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很感動,而且頗為樂觀,認為慈禧太後準許恭王在慈甯宮外磕頭拜壽,便是不念舊惡的表示。
加上醇王的力量,慈禧太後一定會回心轉意,想起恭王當政二十多年,除肅順、平洪楊、剿撚匪、定回亂,畢竟不是一無用處的人,又何吝于給他一個宣力補過的機會?
當然,醇王的苦心,寶鋆能夠知道,自也會有别人知道,尤其是軍機處,近水樓台,不用探問,也會聽到。
有人聽過丢開,而有人入耳驚心,惶恐異常。
此人就是孫毓汶。
李蓮英對恭王沒有什麼惡感,但也決不會有好感,凡是太監對“六爺”都有幾分忌憚,因為恭王從不假此輩以詞色。
安德海的故事,雖已事隔多年,大家一談起來卻總是說:“如果不是六爺掌權,小安子那條小命不會送掉。
”這個印象存在每一個太監心中,就不會有什麼人肯在慈禧太後面前說恭王的好話了。
李蓮英雖不說恭王的好話,卻也沒有說過他的壞話,這因為還礙着一位寵信始終不衰的大公主,犯不着得罪她。
也因為如此,他雖接受了孫毓汶的重托,卻一直有些躊躇,不知道怎麼進言,才能達成孫毓汶的希望而又不會招大公主的不滿?如果是别人,他一定不肯管這件閑事,無奈“拿人的手軟”,而這件事對孫毓汶的關系又太大。
如果恭王複起,孫毓汶一定不能再值軍機,說不定還會受到很嚴重的報複。
所以無論如何非幫他這個忙不可。
盤算了一整天,決定在傳晚膳以後進言。
向例傳晚膳在下午四點鐘,伺候完了,天還未黑,慈禧太後總愛在這時候喝着茶問問外事,而也總是他一個人侍奉在旁邊的次數居多。
有什麼機密的話,隻有在這時候回奏最适宜。
“外面,”慈禧太後常是這樣開頭,“有什麼新聞?”
“都在說,跟法國鬼子談和,快談成了。
”
“噢!”就這一句話,立刻引起慈禧太後的關懷,“憑什麼呢?誰說快談成了?怎麼我倒不知道?”
“其實也是瞎猜,作不得準。
”李蓮英說,“奴才不大相信外面的看法。
”
“外面是這麼個說法兒?”慈禧太後不屑地,“必是可笑的話!”
她已經自問自答了,李蓮英就必得編一套“可笑的話”,才能迎合她的心意,“可不是可笑的話,”他說,“老佛爺的萬壽吉日快到了,今年不比去年,五十大慶,更不比往年的整壽,就該象劉銘傳那樣,好好兒打個勝仗,給老佛爺慶壽才是。
偏有人胡猜,說萬壽快到了,馬馬虎虎和了吧!這不可笑?”
“哼!”慈禧太後也不追問是誰在“胡猜”?因為既然可笑,就無須再問。
“另外有個說法,就可怪了。
”李蓮英微皺着眉,自語似的,“一定靠不住。
還是别讓老佛爺心煩吧!”
越是這樣做作,越惹慈禧太後疑心,“說嘛!”她微感不耐地,“靠得住,靠不住,我知道。
”
“外面在說,六爺又要出來替老佛爺辦事了……。
”
“什麼?”慈禧太後大為詫異,怕是自己聽錯了,所以心急地打斷,“說六爺出來替我辦事?”
“是!”李蓮英清清楚楚地答了一個字。
“這是沒影兒的事!我跟誰說過?”慈禧太後覺得離奇得好笑,“我連這個念頭都沒有起過。
造謠生事到這個樣子,真正少有出見。
”
“是!”李蓮英放低了聲音說,“奇怪就在這兒。
照他們的那個說法,倒還是有枝有葉兒的,滿象那回事。
外面說的是,這一次老佛爺準六爺進宮來叩頭拜壽,少不得要賞個差使,就不是管總理衙門,也得讓他看看北洋來的電報。
那時候,六爺就要勸老佛爺跟法國談和了。
”
“哼!”慈禧太後冷笑,“且不說我沒有讓他辦洋務的打算,就有這個打算,也是我拿主意。
他勸也是白勸。
”
“原是這話!外面那班沒知識的人,可就不是這麼說了。
”
“怎麼說?還能說他敢跟我争不成?”
李蓮英不答。
意思是正有此話,不敢明說,怕惹她生氣。
如果慈禧太後真的生氣,有個明确的表示,決不會再用恭王!李蓮英幫到了忙,也就不會再往下說。
無奈慈禧太後忽然又諒解了,“這都是那班人吃飽了撐得慌,沒話找話。
”她說,“其實六爺不是那樣子的人。
”
這就逼得李蓮英非說不可了:“六爺倒不是那種人,就有人謠言造得荒唐。
說老佛爺原就想和,隻為話說得太硬,轉不了圜!隻有用六爺,是他才敢跟老佛爺争。
老佛爺念着他二十多年的功勞,也不能不準他的奏……。
”
話還沒有完,慈禧太後已勃然大怒!額上青筋躍動,襯着極高顴骨,看起來格外令人害怕。
因為這段話無一句不是大拂其意,首先說慈禧太後願意談和,便是侮蔑她的本心,她的本心在報仇雪恥。
當年英法聯軍内犯,文宗倉皇出狩,為開國以來,列祖列宗所未曾受過的奇恥大辱,百餘年辛苦經營的圓明園,毀于一旦,更是令人椎心泣血的莫大恨事。
文宗急痛攻心,口吐狂血,不死之病變成不治之疾,種因于此,當時的震動哀痛,至今隻有她一個人感受得最深切,也隻有她一個人忘不了,總想将士效命,能将洋人打敗,才得揚眉吐氣,稍慰赍恨而殁的文宗在天之靈。
這番苦心,自以為可以對祖宗、質鬼神,不想為人侮蔑抹煞,豈是能忍得下的事?
其次是認為恭王敢與她争,而且會争得上風,倒象自己虧負了他什麼,而他有多大功勞似的。
這也使慈禧太後非常憤怒,決心要問個明白。
“是誰說的這些話?”
“是奴才不好,不該傳這些話,惹老佛爺生氣。
”李蓮英雙膝一彎跪了下來,“老佛爺隻不理他們就是了。
”
“我能不理嗎?我知道是誰說的!哼!”慈禧太後冷笑,“有那班脂油蒙了心的,打算再把他架弄出來,好提拔他們升官發财。
做夢!”
李蓮英聽懂了她的意思,是指恭王的一班“死黨”,如寶鋆等人。
這讓她誤會去,不生大關系!要緊的是得将恭王撇開,不然讓榮壽公主知道了,會起誤會,對自己就是件很不利的事。
“聖明不過老佛爺,孫猴子在如來佛爺手裡,随他調皮,也翻不出手掌心去。
不理他,理他倒是看重他了。
不過,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