜師傅?” “先帝爺的師傅。

    ” “喔,你是說杜受田杜師傅。

    那有什麼相幹?”皇帝加重了語氣說:“我還是要革他的職!” 聽得這話,小李暗暗稱快,但也有些擔心。

    這年把伺候皇帝看奏折,他也頗懂政事了,知道革言官的職,是件非同小可的事,或者會引起軒然大波。

     “革職歸革職,動工歸動工。

    ”皇帝的意思是将生米煮成熟飯,迫得大家不能不遷就事實,所以又問:“内務府預備那一天開工?” “選的日子是十月十五日……。

    ” “不行!”皇帝打斷他的話說,“你趕快去問,明天能不能開工,時候越早越好。

    ” 内務府當然照辦。

    好在開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