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九章

首頁
    汶大喊,“我叫胡體安。

    ” “好了,好了!放下來,放下來!”劉學太作出那種驚吓了小孩,心懷歉疚而又找不出适當的話來撫慰的神情,“早說你是胡某人,不就用不着吃苦頭了嗎?” 于是旁邊的人一擁而上,七手八腳把吊着的王樹汶放了下來,替他揉膀子的揉膀子,擦眼淚的擦眼淚,服侍得倒是好周到。

     “小鬼該餓了,弄頓好的給他吃!” 縣衙門前的小吃攤子最多,不一會就送來了一碟子鹵驢肉,一大碗酸辣湯,一盤洋面馍馍,熱氣騰騰,香味撲鼻,但是眼淚汪汪的王樹汶卻隻是搖頭。

     “吃啊!”有個年紀跟王樹汶差不多的小皂隸,老氣模秋地說,“男子漢、大丈夫,一人做事一人當,幹嗎弄出這等樣?” 一語未畢,臉上着了一巴掌,“去你娘的!”劉學太惱他“一人做事一人當”這句話說得不合時宜,瞪眼罵道:“這裡沒有你的話!你他媽的少開口,沒有人當你啞巴。

    ” 等那小皂隸捂着臉,嘟着嘴避到一邊,王樹汶怯怯地問道:“劉大爺,你說的話算不算數?是不是騙我?” “我怎麼騙你?那句話不算數?” “就是,就是‘沒有死罪’那句話。

    ” “當然羅,怎麼會有死罪?”劉學太在他旁邊的凳子上坐了下來,拉住他的手,用懇切得恨不能挖出心來給他看的神情說:“你倒想想,如果不是上頭都說好了,憑你這樣兒,混充得過去嗎?你雖隻十五歲,很懂事了,總也聽說過‘頂兇’是怎麼回事?現在是為了敷衍公事,不能不裝個樣子。

    你盡管放心大膽,上頭怎麼問,你怎麼答,包你無事。

    ” “會不會打屁股?” “這就在你自己羅!”劉學太将身子一仰,“你老老實實招供,不惹縣大老爺生氣,他憑什麼打你?” 王樹汶想了一下,點點頭,拿起一個饅頭,掰開一塊,放在嘴裡,慢慢咀嚼着。

     “不過有句話,我先關照你,你别怕!”劉學太很從容地說:“公事有公事的樣子,盡管暗底下都說好了,場面上要裝得象,照道理說,這種案子要釘鐐,不要緊的,一切有我。

    ” 這一下,王樹汶倒了胃口,銜着一口食物,怔怔地望着劉學太,疑懼滿面。

     “跟你說過了,隻是裝樣子,到了監獄裡,我馬上替你卸掉。

    總之一句話,你相信我劉大叔,放心就是。

    ” “劉大叔,”王樹汶問道:“你說沒有死罪,那麼,是什麼罪呢?” “至多三年的牢獄之災。

    在監獄裡,讓你睡高鋪,一天兩頓,這樣的白面馍馍管你個夠。

    準包三年下來,把你養得白白胖胖的,連你自己都認不得你自己了。

    ”劉學太放低了聲音又說:“三年一滿,不是許了你了嗎?兩頃地、五十兩銀子,娶個老婆,雇兩個長工,小子,你時來運轉,馬上就成家立業了!”說着,便使勁在他背上拍了一巴掌,是替他高興得忘形的神氣。

     王樹汶的臉色漸漸開朗了,然而就象黃梅天氣那樣,陽光從雲端裡漏了一下,旋又消失,依然陰霾滿天,“我不相信有那麼好的事!”他搖搖頭。

     “誰騙你?誰騙你就天誅地滅。

    ”劉學太煞有介事地,“明天就讓那面寫契給你,五十兩銀子替你存在裕豐源,折子交給你自己收着。

    這總行了吧?”裕豐源是鎮平縣唯一的一家山西票号。

     “真的?” “當然是真的。

    我不賭過咒了嗎?” 終于,王樹汶點點頭,重新開始喝湯吃饅頭。

    劉學太便又叮囑了一番話,将他穩住了方始離座,走到間壁屋子。

     “我看見了。

    ”刑房張書辦大搖其頭,“怎麼弄這麼一個孩子來?也要搪塞得過去才行啊!” 怎麼會搪塞不過去?劉學太知道,張書辦一肚子的詭計,死的也能說成活的,何況有個教好了口供的人在那裡?他這樣表示,當然是有作用的,為求痛快,不如自己知趣。

     “老胡讓我捎了信來,”他低聲說道,“有筆孝敬,馬上替張二叔你存到裕豐源去。

    ”接着便伸了兩個指頭。

     “二百?” “嗯。

    ” “這麼件案子……。

    ” “這是先表微意。

    ”劉學太搶着說:“事情弄好了,還有這個數。

    ”他又伸了三個指頭。

     張書辦想了一下,很認真地說:“也罷了!不過話說在頭裡,我是淨得。

    ” “自然,自然。

    毛師爺那裡另外已經有了。

    ” “我上去說。

    倘或他有話下來,你得告訴老胡,讓他找補。

    ” “那當然,反正不讓你為難就是。

    ” 毛師爺倒沒有說什麼,也許已經滿足,也許等案子到了緊要之處,另有需索。

    張書辦心想,反正有話在先,歸劉學太自己去打點,這時就不必談錢,隻談人好了。

     “人是太瘦小了一點,不過講話倒還老練,能充得過去,而且也不盡是混充。

    ” “這怎麼說?”毛師爺問道:“這家夥也是一起下手的?” “下手的是老胡的侄子,他也跟了去的,不過并不知情。

    ”張書辦說,“總扯得上一點邊,也不完全是冤屈。

    一切都靠師爺了。

    ” “等我想想。

    ”毛師爺在想,馬翥有些書呆子的味道,又是很深的近視眼,若是坐堂問案時,弄得黑黝黝地讓他看不清楚,這一案可以混得過去。

    不過,由縣而府,由府而道,一直到省裡,都要打點好了,才得無事。

     “老胡知道。

    ”劉學太這樣回答他,“已經有預備了。

    ” “那行。

    ” 于是毛師爺派人将馬翥請了來,一見面就說:“恭喜東翁,正兇已經抓到了。

    ” “彼此,彼此!”馬翥笑容滿面地答道,“全是仰仗老夫子的大力。

    ” 接着便談到案情。

    這些盜案重犯,往往先由刑房書辦問一遍,作成“節略”,叙述案情梗概,這份節略是早就做好了的,馬翥接到手裡,看不了兩三行便停了下來,臉現訝異之色。

     “想不到這個盜魁,這麼年輕,才二十一歲!” “‘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審案子宜乎虛己以聽,東翁切莫先存成見。

    ” “說得是,說得是!”馬翥受教,等将節略看完,便要傳谕升堂。

     “東翁!”毛師爺攔阻他說,“此時還不宜提審!” “噢!”馬翥問道:“莫非有什麼說法?” “胡體安能在千裡以外作案,黨羽自然不少,此刻提審,不禁百姓旁觀,倘或有那無法無天的在公黨鬧事,雖無大礙,究于東翁官威有損。

    ” “是,是!”馬翥心誠悅服地請教:“那麼,老夫子看,以什麼時候為宜?” 盜案、風化案,或者涉于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