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九章

首頁
    機密,有所關礙的案子,原可以便衣在花廳提審,馬翥十年寒窗,初為民牧,既不谙世故,更不懂做官,毛師爺便是欺他這一點,一本正經地說道:“明日早堂,越早越好。

    一則,清靜,再則,要弄成陰森森的樣子,教犯人想到,上有鬼神,不可欺诳,自然照實作供。

    ” 馬翥自然嘉納其言,傳話下去,第二天早堂問案。

     第二天曙色初透,公堂便已伺候好了,馬翥也是半夜裡就被喚醒,漱洗飽餐,然後換上公服坐等。

    到鐘打六下,刑房張書辦到簽押房窗外禀報:“請大老爺升堂。

    ” 由上房過二廳、到大堂,在暖閣中升了座,隻見正前方一塊灰蒙蒙的天,正飄着毛毛細雨,還有風,吹得公案上一盞紅色牛角罩的燭台,光暈搖曳,連文牍都不甚看得清楚。

    此外的光亮,便隻有正檐前兩盞用三腳竹架支着,“鎮平縣正堂馬”的字樣猶新的大燈籠,照出站班的皂隸,肅然無聲地分列兩旁,手裡不是拿着竹闆,便是刑具。

     “都伺候好了!”張書辦在馬翥身邊關照,同時将個紅布面的卷宗一揭。

     于是馬翥用朱筆在名單上一點,口中吩咐:“帶胡體安!”值堂的皂隸大聲應着:“喳!”接着到檐前宣示:“奉堂谕,帶胡體安。

    ” 劉學太已經在西角門外等候了半天,這時便拍着王樹汶的肩膀,安慰子侄似地說:“不要怕,不要怕!一切有我。

    縣大老爺是書呆子,最好說話;你答供得幹淨俐落,他一定高興。

    ” 王樹汶深深吸了口氣,重重地點着頭說:“我知道。

    ” “好,上去吧!” 于是鐵索鎯铛,就象變把戲牽出一頭猴子似的,将王樹汶牽到堂上跪倒。

    為了要做出強盜的氣派,他依照劉學太的教導,昂起了頭,極力裝成滿不在乎的神态。

     “禀報大老爺,”劉學太屈一膝大聲說道:“奉堂谕,帶到盜犯胡體安一名。

    ” 馬翥向下望去,影綽綽一個瘦瘦小小的孩子,不免驚奇,但以毛師爺的先入之言,并未想到這個孩子不象強盜,隻感歎着人心不古,這樣的年輕人,居然也會行劫。

     端詳了一會,他開口問道:“你叫什麼名字?” “小的叫胡體安。

    ” 聽他這樣回答,劉學太和值堂的張書辦都松了口氣,即令王樹汶不緻臨時變卦,卻怕他驚慌失措,無意問露出真相,現在聽他語氣平靜從容,自是極大的安慰。

     “你今年多大?” “今年二十一歲。

    ” “二十一歲,”馬翥搖搖頭,“倒看不出。

    ” “小的生日小,臘月二十五日。

    ” 馬翥沒有理他的話,看着案卷問道:“光州趙家的搶案,是不是你做的?” “是的。

    ” “你好大膽!”馬翥的聲音提高了,“你知道不知道,搶劫是什麼罪名?” “大老爺開恩。

    ”王樹汶磕了個頭說,“小的實在叫沒法。

    這幾年河南大旱,沒有得吃的,小的上有七十多歲的老的要奉養……。

    ” “慢點!”馬翥捉住漏洞,急忙問道:“你今年才二十一歲,倒有個七十多歲的父親,這話怎麼說?” 漏洞捉得太快了些,如說有個七十多歲的老娘,便難辯解,七十多歲的父親卻無足為奇,王樹汶原就能說會道,加以縣大老爺果然如劉學太所說的“好說話”,心裡不太畏懼,更能從容圓謊:“小的是小的父親的老來子。

    ” “你娘多大?” “我娘今年整五十。

    ” “那還罷了。

    ”馬翥停了一下,接上原來的話頭:“雖說饑寒起盜心,到底不可恕,你年紀輕輕,什麼事不可以做,為什麼要做強盜?” “小的原在前任大老爺手裡補上了一個名字,有名無糧,是空的。

    ”王樹汶說,“小的不敢在本地做案。

    請大老爺開恩。

    ” “你做案自然不止一個人,同夥呢?是那些人,從實招來。

    ” “一共五個人。

    ”王樹汶随意報了四個名字,連他自己是五個。

     “這四個人住在那裡?” “小的不知道。

    ” “胡說!”馬翥拍着桌子呵斥,“你們同夥做案,怎麼會不知道他們住在那裡?” “大老爺,不是小的敢欺大老爺,實在因為這四個人,都是無家無業的混混,平時不是住在土地廟,就是人家屋檐下蹲一夜。

    等小的被抓住,那四個人想來是聽見風聲,逃得幹幹淨淨了。

    ” 聽這話,似乎有理,馬翥便喊:“張書辦!” “有!”張書辦在公案旁邊打了個扡,站起身來等候問話。

     “這個強盜同案的還有四名犯人,要抓到才是。

    ” “是!”張書辦先答應這一聲,顧住了馬翥的官威,然後才踏上兩步,低聲說道:“回大老爺的話,這是另外一案,與本案無關,書辦的意思,不必多事。

    ” “這就不對了!同是一案,怎麼說是另外一案?” “大老爺明鑒,本縣辦的不是盜案,光州出的案子,沒有報到本縣,與本縣無幹。

    ” “那麼,你說,我們辦的這件案子,叫什麼名堂?” “本縣隻不過奉上台公事,指名逮捕胡體安,抓到胡體安,公事就可以交代了。

    ” “啊,啊!”馬翥恍然大悟。

    這案情上是有些分别,光州出的搶案,并未向鎮平縣來報,實在不必越俎代庖去細問,上面叫抓胡體安,抓住胡體安往上送就是。

    不過,他又有疑問:“胡體安已供了這四個人,上面不是要着落在本縣逮捕歸案嗎?” 這一下,張書辦就不能再明說了,湊上去附着馬翥的耳朵說道:“大老爺,供詞好改的,這四個人居無定處,不在本縣,就與本縣無幹。

    ” “對!”馬翥用極低的聲音問:“怎麼改法?” “改為胡體安親供:路經某處,糾合不知名無賴四人,夥同行劫。

    ” “行嗎?”馬翥懷疑;“好象太滑頭了。

    ” “這種事很多,俗語說的‘見财起意’,就是這個樣。

    河南這幾年大旱,饑寒起盜心,不相識的連手‘打杆子’的案子,書辦那裡總有幾十件。

    ” “好,好!依你。

    ”馬翥便不再多問了,擺一擺手說:“先押下去。

    回頭再問。

    ” 王樹汶被押了下去,仍舊在班房裡坐,也仍舊由劉學太陪着,叫小徒弟到衙門前面照牆下的小吃攤上弄來一大碗牛肉泡馍供他點饑。

    雙手铐着,不便持箸,又替他開掉了手铐。

     吃到一半,張書辦走了來,将劉學太喚出去,囑咐了幾句,他便回進來對王樹汶說:“兄弟,還要過一堂,畫供。

    那四個人,你隻說是路上遇見的,談起來都是衣食不周,饑寒交迫,沒奈何結夥去搶人家。

    不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