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心,六爺可從來不會說這些糊塗喪天良的話,如果六爺真的想出來替老佛爺辦事效力,自己也可以求恩,不然就讓大公主跟老佛爺回奏,何用造作這些沒知識的言語。
”
這幾句話解釋得很透徹,慈禧太後對恭王倒是消除了疑忌,但對那些指望着恭王複起,好連翩而上的人,決意狠狠潑他們一盆冷水。
第二天先召見醇王及總理大臣,首先議的是,美國所提中法和議的意見,一共四條:照天津條約,商定通商辦法;法國軍隊暫駐基隆、淡水;賠償法國兵費五百萬法郎,由法國征收基隆、淡水海關的稅款作抵;以上三條辦到後,中法分别撤兵。
慈禧太後一面聽,一面搖頭。
事實上亦隻是奏聞而已,醇王不等她發話,自己就說:“這是辦不到的事。
咱們隻有謝謝美國的好意。
”
“美國在調停,英國亦在調停,弄到臨完,什麼也不答應,倒象拿人家當耍似的。
”慈禧太後說道:“咱們跟法國不和,可也犯不着得罪另外國家。
總理衙門真該好好去想一想,辦不到的事,别胡亂托人。
”
總理大臣算是受了一頓申斥。
但不管總理衙門還是軍機處,慈禧太後如有不滿,也就等于是對醇王的不滿,所以他不能不作申辯。
“原是各國示好,願意調停,如果一上來就拒人于千裡之外,似乎不是敦睦邦交之道。
好在權操自我,眼前不妨跟他們敷衍敷衍。
”
這一下,越發惹起了慈禧太後蓄積心頭已久的不滿與牢騷,“辦洋務就懂得敷衍。
從鹹豐末年,設立總理衙門以來,一直就講的是敷衍!”她激動地說,“敷衍了快三十年了,那一國也沒有敷衍好。
”接着,話題一轉,告誡醇王,譏刺恭王:“論敷衍的本事,你比人家差得遠!我要願意敷衍,又何必讓你來管事?不會找會敷衍的人?”
這個釘子碰得不小,又是将近十月小陽春的天氣,相當燠熱,醇王額上都見汗了。
“還是談你在行的吧!”慈禧太後問道:“楊嶽斌怎麼樣了?”
楊嶽斌奉诏複起由湘援閩,正在湖南募勇,已有八營,現募十一營,但楊嶽斌認為兵不滿萬,還要添募十一營,湊足三十營整數再開拔。
“福建用得着這麼多陸勇嗎?”慈禧太後想起張佩綸以前的奏折,立即又說:“張佩綸說過,福建是海口,所缺的是水師、兵輪,不是陸勇。
而且現在福建無事,派那麼多兵去,無非騷擾地方!”
“聖谕極是!”談到這方面,醇王很起勁了,“兵貴精不貴多,臣的意思,楊嶽斌現有十九營,挑成十營精兵,已很夠用。
”
“這才是。
就照你的意思拟旨,叫楊嶽斌趕快走。
”
“是。
”醇王又說,“由湖南到福建路很遠,現在又交冬天了,路上的行糧,可得早替他想辦法。
楊嶽斌想請旨,由路過的湖北、江西兩省,各籌六萬兩。
臣看應該準他。
”
“那就準他好了。
”慈禧太後接下問:“鮑超呢?”
鮑超是奉旨援邊,将要帶兵出鎮南關,他也是嫌兵不夠。
準他帶兵二十六營,除去四川所撥五營,應該再募二十一營,而鮑超卻不算現成五營,要募足二十六營。
“鮑超可有些胡鬧。
他的饷已撥了二十五萬,據丁寶桢奏報,光是制辦營帳、鍋、碗、刀矛,就用了九萬多兩。
”
“荒唐!二十五萬銀子,隻怕沒有出川就用空了!這樣還成什麼事體?可惡!”
“是!”醇王說道:“鮑超是一員勇将,本來念在他過去的功勞上,已經格外寬大。
臣想請旨督責,務必要他激發天良,克日帶兵出關。
”
“好!正該這麼辦。
不過他這一出關,怕不是三、五個月的事,二十六營兵,饷亦不在少數。
應該早早籌劃。
”“戶部在籌劃了。
”醇王順便提到一件事,“張之洞有電報來,要跟英國彙豐銀行借一百萬銀子,人家已肯借了。
”
提到這筆洋債,自然要談到張之洞,也是慈禧太後比較能感到安慰的一件事。
雖然張之洞在廣東複開遺毒無窮的闱姓捐,為正人君子及廣東的許多京官所痛心疾首,但确能不分畛域地支援前方,無論滇桂邊境還是台灣,要軍械,要糧饷,他總能盡力接濟。
特别是滇桂邊境,與他的封疆密迩,更為關顧,所以他要借這筆巨款,慈禧太後完全支持。
“這兩年放出去的人,得力的也就是一個張之洞。
”慈禧太後對他的嘉許,還不僅止于籌濟台越軍事,頗有公忠體國的模樣,更因為他對軍事的看法,很符合她的心意:“前幾天他有個折子,說得很不錯,‘全局在争越南,争越南在此數月。
’如今有了一百萬銀子,足足可以支持幾個月,這是到了緊要關節上,你們可千萬大意不得。
”
“是!”醇王肅然答道:“臣跟軍機、總署決不敢絲毫疏忽。
論陸路的情形,實在應該穩得住,洋人勞師動衆,幾千裡航海而來,這勞逸上頭,先就吃了虧。
加以水土不服,在基隆的法國兵,隻有一千七百多人,得病的上千,煤糧軍火亦接濟不上,如果左宗棠、楊昌濬能夠想法子盡量接濟,劉銘傳必能克複基隆。
”
“劉銘傳能夠克服基隆,朝廷自然要重重賞他。
”慈禧太後說道:“戰也罷,和也罷,總要好好打幾個勝仗,說話才有力量,民心士氣才振作得起來。
不朝這上頭去盡力,盡說些委屈求全的空話,我實在聽厭了!”
這又是不願讓步求和的表示。
醇王不敢接口,略停一下,提到新疆設立行省的事。
慈禧太後便先從禦案上檢出戶部主稿,與吏部會銜奏複的一個折子來看:
“前據劉錦棠奏:遵議新疆兵數、糧數一切事宜。
前經奉旨交議,新疆底定有年,綏邊輯民,事關重大,允宜統籌全局,另訂新章。
前經左宗棠創議,設立行省,分設郡縣,案據劉錦棠詳晰陳奏,由部奏準,先設道廳州縣等官。
現在更定官制,将南北兩路辦事大臣等缺裁撤,自應另設地方大員,以資統轄。
拟添設新疆甘肅,布政使各一員,其應裁之辦事、幫辦、領隊、參贊各大臣,及烏魯木齊都統等缺,除未經簡政有人外,所有實缺及署任各員,拟俟新設巡撫、布政使到任後,再行交卸,請旨簡用。
新疆旗綠各營兵數及關内外糧數,應核實經理。
國家度支有常,不容稍涉耗費,劉錦棠等當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