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十章

首頁
    ,就請中堂來主持談判。

    ”他又轉臉問道: “展公以為如何?” 趙舒翹心想,到此地步,說什麼都是多餘的了,便微笑答說:“兩公所見如此,舒翹何能再贊一詞。

    如今既由中堂主持撫局,似乎我倒可以回京複命了。

    ” 剛毅點點頭說:“也好!你先回京。

    皇太後召見,你就說: 一切有我。

    ” “是!” 于是趙舒翹當天動身回京。

    第二天一早進了城,照例先到宮門請安,慈禧太後随即召見,第一句話問的是:“到底怎麼樣?你看義和團鬧起來,會不會搞得不可收拾?” “不要緊。

    ”趙舒翹一時無話可答,隻好順口敷衍:“臣看不要緊。

    ” 這“不要緊”三字,在他出口是含糊其詞,而在慈禧太後入耳卻是要言不煩。

    因為多少天以來,她聽人談起義和團,不是交口稱贊,便是極口诋斥,正反兩極端,令人無所适從。

    有些人腦筋比較清楚,論事比較平和的,如慶王等人,卻又首鼠兩端,不作肯定之詞。

    論義和團的本心,說是忠義之氣可取,就怕他們作亂,談義和團的法術,說是天下之大,無奇不有,或者真有神通,亦未可知。

    反正是慈禧太後,說跟不說沒有什麼分别。

     此刻可聽到一句要緊話了,就是這個“不要緊”!四十年臨朝聽政,慈禧太後自信什麼人都能駕馭,什麼事都能操縱,唯獨怕義和團蠢如鹿豕,本事再大,總不能讓野獸乖乖聽命。

    到亂子鬧大了,狼奔豕突,不受羁勒,如何得了?既然“不要緊”,就讓他們鬧一鬧,教洋人知道民氣方張,不可輕侮,要想在中國傳教做買賣,非請朝廷保護不可。

    那一來不管廢立也好,建儲也好,各國公使就不敢來多管閑事了! ※※※ 于是,慈禧太後即刻啟駕,由頤和園回西苑。

    照向來的例規,總是由昆明湖上船,經禦河入德勝門西水關,過積水潭到三海,而稱為“還海”。

    但從五月初以來,義和團三五成群,橫眉怒目,禦河兩岸亦不甚安靜,所以這天不能不由陸路坐轎進城。

     一到西苑,第一個被“叫起”的是端王載漪。

    慈禧太後其實并不喜歡這個侄子兼外甥女婿,見面問話,從無笑容,這天亦不例外,繃着臉問:“你知道不知道,昨天各國公使一定要見皇帝,說要面奏機宜?” “那都是有了總理衙門,他們才能找上門來胡鬧,奴才的意思,幹脆把這個衙門裁掉,洋人就沒有轍了!”載漪得意洋洋地說。

     “你聽聽!”慈禧太後對側面并坐的皇帝說:“他這叫什麼話?” 這是大有不屑之意。

    載漪受慣了的,并不覺得難受,難受的是這話向皇帝去說,相形之下,情何以堪?不由得臉紅脖子粗地,仿佛要抗聲争辯,但結果隻是幹咽了兩口唾沫。

     “我問你,這兩天洋兵來了多少?” “來多少都不怕!”載漪大聲答道,“義和團是天生奇才,法術無窮,可以包打洋人,所以洋兵要進京,奴才亦不願意攔他們,反正都是來送死的!” “你可别胡鬧!”慈禧太後沉着臉說,“沒有我的話,你敢在京裡殺一個洋人,看我饒你!” “沒有老佛爺的旨意,奴才自然不敢。

    ” “我剛才問你,這兩天洋兵來了多少,你還沒有告訴我呢!” “奴才不知道。

    奴才又不管總理衙門。

    ” 慈禧太後沉吟了一會說:“好吧!就派你管總理衙門。

    ” “這,”載漪趕緊碰個頭說,“奴才求老佛爺收回成命。

    ” “你要不管就都别管!” 一見慈禧太後詞色兩厲,載漪不敢再辭:“奴才遵旨就是。

     不過,”他說,“總理衙門得要換人。

    ” “那自然可以。

    ”慈禧太後問道:“你要換誰?” “奴才另外開單子請旨。

    ” “好罷!”慈禧太後又問,“保護京城的事,你跟榮祿、崇禮是怎麼商量的?” “董福祥的隊伍,今天由南苑調進城。

    另外每個城門各派虎神營、神機營士兵兩百名把守。

    戶部街、禦河橋加派兩百人,足足夠了!” “現在京裡隻有幾百洋兵,這麼布置,自然夠了。

    可别忘了,天津海口洋人的兵艦不少,如果拔隊上岸,往京裡撲了來,你可得好好當心!” “老佛爺萬安,官兵人數雖不多,有義和團在,足可退敵。

    ”慈禧太後不語,過了一會才淡淡地說了句:“走着瞧吧!” 她又轉臉問道:“皇帝有什麼話?” “沒有。

    ” 沒有話便結束了召對。

    等端王跪安退出,接着召見榮祿。

    他不等慈禧太後有所詢問,先報告了兩個消息:一是京津火車中斷,由京城南下的火車,隻能通至六十裡外的楊村;二是俄國已從海參崴調兵四千,将到天津,而在京各國公使集會決定,電請駐天津的各國提督,派兵增援。

     “局勢很危險了!奴才晝夜寝食不安。

    ”榮祿容顔慘淡地說,“皇太後可真得拿個準主意了!” “莫非,”慈禧太後問道:“洋人真敢往京裡來?” “奴才不敢說。

    ” “洋兵一共有多少?” “在天津的,大概有三千多。

    ” “三千多洋兵,就吓得你寝食不安了嗎?” 聽得這話,榮祿急忙碰個頭說:“奴才不是怕天津的三千多洋兵,怕的是兩件事:第一,一開了仗,各國派兵增援;第二,義和團良莠不齊,而且匪類居多,趁火打劫,市面大亂,不用跟洋人開仗,咱們自己就輸了!” “這倒不可不防。

    我告訴端王,讓他嚴加管束。

    還有,董福祥的甘軍,調他來保護京城,他就有維持地面的責任。

    你傳旨給他,教他好好看住義和團!” 聽得這話,榮祿有苦難言,甘軍中就有許多士兵跟義和團勾結在一起,聽說李來中就在董福祥左右。

    而且載漪與董福祥已在暗中通了款曲,名為武衛軍,實際上已非榮祿所能節制。

    這話如果照實奏陳,慈禧太後問一句:“原來你管不住你的部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