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發,做事顯得遊刃有餘。
”
張宏道眉頭皺了皺,抿了一口酒,歎了一口氣道:“你說得也有道理,隻是過于在乎人際關系,未免一輩子也活得太累了!”
石磊端着酒杯,思忖半晌,然後慢條斯理地說道:“我們通常注重的那一套與人打交道的方式和禮儀是農業社會的産物,比較适合中國傳統的宗法社會,浸淫于此也确實能讓人感到那濃濃的溫情和詩意。
但進入工業社會後,人們漸漸脫離了土地和宗族,變得越來越異化了,傳統的那一套失去了土壤也變得越來越虛僞,所以應付起來就覺得很累了,沉湎于人情世故久而久之确實令人感到既無趣又俗氣。
”
張宏道笑道:“好在我們三人互相知根知底,倒是不用裝得那麼辛苦了。
”
……
江雅婷嘗了嘗剛端上桌的清蒸桂魚,皺着眉頭對陳雨荷抱怨道:“這裡的菜都那麼貴,味道卻比你家石磊做的差遠了!”
陳雨荷笑了笑說:“他也不是樣樣菜都做得好的!”但臉上卻一副自豪狀。
謝立業聞之,擡起頭來譏諷道:“石磊這個孔老二的徒子徒孫,當然要遵循祖師爺‘食不厭精,脍不厭細’那一套啦!”還對着石磊挑釁性地咧嘴一笑。
謝立業受西方哲學影響很深,對中國的儒家思想嗤之以鼻,常與石磊争得面紅耳赤。
其實,當年他們讀大學的時候,正是中國大陸上西學東漸的又一次高峰,都受到了西方思想,尤其是海德格爾、薩特的存在主義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說的影響,後來有一段時間石磊一頭紮進了中國古代思想史中,而張宏道又受到了俄國宗教哲學的影響,三人的思想才有了較大的距離。
石磊立即笑着反駁道:“中國的傳統思想雖然在哲學的本體論方面沒有西方哲學發達,但在道德學說方面卻也是博大精深的,是完全可以與西方思想互補的,孔子所說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對現代人的行為處事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最近幾十年,世界各國宗教界、倫理學界的有識之士、專家學者不分種族、國籍、信仰,不斷地齊聚一堂,探讨對于全人類适用的共同倫理原則,他們把這種最基本的規則稱為‘金規則’,而金規則的首選和典型例子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及在其他語言中的類似表達。
比如,1993年,世界宗教大會在閉幕會上發表了一份《走向全球倫理宣言》,就明确、清晰地闡述了這樣的觀點。
”
江雅婷也注意到了兩人的争辯,插話說:“我覺得石磊講得有道理,在如今日益浮躁的社會裡,儒家思想也能起到良好的作用。
”
謝立業卻嘴一撇,嘲笑道:“别吹了,儒家學說那一套早過時了,儒家思想塑造了中國人軟弱的一面,它過于重文輕武,從而導緻中國在古代曆史中經常處于被入侵的地位;儒家思想還窒息了人的創造性。
”
張宏道饒有興緻地看着這場争論,不聲不響地抽着煙。
他對謝立業很了解,因為兩人相聚得比較多,但對石磊目前的思想狀況就不很清楚了。
石磊沉思了片刻後說道:“我不認同這種說法,說儒學塑造了人柔弱的一面,這種理解是很無知的。
雖然在古代的《字書》裡面說‘儒,柔也’,但這種柔和柔弱不是一回事,它是以柔克剛的柔。
什麼叫儒?儒,甲骨文裡就有這個字,相當于需要的需,上面是雨下面是人,實際上這個叫沐浴。
現在祭祀的時候常常要齋戒沐浴,沐浴就是改正自己,洗掉自己不應有的那些污穢,這很像我們現在所提倡的與時俱進的精神。
”
他仰頭喝了一大口酒,然後深吸了一口氣,咽下酒勁,盯着謝立業繼續說道:“儒家在培育和改變人的時候提倡潤物細無聲,教育就是慢慢進入人心的過程。
柔是從這個意義上講的,我們知道中國的儒家講究三達德,即智仁勇,中國儒家特别強調勇,早期思想家對此不斷論述,比如孔子說‘殺生成仁’,這不就是勇嗎?荀子曾經把人的勇分成幾類,‘有狗彘之勇者,有賈盜之勇者,有小人之勇者,有士君子之勇者。
”荀子提倡的是‘士君子之勇’,說到這裡我們常常提到孟子的‘吾善養我浩然之氣’,這也是士君子之勇。
中國在明代中期還是世界上最強大最先進的國家,說儒家思想窒息了中國人的創造性也是站不住腳的。
中華民族在儒家思想學說的指導熏染下,幾千年來沒有侵略過任何人,但是我們也能無數次成功地抵擋外來入侵,隻不過到了近代中國我們受到了太多的欺淩。
但我們不能因此簡單把近代以來的落後歸結到儒家文化身上,要曆史和辨證地看待這個問題。
”
對石磊的這番話,張宏道、江雅婷都在頭腦裡仔細地琢磨和思索,謝立業雖心裡仍不服氣,但憋了半天也沒說出什麼反駁的話來。
陳雨荷則趁機嚷道:“你們不要再談玄了,三家難得聚在一起,今晚大家都唱歌跳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