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章 折柳(三)

首頁
    與士卒們一道出發,将曠野中殘留的火星都撲滅了,以免其再造成無法預料的災難。

    随後,此人又駁回了幾名不知道從哪裡冒出來的周家遠親的訴狀,拒絕将已經分到百姓手中的财物糧食重新收繳起來發還“苦主”。

     非但對館陶縣一地于流賊有瓜葛的百姓既往不咎,據細作彙報,這個楊義臣還利用手中的職權,在河北各地張貼安撫文告,宣布三個月内,對下山回家務農者,無論是被攜裹從賊,還是主動從賊的,都既往不咎。

    無論下山者到了哪個縣,都可以重新登記入戶。

    無論其帶着多少賊贓,也可以算作正道上賺來的家産,官府不予充公。

    如果有人願意痛改前非,大義滅親。

    隻要你繳上一名同夥的腦袋,官府甚至可以給予兩吊錢的安家費用。

     文告的内容傳開後,作用一點兒也不亞于數萬大軍。

    就年前年後這半個多月的光景,有幾個分布于清河、信都、武安三郡之間,與巨鹿澤一直有消息往來的小绺子已經銷聲匿迹。

    其寨主要麼是自己偷偷卷着鋪蓋回了家,要麼是被急于立功的手下弟兄砍了腦袋做投名狀。

    還有幾支千把人的小山寨,也是搖搖欲墜。

    清河郡守楊積善和武陽縣主簿魏征看到便宜,不顧天氣寒冷,趁機帶領本郡的鄉勇入山進剿。

    居然借着楊義臣的聲威,數日之間,将郡城附近的寨子全給挑了個幹淨! 有道是“抽了騾子驚死馬!”,眼看着河北各地的綠林豪傑一個個束手就戮,一直急着收拾巨鹿澤的河北綠林總瓢把子高士達也坐不住了。

    剛剛過了正月十五,便屈尊親筆寫了一封信給張金稱,請求他務必在春暖之後出兵騷擾一下周圍郡縣,以牽制楊義臣的兵力。

    同時,高士達還在信中表明,為了綠林道的生存,他還邀請了縱橫于河北北部與山西交界一代的王須拔、魏刀兒兩個南下策應,一并對抗官府。

     “這樣可不行!”對于高士達的任何要求,四當家王麻子都不掩飾自己的防範之心。

    “咱們這裡距離楊老虎的大營最近,一旦打急了眼,他肯定追着距離自己最近的狠揍!到時候吃虧的是咱們,撿便宜可全是别人!” “的确有點麻煩!”沒等有人替高士達說話,二當家薛頌也從交椅上站了起來,“借着去年的收成,咱們剛剛能騰出些精力來把自己的老巢收拾一下。

    真要打起仗來,大夥一走又是好幾個月。

    這過了年才重新頒布的政令,規矩,又沒人負責了!” “咱們麾下這幫兔崽子您還不清楚麼?隻要幾位寨主不在,肯定就放了羊。

    按道理,高大當家寫了信,咱們該給些面子。

    但是咱們出兵救了别人的急,無論得手失手,自己的事情都得耽誤!得不償失,得不償失!”跟未過門的女婿程名振混得久了,三當家杜疤瘌也染上了幾分斯文氣,嘬了嘬牙床,接連搖頭。

     八當家盧方元本來還想履行一下肩頭職責。

    見已經有三位有分量的當家表示了反對,歎了口氣,也不多說廢話了。

     對巨鹿澤中最近發生的事情,他心裡自有一番計較。

    自從第二度攻打館陶,攜帶大批糧草辎重歸來後,巨鹿澤已經沒必要再買河北綠林道總瓢把子高士達的顔面。

    首先,有楊義臣、魏征、楊積善三人隔在中間,高士達的勢力已經延伸不到巨鹿澤。

    這三人中任何一人的領兵打仗手段都不亞于高士達。

    河北綠林總舵所在的豆子崗營地想要幹涉巨鹿澤中的事務,恐怕沒等到達巨鹿,就得先跟官軍來一場硬碰硬。

     其次,有了從館陶周家抄出來的大批糧食,張金稱即便将戰兵擴張到五萬之衆,在短時間内,日常補給也不成問題。

    也就是說,即便官軍讓開彼此之間的通道,豆子崗總舵也未必能吃得掉巨鹿澤群豪。

    而張金稱之所以還肯奉高士達為總瓢把子,沒有急于擴充實力與前者争雄,是因為他突然長了心機,不想做這個出頭椽子。

     第三,自從娶了新壓寨夫人之後,張大當家在對很多事情的認識方面簡直是脫胎換骨。

    盧方元憑借個人的觀察感覺到,張金稱現在的很多做法是在慢慢梳理根基,以謀求将來的長遠發展。

    比如剛才二當家薛頌和三當家杜疤瘌口裡的政令、規矩之類。

    在第二度攻打館陶之前,巨鹿澤也有些山規寨法。

    但條文都很粗疏,執行起來也很随意。

    而從館陶縣歸來後,不但所有軍規得到的加強,所有的日常事務管理規矩,也參照官府的政令得到了詳細補充。

    就連戰利品的分配,都出台了一些令人信服的方案。

     在大當家張金稱、二當家薛頌和九當家程名振的一再堅持下,于規矩執行力度方面,如今的巨鹿澤也與半年前的巨鹿澤今非昔比。

    以前的規矩是小事兒各寨自行處理,出了人命後的大事才上報總寨裁決。

    而現在,澤地百姓之間的日常矛盾在各寨中都有總寨指定的主簿解決。

    若是對主簿的判決不滿,還可以到總寨申訴,交給二當家薛頌統一處理。

    至于所有鬧出了人命的大事兒,則無論發生在誰的寨子,無論哪個寨主袒護,總寨都會将肇事雙方全部抓走。

    待詳細審理後,再根據實際情況做出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