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八章

首頁
    聖明。

    當初臣與寶鋆、沈桂芬反複商議,總覺得以和為貴。

    曾紀澤不辱所命,不愧名臣之後,等事定了,臣請懿旨,優予褒獎。

    ”“那當然。

    ”慈禧太後恻然說道:“倒想不到沈桂芬故去了! 他今年多大?” “六十四。

    ” “這幾年總算虧他。

    為崇厚的事,他也是有苦說不出。

    憑良心說,崇厚當過三口通商大臣,又到過法國,閱曆很深。

    跟洋人更不是第一次打交道,誰想得到他這樣子糊塗無用。

    ”慈禧一口氣說到這裡,有些氣喘,喝了一口薛福辰處方的藥茶,要言不煩地說:“你們替他好好料理後事,恤典從優。

    ” “是!”恭王說道:“沈家定在明天半夜裡大殓,自然要賜奠,是派誰去,請懿旨。

    ” “總總他們小哥兒們幾個,你們商量着辦。

    總得一個貝勒,或者就讓載漪去好了。

    ” “是!”惇王站起身答應,因為載漪是惇王的次子。

     “沈桂芬空下來的那幾個差缺呢?”慈安太後問。

     這是應該召見軍機商量的大事,有惇王和醇王在座,不宜談論。

    慈禧太後和恭王都懂這層道理,但卻不便說破,也不能不敷衍,所以恭王避重就輕,不提沈桂芬兵部尚書、協辦大學士的本職和軍機大臣的要差,隻提翰林院學院學士和管理國子監事務,兩個不甚相幹的差使。

     “如今在作育人材上,肯留心的是翁同和,不過他的資格還淺,還不到掌院的時候,臣的意思先派他管理國子監。

    ” “好!”慈禧太後桴鼓和應地說,“别的差缺,慢慢商量吧!” ※※※ 第二天宮中“吃肉”,軍機大臣開年第一次聚會,直廬治公,隻有一件事,就是商議沈桂芬的身後之事。

    因為慈禧太後已指示恤典從優,所以王文韶親自動筆拟的恩诏,極其堂皇: “協辦大學士兵部尚書沈桂芬,清慎忠勤,老成端恪,由翰林洊升卿貳,外任封疆,同治年間入參機務,擢任正卿。

    朕禦極後,重加倚任,晉協綸扉,辦理一切事宜,均能殚心竭力,勞瘁不辭。

    前因偶患微疴,賞假調理,遽聞溘逝,震悼殊深!着賞給陀羅經被,派貝勒載漪帶領侍衛十員,即日前往奠醊。

    加恩晉贈太子太傅,照大學士例賜卹,入祀賢良祠,任内一切處分,悉予開複。

    賞銀二千兩治喪,由廣儲司發給應得恤典,該衙門察例具奏。

    靈柩回籍時,着沿途地方官妥為照料。

    伊子沈文焘着賞給舉人,準其一體會試,伊孫沈錫珪,着賞給郎中,俟及歲時帶領引見,以示笃念草臣之至意。

    ”身後哀榮,最可貴的是“入祀賢良祠”,其次是“易名”。

    賜諡照例由内閣拟呈圈定,但軍機亦可提出意見。

    自嘉慶以來,宰輔賜諡,第一個字照例用“文”字,内閣拟呈沈桂芬的諡是文清、文勤、文端、文恪。

    咨送到軍機處,大家都覺得拟得并不高明。

     “清、勤二字,不足以盡沈經笙的生平。

    ”寶鋆大發議論:“端字雖好,但經笙不是理學一路的人物,所以并非美諡,恪字更不必談了。

    ” 文恪亦非美諡,而且不是宰輔之諡。

    恭王認為沈桂芬最不可及的長處是有定力,因而主張用“文定”。

    這也不是頂好的諡稱,從順治以來,諡“文定”的一共八個人,并沒有什麼名臣。

    但用“定”字諡沈桂芬,不能不說是很恰當,因而寶鋆和王文韶,亦無可為死者再争。

     接下來便要分配沈桂芬所留下來的差缺,管理國子監事務,已決定派翁同和;掌院學士由于寶鋆的推薦,派了不是翰林出身的董恂;國史館正總裁派了潘祖蔭;兵部尚書則順理成章地補上了李鴻藻。

    他從服阙複起,隻是以“前工部尚書”的職銜回軍機,并在總理各國事務衙門行走,以後由于吏部尚書萬青藜兼管順天府府尹,照例不常到部,算是出差,才派了李鴻藻兼署。

    但這是很勉強的處置辦法,所以一有尚書缺出,必定得補李鴻藻。

     協辦大學士的缺,照例該吏部尚書萬青藜補,隻是他的物望不佳,恭王心裡有數,隻要提名萬青藜當協辦,清流一定會不滿,彈章一上,那就可能連他的尚書都當不成。

    愛之适足以害之,則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将這個缺為李鴻藻留着。

     還剩下軍機大臣一個要職,恭王跟寶鋆已經商量過了,決定留下來給一個人:左宗棠。

     左宗棠奉召入觐,直到上年十二月才從蘭州動身,沿途逗留,走了一個多月,在正月二十六,方始到京。

    儀從煊赫,俨然凱旋班師的模樣。

     一到京仍舊住在賢良寺,照例宮門請安,軍機處和兵部都派了人在照料,請安折子即時批了下來,第二天一早召見。

    然後分谒諸王,最後才到恭王的鑒園。

    這是恭王預先關照好了的,最後到他那裡,便好留了下來,接受款宴。

    宴會極其隆重。

    陪客是惇、醇兩王、禦前大臣及軍機大臣,還有一個就是潘祖蔭。

     這一陣子,慈禧太後的病情又反複了,因而禦殿垂簾的,隻有慈安太後。

    為了優禮勳臣,慈安太後特命太監扶掖左宗棠進殿,行完了禮,慈安太後第一句話是問他的年紀。

     “臣今年七十歲。

    ” “七十古來稀。

    身子倒健旺!”慈安太後問道,“你是那一天動身的?” “臣是上年七月間,在哈密奉到上谕,召臣入觐。

    那時因為部署未定……。

    ” 于是左宗棠從保薦劉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