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八章

首頁
    腹牢騷,平時說話喜歡與人擡杠,加以天津人的嗓門又大,所以聽來總是象在大吵其架似地。

    如果在慈禧太後面前,亦複這樣不知檢點,非闖大禍不可。

     為此,立山特意趕到後台去招呼。

    等孫菊仙唱完,隻聽台前有太監在喊:“奉懿旨放賞!”接着是“曹操”與“陳宮”跪在戲台上謝恩。

    這時立山已守在下場門了,等孫菊仙一進來,親自替他打簾子,迎面笑道:“成了!我的‘老鄉親’!趕快卸妝吧,老佛爺召見。

    ” 孫菊仙一愣,突然間兩目一閉,雙淚交流,上過妝的臉,現出兩道極明顯的淚痕。

    在旁人看,自是喜極而涕,誰知不然。

     “我一刀一槍替皇家賣過命,沒有人賞識,不想今兒皇太後召見,這,這,這是那裡說起?” 聽這話,牢騷發得更厲害,立山機變極快,立即正色說道:“菊仙,你錯了,你别覺得你那三品頂戴了不起,湘軍、淮軍由軍功上掙來的紅藍頂子黃馬褂,不知道多少?十八省的三品都司數不清,鋼喉鐵嗓的孫菊仙可隻有獨一份。

    不是物以稀為貴,老佛爺會召見你嗎?” 孫菊仙收住眼淚,細想一想,請個安說:“四爺,你的話對!” “那就趕快吧!” 于是好些“跟包”,七手八腳地幫孫菊仙卸了妝,換上長袍馬褂,臨時又抓了頂紅纓帽替他戴上,由立山親自領着去見慈禧太後。

     “菊仙!”立山小聲囑咐,“你說話的嗓門兒,可收着點兒!” “我知道。

    在太後跟皇上面前,自然要講禮數。

    ” “對了!”立山很欣慰地,“好好兒上去吧!也不枉你扔了三品頂戴來就這一行!” 孫菊仙連連稱是,立山益發放心。

    誰知一到了慈禧太後面前,開口便錯。

    召見伶人,原是常有之事,凡是所謂“内廷供奉”,都算隸屬内務府,因而禮節亦與内務府相同,自稱“奴才”。

    孫菊仙卻不用這兩個字,但也不是稱“臣”,而是自稱“沐恩”。

     慈禧太後倒是聽懂了這兩個字,不過入耳頗有新鮮之感,這個漢人武官對上司的自稱,還是三十幾年前在她父親惠徽的安徽池太廣道任上,聽人叫過。

    這自然是失儀,甚至可以說不敬,然而慈禧太後不以為忤,依然興味盎然的問他學戲的經過。

     孫菊仙是票友出身,沒有坐過科,自道師承程長庚,也學餘三勝,這天的一出《捉放曹》,就是餘派的路子。

     之後便問他的出身。

    孫菊仙的回答,大緻與立山的話相同,提到他剿撚曾受傷兩次,慈禧太後居然有動容的樣子,仿佛很愛重他的忠勇似的。

     “你當過三品官嗎?”慈禧太後問道,“聽說你是為唱戲丢的官?” “是!” “你覺得很可惜是不是?” “是!” “不要緊。

    我賞你個三品頂戴就是了。

    ” 這是異數,連立山都替他高興,便提醒他說:“孫菊仙,碰頭謝恩。

    ” 孫菊仙依言碰頭,但非謝恩,“請老佛爺收回成命。

    ”他說:“沐恩不敢受頂戴。

    ” 此言一出,立山失色,這不是太不識擡舉了嗎?惴惴然地偷觑慈禧太後,卻是一臉的詫異之色。

     “你為什麼不受頂戴?倒說個道理我聽。

    ” “頂戴是國家的名器,沐恩自問是什麼人?敢受老佛爺的恩賞!” 這越發不成話了,無異指責慈禧太後濫授名器。

    立山急得汗流浃背,已打算跪下來陪着孫菊他一起賠罪了,那知慈禧太後居然平靜地說:“你的話倒也說得實在。

    我賞你别的吧!”接着便轉臉吩咐:“賞孫菊仙白玉四喜扳指一個,玉柄小刀一把!” 這通常是對作戰有功的武官的頒賞,孫菊仙喜出望外,恭恭敬敬地磕頭謝了賞。

    立山這才松了一口氣,心裡卻大生警惕,慈禧太後真有些喜怒不測,以後當差,更要謹慎。

     ※※※ 這一天漱芳齋唱戲,總算盡歡而散。

    慈禧太後回到儲秀宮,興緻還是顯得很好,但宮門下鑰,命婦不能留宿在宮内,陪她燈下閑話的,隻有一個榮壽公主。

     談來談去,又談到立後這件不愉快的事。

    經曆了一整天,她的怒氣已經消失,但心頭的創傷卻留下了。

    “好好一件事,你看,臨了兒弄得這麼窩囊!”她惋惜地說:“皇帝難道真的不明白我的意思?” 榮壽公主不敢答話,也不願再談此事,很想轉換一個話題,而慈禧太後卻有骨鲠在喉,不吐不快之勢,不等她有何表示,隻以一傾委屈為快。

     “我倒是打算滿好,心裡一直在想,古人說的‘娶妻娶德’,百姓人家如此,立後更應該講德性。

    ”她略停一下又說,“我也知道德馨家的兩姊妹長得俊,長叙家姐兒倆也不賴,打算都留了下來,兩妃兩嫔,兩雙姊妹花,不也是從古到今,獨一無二的佳話?誰知道我的苦心,皇帝竟一點兒也不能體會,白操了十幾年的勞,你想,教我傷心不傷心?” 榮壽公主也是這一下才能完全了解慈禧太後的苦心,想想真要如她所說的,留下兩對姊妹花在宮中,确是冠絕前代的美談。

    自己一直以為慈禧太後總是為她自己打算,立她的内侄女為後,将來歸政以後,仍可以假手皇後,左右皇帝的意志,間接操縱朝局。

    如今看來,亦不盡然,慈禧太後在為自己打算以外,亦不是全不顧皇帝。

    照她的安排,遠比皇帝僅選德馨的長女為後來得美滿。

    可惜,她這番用心太深了,而且事先毫無透露,以緻搞成一着錯,滿盤輸的局面,實在可惜! 這要怪誰呢?想想還是要怪慈禧太後自己。

    她的這個打算,隻要略微透露一點風聲,就可以讓皇帝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