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一章

首頁
    函電重托,再則日常請脈,接近兩宮的機會很多,難免垂詢外間的輿論。

    一語之微,亦足以影響前程,因此直隸總督楊士骧,待以上賓之禮。

    不但盛筵款待,緻送程儀,而且特備花車,親自陪着進京。

     因為有楊士骧的照應,杜鐘駿此行非常順利,到處都受禮遇。

    到了七月十六那天,由繼祿帶領,半夜裡出西便門到海澱,在頤和園先見了六位軍機大臣:慶王奕劻、醇王載沣、張之洞、鹿傳霖、袁世凱,以及入軍機不久的世續,然後在内務府朝房待命。

    先有個六品服飾的官員在,請教姓氏才知道他就是慕名而未識面的陳蓮舫。

     未及深談,陳蓮舫便已奉召,匆匆而去。

    過了有半個鐘頭,繼祿走來領着他到了仁壽殿,做個手勢示意他在簾外等待,然後悄悄掀簾入内。

     一簾之隔,咫尺天顔。

    杜鐘駿做夢也不曾想到過,會有這麼一位天字第一号的病家,一時不知道是興奮、驚異,還是畏忌,隻覺得心裡七上八下,不安得很。

    就這時候,陳蓮舫已經出殿,繼祿在裡面連連向他招手。

     杜鐘駿戰戰兢兢,到了殿裡,照預先演習過的儀注,先向面西而坐的慈禧太後行了一跪三叩首的大禮,轉而向面南的皇帝也是一跪三叩首,隻聽慈禧太後問道:“你就是杜鐘駿?” “是!”杜鐘駿略移一移膝,向東回答。

     “馮汝弢說你醫道很好,你要替皇上用心号一号脈。

    ” “是!” 這時繼祿輕聲提示:“請脈吧!” 于是杜鐘駿起身走到皇帝面前,在一張半桌側面,已放了一個拜墊,杜鐘駿複又跪下,用兩隻手替已将雙手仰置在半桌上的皇帝診脈。

     由于疾趨入殿,起跪磕頭,加以心情緊張,天氣又熱,杜鐘駿忽然覺得氣喘,便屏息不語,靜待氣平。

    而皇帝有些不耐煩了。

     “你瞧我的脈怎麼樣?” 杜鐘駿已經受了囑咐,慈禧太後最恨人說皇帝肝郁,皇帝自己最恨人家說他腎虧。

    所以杜鐘駿的答奏,很謹慎地避免用這些字眼。

     “皇上的脈,左尺脈弱,右關脈弦。

    左尺脈弱,先天腎水不足;右關脈弦,後天脾土失調。

    ” “我病了兩三年醫不好,”皇帝問道:“你倒說,是什麼緣故?” “皇上的病,非一朝一夕之故。

    積虛太久,好起來也慢。

    臣在外頭給人看病,凡是虛弱與這個病差不多的,非兩百劑藥不能收效。

    所服的藥有效,非十劑八劑,不換方子。

    ”杜鐘駿又說:“一天換一個醫生,藥效就更慢了!” “你說得對!”皇帝高興些了,“你拿什麼藥醫我?” “先天不足,要用二至丸;後天不足,要用歸芍六君湯。

    ” “好!就照這樣開方子,不必更動。

    ” “是,是!”杜鐘駿連連答應。

     等跪安而退,已經出殿了,忽然有個太監追上來喊道:“杜大夫,杜大夫!”等杜鐘駿站定,那太監又說:“萬歲交代,方子千萬不能更動。

    ” 其時軍機處已經退值,内務府的官員便就近把他帶到軍機章京的值廬去開方子。

    進屋才發現陳蓮舫已先在,彼此目視微笑,算是招呼過了。

     杜鐘駿在一張空桌子後面坐了下來,從護書中取出來水筆墨盒與印有他名号的處方箋,靜靜構想脈案的寫法。

     “你是杜大夫?”突然有人在他身旁問。

     擡頭一看,是名太監,戴着六品頂帶,論品級比縣官還大。

    杜鐘駿起身答道:“我是。

    ” “萬歲爺派我來跟你說,你剛才在殿裡說的什麼,就照什麼開方子,切切不要改動!”又指着陳蓮舫說:“千萬不可跟他串通起來!” “不會,不會!”杜鐘駿狐疑滿腹,不可串通這一點,還可以體會其中的緣故,想是彼此商酌,希望意見一緻,如果互相歧異,出了事誰也脫不得幹系。

    但不知皇帝何以一再叮囑方子不可改動,莫非另有人主使,非如何開方不可嗎? 正在思索之際,帶領的内務府官員來催方子了,杜鐘駿便依剛才那太監所傳的話,說了什麼,便寫什麼,一揮而就,檢點無誤,将方子交了出去。

     這時已有書手在等着,拿他的方子另用明黃箋紙譽正,一式兩份,裝入黃匣内,據說是皇太後、皇帝各一份。

    不久,又有太監傳谕:“賞飯一桌。

    ”這名為“賜膳”,照例由帶領的大臣作陪。

    繼祿陪他吃完了才說:“你今天新來,是插班,二十一才是你的正班,到時候我派人來接你。

    ” 等送回客棧,杜鐘駿倦不可當,睡了一大覺起身,第一件想到的事,便是皇帝不知已服了他的藥沒有?心裡又想,陳蓮舫也開了方子,不知異同如何?如果服了自己的方子,陳蓮舫那張方子還用不用? 到得晚上,來了一名太監,正是白天他剛請完脈出殿,追上來傳話的那個。

    他說:“萬歲爺已服過你的藥,明天仍舊要請脈。

    ” “是!”杜鐘駿說:“繼大人知道不知道?” “另外派人通知他了,内務府會有人來接你。

    ” 杜鐘駿點點頭,抓住機會問道:“請問,陳大夫也開了方子,皇上服了沒有?” “大概服了吧!我沒瞧見。

    ” “我再請問,為什麼要到二十一才是我的班?” “如今一共五位大夫,你算算,今天插了班,不就要到二十一才該你的班嗎?” 杜鐘駿一聽愣住了,連那太監離去都未發覺。

    這夜一直不能安枕。

    半夜起身,等内務府官員陪他到了頤和園,先找繼祿辦交涉。

     “繼大人,”他說:“五個人輪流值班請脈,各抒己見,前後不相聞問,這樣子怎麼能把病治好?要知道,我是來醫病的,不是來當差的!請繼大人把這種不合道理的規矩,跟皇太後、皇上說一說,務必要改良。

    ” 繼祿笑一笑答說:“内廷的規矩向來如此,我們不能亂說的。

    你請坐一坐,請脈的時候,我會派人來招呼。

    ” 坐了一個鐘頭,方有人來招呼。

    一切儀注均如昨日,脈象亦複依舊,才服了一劑藥,自然還不能見效。

    杜鐘駿隻是陳奏,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