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01 有感掃黃

首頁
    辄幾百萬字?編造得那個光怪陸離,子虛烏有,荒誕無稽。

    小說最大的特點就是無中生有,妄言誕語。

    君不知,其實這是在文字造罪!根據佛教的因果論,無中生有、妄言編造得越險惡複雜,必生相應的因果報。

     筆者也以身涉險,冒文字妄言造罪風險寫有7部小說,但卻不敢瞎編! 當然,縱然大局據實,細節不得不編造,但也力戒瞎編,縱有小妄言,然寫作動機端正,非為名利,入惡道而渡化人心,亦得好報也。

     再說出版小說。

     私有化下,政府将負擔卸給出版社,自生自滅,出版界将危機轉嫁給作家——自費,如今非既成元老名作家,要想得到常規出版,似如登天。

    常規出版隻有既成名大作家才有可能。

    這種行為本身就将文學市場惡性引導,惡性循環,迎合低俗舍棄文學責任是必然走勢,因為低俗這一塊顧客最多,利潤自然也多,這種趨利性隻能壓抑真正于人有意義的好書,敗壞人的智商。

    黃鐘費棄,瓦釜雷鳴。

    作者與出版方皆趨向迎合性快餐書,由此産生了選題報告。

     選什麼?出版界大哥公然叫嚷的是好書也不出,隻出好賣的書,這與自由化市場上商品生産隻選好賺錢的項目,不管社會進步的需要屬于同一心理體現。

     紙質出版之種種因素,促成了網絡小說颠覆性崛起,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紙質出版門檻太懸太深,網絡小說則一寸高的門檻也無。

    而席卷大陸的武俠小說,動辄刀槍相向,一群粗魯無修養的武林人物成了青少年的偶像,究竟起了什麼社會效果? 無論網絡小說、紙質出版,私有化導緻人情關系為主,水平為次。

    隻要撒錢,無意義的大量網絡小說充斥紙質書場,不出網站的也多是靠暗箱操作與炒作而火。

    人間正道受壓迫,人類走向退化。

     打開電視劇視頻,首先引你玩遊戲,随便打開一網頁,遊戲、黃色圖片如垃圾成山,讓你處處走不動路,引你玩物喪志,引你沉溺、沉淪,拖你下水,似乎要你全體中國人不吃飯不幹正亊,時時刻刻、天天、月月、年年不務正業打遊戲、泡妞,然後這個國家民族不戰自敗! 今天的名星演員己走得太遠,表現不出當年紅軍、八路軍的精神靈魂,沒了那種正氣清韻,沒有軍人素養,表現出的隻有現代人的耍個性、耍肢體、語言酷逼,用嘴皮子開合裝成熟,作者沒别的知識境界修養,這類作品卻吃香,一看這些八路軍就是一群土匪、二杆子舉止;一看就是故意拼湊情節的跌宕刺激,故弄玄虛,畫蛇添足,瞎騙亂造得得太不合情理,沒有常識,主題淺薄,沒有思想、無魂之作太多,動辄是黃埔軍校高才生以虛榮、來個日本女間諜、崇尚山寨土匪、崇尚幫派等等,要麼隻曉得耍個義氣,幹嚎一通虛張聲勢,小題大作,一窩蜂故亊大同小異。

     剛從泥潭爬出,便就是幹幹淨淨的穿戴,無非公子哥演戲怕髒,忽悠觀衆;明明就是中日兩軍我守敵攻,鼓舞士氣的嚎叫就是“給我往死裡打!”似乎之前還沒有打死鬼子的想法,那時的同志相稱變成了兄弟之稱,……這類例子枚不勝舉。

     變質的當今中國文學怪胎現象,正常嗎? 網絡小說之電子類書震撼了紙質出版貴族,它有着先進性,不拘陳規的思維活潑性,它有存在的合理性,但它永遠取代不了紙質書,先進有先進的弊端,落後有落後的好處,蠟燭将繼續存在,這就是亊物的利弊性。

    紙質書不方便卻安全、陽光、利于保存收藏,電子書雖方便,手機也能看,但那小的東西看起來不傷眼睛不費神嗎?終不是個亊,安全系數小,不便長久保存,沒電你就完了,崩潰你就幹瞪眼了,黑客破壞就不存在了。

    那些沒腦子的出版社人擔的那門子心? 小說的兩大要素是什麼?趣味與意義。

     作家的必要素質是什麼?語言功底與思想厚度。

     文學的目的究竟應是什麼?歌頌真善美,鞭撻假醜惡。

     文學的社會責任是什麼?提升讀者知識修養,并從中受到精神力量的熏陶。

     文學當亊者應有社會責任感,而非同流合污。

    亊實上,讀者我們給他什麼他有什麼。

    小說應該是提高讀者素養,而不應該是去迎合!那些推崇堕落人性的也不想想,為什麼曾經艱苦創業的社會主義時代能創造出笛子曲《揚鞭催馬送糧忙》、二胡曲《賽馬》清純經典名曲,而現在為什麼創造不出經典? 文學被敗壞,被亵渎,走了另一個極端。

     當今中國文化文學怪圈現象是怎麼産生的,根源是什麼?源于一個“私”字。

    中國人的良性政治信仰、人性再度一損俱損。

    這種文化文學變态現象不過是整個社會變态的一個方面。

    夥同其它社會腐朽現象,其社會效應不是促進了生産力、文明的發展與進步,而是種阻礙與倒退。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