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八章

首頁
    盛筵未半,戲也隻聽了兩出,袁世凱與徐世昌便相偕辭去。

    為了尊重載振的身分,袁世凱事先吩咐:總督動止的儀注,諸如“站班”、“鳴炮”一律不用。

    到得載振面前,彎着腰低聲說了兩句客氣話,悄悄退下。

    載振反客為主,直送到滴水檐前,經袁世凱再三辭謝,方始轉身回座。

     時間拿得很準,等袁世凱一走,孫菊仙的一出《上天台》已到尾聲,接着便是楊翠喜的《三本虹霓關》,一出場便向載振飛了個媚眼,到得與王伯黨眉來眼去時,眼風亦總照顧着台下首座的貴人,将載振看得停杯不飲,眼都直了。

     見此光景,段芝貴與“忝陪末座”的王錫瑛作了個會心的微笑,随即又向貼身聽差作了個手勢,擡來一籮筐簇新的龍洋,五十枚一封,共計四十封。

     戲一完,載振鼓掌喝彩,段芝貴便大聲宣布:“振貝子放賞!” 語聲一落,四名穿藍布大褂,戴紅纓帽的聽差,将籮筐飛也似地擡到台前,立即動手拆開龍洋的封皮,往台上一撒,但見銀光耀眼,滿台響聲,“嘩啦、嘩啦”地響過好一陣,方始住手。

     其實,響得雖熱鬧,隻拆了十封,段芝貴便又高聲說道: “振貝子吩咐,再賞楊翠喜五百兩!” 于是響聲又起。

    這出戲的腳色與文武場面已一字排開,等放賞完了,就在台上請安,打鼓佬扯開嗓子高喊:“謝賞!” 等清台面,撿完了一千個銀洋,楊翠喜已卸了裝,由王錫瑛陪着,單獨來謝載振。

     “謝謝振大爺!”楊翠喜一面盈盈下拜,一面說道:“你賞得太多了!” “不多,不多!”載振笑道:“你唱得實在好!” “多謝振大爺誇獎。

    ”楊翠喜站起身來,走到載振身邊,提壺替他斟滿了酒。

     “你敬振大爺一杯!”段芝貴說。

     “是!”楊翠喜拿起載振面前的酒,一飲而盡,接着又斟滿,方始說一句:“振大爺請。

    ” 那細瓷酒杯邊沿,留着濃豔的朱痕,載振毫不遲疑地,連酒帶楊翠喜的口脂,一起吞入喉中了。

     這時已有聽差端來一張方凳,楊翠喜在王錫瑛手勢暗示之下,坐在載振的身後,低聲問道:“振大爺是那天到的?” “今天剛到。

    ”載振半側着身子跟她答話,同時開始細細打量。

     在載振眼中,楊翠喜占得三個字:黑、白、活。

    黑的是眉發,白的是皮膚,活的是眼睛。

    想到她在《小放牛》中的身段,袅娜腰肢,靈活非凡,不由得便湧起無數绮念,竟有些心跳氣喘了。

     老于花叢的段芝貴,能從他的眼裡看到心中,随即說道:“貝子隻怕有點兒倦了。

    這裡另外備有休息的地方,很隐秘的。

    ” 最後四個字說得很輕,但很清楚,載振會意欣然。

    “是有點兒倦了。

    ”他說:“能略微躺一躺最好。

    ” “是!我來引路。

    ” 于是段芝貴引着載振離席,楊翠喜起身目送,“臨去秋波那一轉”在載振心中便仿佛聽得她在說:“大爺先請,我馬上就來。

    ” ※※※ 這是特為布置的一間臨時藏嬌之處,一個小小的院落,南北相對,各有三間平房。

    南屋漆黑,北屋卻是燈火通明,掀開棉門簾,暖氣撲面,滿室如春,立刻就覺得皮袍子穿不住了。

     “好暖和!”載振四面看了一下,感覺屋中似乎少了一樣東西,想一想才記起,北方入冬,沒有一家不生火爐的,隻要一進屋就看得見,唯獨此屋不然,所以他奇怪地問:“爐子生在那兒啊?” “沒有生爐子。

    ”段芝貴說:“是用得洋人的法子,安上暖氣管子,比爐子來得幹淨,也沒有火氣。

    ” “喔!”載振問道:“暖氣從那兒來呢?” “外面用鍋爐燒水,用管子把熱氣接進來就是。

    ” “這好!”載振毫不思索地說道:“府裡也得裝。

    香岩,這件事,就托你了。

    ” “是!馬上就辦。

    貝子請裡屋坐。

    ” 段芝貴一面說,一面掀開西屋的門簾,一個梳着條長辮子,約莫十八九歲的丫頭,當門請了個安,笑吟吟地喊一聲: “振大爺!” 載振的感覺立刻又不同了,似乎到了八大胡同第一流的滑吟小班裡。

    跨進去一看,靠裡擺一張大銅床,衾枕俱全,床前是梳妝台,對面壁上懸着一堂屏條,題名《四美圖》,是乾嘉時仕女名家改七芗的手筆。

    靠窗擺一張條案,不過上面不是花瓶、香爐之類的陳設,而是幹濕果子、各種洋酒。

    此外屋子正中還有張通稱為“百靈台”的獨腳圓桌,雖是紫檀大理石的桌面,但摸上去濕潤如玉,自然是因為有暖氣管子的緣故。

     “她叫錦兒。

    ”段芝貴指着丫頭對載振說“讓她招呼吧!我不打攪了。

    ” “費心,費心!”載振說:“我息一會就出去。

    ” “請貝子盡管休息,外面我會安排,就說貝子已經回行館了。

    護衛随從,我亦會好好招呼,不必讓他們等了。

    到時候,我親自送貝子回去。

    ” “那可是再好也沒有!”載振再一次拱手道謝:“一切費心,領情之至。

    ” “不敢當,不敢當!”段芝貴請安回禮,然後退後兩步又關照錦兒:“你可好好招呼。

    ” “是!”錦兒答應着,轉臉說道:“振大爺,寬寬衣吧!” “對了!”載振說道:“你叫人把我的衣包拿來。

    ” 達官貴人出門,照例有貼身聽差,攜着衣包,以便飲宴時換着便衣,如逗留時間較長,或者“三、九月,亂穿衣”的天氣,攜的便衣還不止一套。

    至于載振之流的頭号绔褲,半天作客,要帶個大衣包,因為不定玩什麼,譬如興緻來了,粉墨登場,戲眼裡面就得看天氣襯緊身的短衣,就是不玩什麼,文文靜靜地飲酒談心,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