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五章

首頁
    小李一面悄悄分派車輛,通知内務府接駕,一面在暗中打主意,看樣子皇帝決不止于以圓明園之行為滿足,如果說要“上街去逛逛”,應該如何應付?有那些地方是可以逛的; 那些地方是皇帝逛了以後會覺得有趣的? 這是兩回事。

    小李認為車子在街上走一走,或者逛個野廟古寺的,也還不妨,但皇帝未見得會有此興緻。

    那麼皇帝是想逛些什麼地方呢?破題兒第一遭的事,小李一點邊都摸不着,想來想去,隻得四個字的主意:随機應變。

     回到寝宮,隻見皇帝已換了一身便衣,穿一件玫瑰紫黃緞的猞猴皮袍,上罩黑緞珊瑚套扣的巴圖魯背心,腰間系一條湖色紡綢腰帶,帶子上拴着兩個明黃緞的繡花荷包,頭上緞帽、腳下緞靴,帽結子是一塊紅寶石。

    這副打扮是皇帝跟載澂學的,翩翩風度,不及載澂來得英俊,卻比載澂顯得儒雅。

     小李笑嘻嘻地把皇帝打量了一番,立刻就發現有一處地方露了馬腳,便跪下來抱着皇帝的腿說:“奴才鬥膽,跟萬歲爺讨賞,求萬歲爺把腰上的那對荷包,賞了給奴才。

    ”皇帝立刻會意,一面撈起嵌肩下幅,一面問道:“你敢用?” “這個包兒,誰也不敢用!萬歲爺賞了這對荷包,奴才給請回家去,在正廳上高高供着,教奴才家裡的人,早晚一炷香,叩祝萬歲爺長生不老,做萬年太平天子。

    ” 皇帝笑着罵道:“猴兒崽子!有便宜就撿。

    ”說着依舊撈起嵌肩下幅。

     這意思是準了小李的奏請,讓他把荷包解了下來,小李喜孜孜地替皇帝換了對藍緞平金的荷包,又叩頭謝賞。

     “你也得換衣服啊!” “是!”小李問道:“不就上圓明園嗎?” 到圓明園去,小李就無須更衣,他這樣問是一種試探,皇帝老實答道:“先到街上逛逛,回頭有工夫再說。

    ” “這……。

    ”小李不敢顯出難色,隻這樣說:“就怕巡城禦史或者步軍統領衙門知道了,許多不便。

    ” “怕什麼,有我!”皇帝又說:“京城裡那麼大,‘萬人如海一身藏’,隻要你當心一點兒,誰也不知道。

    ”皇帝接着又問:“什麼叫‘廟市’?我想去看看。

    ” 廟市怎麼行?小李心想,遊人極多,難免有在内廷當差,見過天顔的,就此洩露真相,才真是“許多不便”,而且常有地痞滋事,萬一犯了駕,那就死無葬身之地了。

     然而這決不能跟皇帝說實話,說了實話一定不聽,隻好騙一騙。

    “今兒不巧,”他故意數着手指說,“廟市是初二土地廟、初三花兒市、初四初五白塔寺、初六初七護國寺、初八初九隆福寺;今兒初十,正好沒有。

    ” “那就上前門外去逛逛。

    我得看看‘查樓’是個什麼樣子。

    ” “奴才可不知道‘查樓’在那兒。

    ” “到那兒再打聽,打聽不着也不要緊。

    ” 有了這句話,小李就放心了,換了一身衣服,陪着皇帝,悄悄地從西北角門出宮,從東面繞回來,一直出了旗人稱為“哈達門”的崇文門。

     大駕出城,一直是走雖設而常關的正陽門,出警入跸,坦道蕩蕩,一直不曾見過雜亂喧嘩的鬧市景象,因此皇帝撥開車帷一角,目不轉睛地看着,心裡也象車外一樣地亂,說不出是好奇、困惑還是有趣?但有一個念頭,常常泛起,百聞不如一見,書本上所描寫的市井百态,常常無法想象,如今親眼一看,差不多都明白了。

     正在窺看得出神的時候,那輛藍呢後檔車,忽然停了下來,皇帝便輕輕叫一聲:“小李!” 跨轅的小李跳下車來,也正要跟皇帝回話,他撥開車帷,輕輕說道:“奴才去打聽‘查樓’。

    ” “嗯!”皇帝點點頭,又說:“有人的地方,可别自稱‘奴才’,也别叫我‘萬歲爺’。

    那不露了馬腳?” “那,那,”小李結結巴巴地說,“那就鬥膽改一個字,稱‘萬大爺’?” “大爺就是大爺!還加上個姓幹什麼?” “是!大爺。

    ” 小李答應着,管自己去打聽“查樓”。

    皇帝這時候比較心靜了,默默地背誦着一首詩: “春明門外市聲稠,十丈輕塵擾未休。

    雅有閑情征菊部,好偕勝侶上查樓;紅裙翠袖江南豔,急管哀弦塞北愁!消遣韶華如短夢,夕陽簾影任勾留。

    ” 一面默念,一面想象着紅裙翠袖,急管繁弦的光景,恨不得即時能作查樓的座上客。

     “打聽到了。

    ”小李掀開車帷說,聲音很冷淡。

     “在那兒?” “敢情就是肉市的廣和樓,”小李說道,“實在沒有什麼好逛的。

    ” “不管了!去看一看再說。

    ” 于是車子轉西往南,剛一進打磨廠,隻聽人聲嘈雜,叫嚣惡罵,仿佛出了什麼事似的。

    皇帝從未聽見過這種聲音,一顆心立刻就懸了起來。

    掀帷外望,隻見路中心對峙着兩輛極華麗的車子,兩名壯漢戟指相斥,幾乎就要動武,四下看熱鬧的人,正紛紛圍了上來。

     “走,走!往回走!”他聽見小李急促地在喊。

     然而已經晚了,後面的車子湧了過來,塞住來路,隻得“擱車”。

    過了一會,小李又來回奏,說是禮王府和貝勒奕劻家的車争道,互不相下,兩家的主人都喝不住。

     “那不要反了嗎?”皇帝很生氣地說。

     一句話未完,隻聽“叭哒、叭哒”的響聲,極其清脆地傳了過來,小李立刻欣慰地說:“好了,好了!巡街禦史到了!” 果然,豪門悍仆,什麼不怕,就怕巡街禦史,一聽“響鞭”聲,顧不得相罵,各自上車趕開。

    霎時間,車走雷聲,散得無影無蹤,而小李則比那些人還要害怕,深怕洩露真相,催着車伕,從東河沿回城。

    查樓始終沒有看到,不過皇帝倒體諒小李,雖白跑了一趟,并不怪他。

     一回宮皇帝就聽總管太監張得喜奏報,說皇後違和,于是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