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一章

首頁
    深。

    沈桂芬以清介之節行柔媚之道,如果不為慈禧太後所欣賞,那就再沒有人能邀“聖眷”了。

     不久,穆宗毅皇帝,孝哲毅皇後永遠奉安,安葬惠陵,兩宮太後定在三月二十一啟銮。

    起駕以前,有件大事要裁定:派定留京辦事大臣。

     曆來的規矩,天子巡狩,必以太子監國,留守根本之地。

    清朝自康熙以後,不建東宮,所以這時惇王以親貴之長,特膺重任。

    另外派了協辦大學士工部尚書全慶、戶部尚書董恂、步軍統領榮祿留京辦事。

    全慶和董恂,都在七旬開外,派此差使,是體恤老臣,免了他們的跋涉之勞,榮祿負責京城治安,亦該留守,原都不足為奇,但上谕措詞,仿佛貶低了榮祿的身分,說的是: “惇親王、全慶、董恂三人,分日輪班,在内值宿,不值宿者,申刻散值。

    榮祿每日進内辦事後,毋庸值宿,午刻先行散值。

    ” 相形之下,榮祿比全慶和董恂便低了一籌,象軍機章京之于軍機大臣,不過供驅遣使令而已。

     這是經過精心設計的打擊手段,與年底那道不說理由開去榮祿一缺一差的上谕,異曲同工而相得益彰,榮祿失寵已是彰明較著了。

     ※※※ 穆宗和嘉順皇後的大葬典禮,定在三月二十六。

    兩宮太後和皇帝定三月二十一啟銮,除了随扈王公大臣以外,送葬的百官,都先期動身,官越小的走得越早。

     小官中有個吏部稽勳司的主事吳可讀,卻是京朝的老名士,他字柳堂,甘肅蘭州人,道光三十年的進士。

    未成名以前,不修邊幅,倜傥自喜,到京會試的舉人,有錢的住客棧,沒有錢的住會館,愛清靜的住廟,而萬變不離其宗的是,便于下帷讀書,“臨陣磨槍”。

    隻有吳可讀與衆不同,住在陝西巷一家“清吟小班”,所眷的一個姑娘,叫做翠花,貌僅中姿,略解詩書,而談吐頗不俗,一片紅粉憐才的念頭,溢于言表。

    吳可讀是個極有至性的人,動到情感,一往不複,萬死難回,認定翠花是個風塵知己,眼皮供養,心坎溫存,日日伺候妝台。

    翠花的一颦一笑,莫不有半天好思量,把個考籃丢在牆角,積得好厚的灰塵。

    因此得了個極不雅的外号:吳大嫖。

     這年是道光二十七年,春闱榜發,吳大嫖落第。

    翠花為他哭了一場,吳可讀倒覺得她這一副眼淚可貴,不下于金殿胪歌。

    因此,以蘭州道遠,不如在京讀書作為托詞,依然迷戀京華。

    會試落第,留京讀書,準備下一科會試吐氣揚眉,原是最好的打算,但大家對吳大嫖的動機,就不免有所猜疑了。

     幾個月下來,證明吳可讀根本未作卷土重來之計,這就有師長親友要幹預了。

    有個朝中大老,是他鄉試的“座師”,派人将他找了來,顧全他的面子,不說破他志氣消沉在溫柔鄉中,隻說九陌紅塵,紛移心志,要讀書宜在靜僻古廟,勸他住到廣安門外的“九天廟”去。

    九天廟是關中會館的公産,住在那裡,不必花費房租。

    這倒是小事,主要的是老師的話,出于愛人以德的好意,無法駁回,吳可讀隻好從翠花的香巢,搬到香火冷落的九天廟,打算着好好用一番功。

     那知第一天擇席,第二天念舊,第三天就害起相思病。

    勃然而起,仍舊搬回陝西巷去住。

     姐兒愛才,無奈敵不過“鸨兒愛鈔”,到床頭金盡,翠花的臉色,也就不大好看了。

    到了後來,竟緻衣食不繼,不能不找同鄉去“告幫”。

     “救急容易救窮難,何況你的難處是自己找的。

    我們當然念着同鄉的情分,但怕有些不明内情的人,未免多疑。

    ”他的同鄉便勸他仍舊回九天廟住,并表示這是幫助他的一個條件。

     吳可讀無奈,隻得依從。

    當時恰好四大徽班之一的四喜班,重新由餘三勝掌班,大事振興,便有人拿這兩件事做了一副對聯,說是:“餘三勝重興四喜班,吳大嫖再住九天廟。

    ” 吳可讀再放誕豁達,也不能無慚,想想年逾不惑,功名未立,有負老母的殷望,不可為人!因而在九天廟中,好好用了一年多的功。

    道光三十年庚戌科會試,中了進士,雖不曾點翰林,也沒有“榜下即用”去當知縣,不好不壞做了部員,抽簽分發到刑部當主事。

     到了鹹豐十年,英法聯軍内犯破京,吳可讀的老娘正在病中,受驚不起,吳可讀丁憂守制,主講蘭州蘭山書院。

    服盡起複,調升為吏部郎中,以後又考上了禦史,因為參劾一個滿洲武将,引起極大的風波,幾乎性命不保。

     這個滿洲人叫成祿,官居烏魯木齊提督,誣良為逆,虐殺無辜,而居然虛報戰功,說打了一場大勝仗。

    總司西征大任的陝甘總督左宗棠,上奏嚴劾。

    而吳可讀亦接到同鄉字字血淚的來信,悲憤莫名,奏劾成祿的罪名,“有可斬者十,不可斬者五。

    ”于是成祿被“革職拿問”。

     先議的是斬立決。

    但成祿神通廣大,力足以回天。

    軍機先替他講話,穆宗亦加以庇護,由斬立決改為斬監候,這中間便有回護的餘地了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