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九章

首頁
    此體面的辦法。

    楊約翰又表示,他是專誠為此事而到天津來的。

    言外之意,中國須看調人的面子。

     中國如果讓步,自然多少要賠兵費,而煌煌上谕,已經剀切告誡,凡有主張賠償的,一定治罪。

    所以李鴻章的電文中,根本不敢提兵費二字。

     總理衙門當然不敢轉奏。

    同時對法國求和的誠意,亦很懷疑,因為據上海、香港、福州等地來的電報,孤拔可能顧慮馬江沉船塞口,歸路斷絕,不敢在福州登陸,卻有窺取基隆的模樣,增援的船隻之中,有一艘載有挖煤機器,更為意在基隆煤礦的明證。

     果然,八月十三,孤拔第二次攻擊基隆。

     第一次是在馬尾之戰二十天前的六月十四。

    孤拔率領戰艦六艘,載陸軍三千,直到基隆,分艦三艘,窺台灣四大港之一的滬尾——淡水港。

     台灣的防務,共分五路,大甲溪到蘇澳為北路,由提督曹志忠領兵四千防守,最近增防,調福建陸路提督孫開華率領所部三營,專責防守台北府。

    此外又有章高元的淮軍,楊金龍的湘軍,章、楊二人亦都是提督,加上劉銘傳一共是五顆紅頂子守台北到基隆這一線。

     六月十五,孤拔一面開炮轟擊,一面派兵一千登陸,曹志忠、章高元力戰卻敵,陣斬法軍中隊長一員,士兵一百多,奪獲聯隊旗兩面。

    法國陸軍後退登艦時,掉在水中溺死的亦不少。

    于是孤拔請稅務司出面,邀請劉銘傳登艦相會,劉銘傳峻然拒絕,第一次攻台之戰,不了了之。

    奏報到京,特發内帑三千兩犒賞。

     劉銘傳幕府中有個專管海關,兼與洋人打交道的洋務委員,名叫李彤恩,人很能幹,認為淡水港水道寬闊,“紅毛城”上的五尊舊炮,毫不管用,等于無險可守,因而提出塞口的主張。

     駐淡水的英國領事,得到消息,提出堅決的反對,他的理由是秋茶已經上市,如果港口封塞,船隻無法出入,秋茶不能出口,影響英國的商務。

     李彤恩不是輕易能讓洋人吓倒的人,當反複争辯,不得要領時,李彤恩要求英國領事擔保,法國軍艦不會從淡水港入口。

    這下算是難倒了對方,照原定的計劃,沉下幾條船,塞住了淡水港口。

     就因為這明智的一着,孤拔卷土重來,就不容易占到便宜了。

     法國兵艦十一艘,由原駐馬祖澳的孤拔,親自率領,是八月十二到基隆外海的。

    清晨兩點鐘,法軍五百人由仙洞地方登岸,與曹志忠的重慶中營相遇,展開激戰。

    章高元接到報告,率領兩百多人赴援,法軍不敵,因為道路迷失,被困至日中,又死了一百多。

     這時的劉銘傳,正在基隆炮台督戰。

    相持不下之際,諜探來報,法國兵艦五艘将到淡水。

    劉銘傳下令收兵,回救離台北三十裡的淡水。

     “省帥,”曹志忠疑惑地問:“這不就是把基隆丢掉了嗎?” “不要緊!”劉銘傳說,“我自有道理。

    你那裡抽三百人,跟林朝棟一起守獅球嶺。

    ” 林朝棟是彰化巨族,名将之後,他的父親就是林文察,鹹豐八年,捐饷助軍,授職遊擊,留福建補用。

    以後領軍轉戰浙東各地,積功升到福建提督,同治三年在漳州陣亡,諡剛愍,在本籍及漳州建有專祠。

     林朝棟以騎都尉的世職,捐了個郎中,在原籍做紳士,平日急公好義,深得地方愛戴。

    中法交涉破裂,戰火将起,林朝棟招募了五百人,自備兩個月的糧饷,去見劉銘傳,願意防守一方。

    劉銘傳自然嘉許,立刻撥給軍械,指定基隆以南的暖暖,作為他的防區。

    此時又負起扼守獅球嶺,嚴防基隆棄守以後的法軍南侵的重任。

     當然,劉銘傳棄基隆是有道理的,第一、外海沒有兵艦,炮台又不中用,日夜受法艦炮轟,徒然挨打,兵打光了,基隆還是守不住。

    第二、淡水港塞口以後,法艦不能深入,炮轟的威脅可免,孤拔如果不死心,派軍登陸,則正好迎頭痛擊。

    第三、是因為南北洋對援台一事,或者不甚起勁,或者口中喊得起勁,并無實惠,等基隆一失,朝廷必起恐慌,嚴旨督饬,後援方始會來。

    這最後一層用意,孫開華等人,自然是無法了解的。

     回到滬尾,重新部署防務。

    以孫開華專守淡水炮台,章高元和劉銘傳的侄孫劉朝枯分布沿海一帶,此外還有士勇一營計五百人,埋伏在北路山間,這一營士勇是李彤恩招募來的。

    劉銘傳奉旨防台,朝命準許自行募勇,增強防務,劉銘傳便委派候補道充任洋務委員的李彤恩,專司其事。

     李彤恩辦事很實在,貼出布告以後,自己在招募公所坐鎮,隻見應募的小夥子,紛至沓來,應接不暇,便也下手幫忙。

    百忙中一眼瞥見一個人,似乎面善,此人皮膚白皙,面貌清秀,而眉目之間帶着點娘娘腔。

    定睛細望,想起來了,是唱歌仔戲的小旦張阿火。

     “阿火!”李彤恩問道:“你來幹什麼?” “李大人!”阿火笑道:“我來投軍。

    ” “投軍!你開什麼玩笑?”李彤恩說,“你也懂得打仗?” “打仗不要懂的。

    我不想做夷人,穿夷裝,自然就會跟他們拚命。

    ” 李彤恩大為驚異,想不到演慣佳期密約,一把眼淚,一把鼻涕,訴不盡閨中哀怨的張阿火,能說出這麼一番話來!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