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章 遷入新居

首頁
    劉二剛起床,就接到新攤鄉去金山新區看建好的搬遷房的通知,但劉二沒有急着準備去看,反而踏實的坐在炕沿上抽起了紙煙,心裡樂滋滋的,滿臉的興奮。

    心想,搬遷房總算建好了,沒有拖後腿,沒讓自己在群衆面前丢人現眼,一下子感覺自己的形象高大了許多。

     早飯後,劉二叫上紅頭子騎着摩托直奔金山新區。

    劉二的襯衫沒扣扣子,在微風的吹拂下,衫子的兩襟便呼啦啦的響,渾身涼飕飕的,很是惬意。

    路邊蔥綠的樹木搖擺着身子,杏樹枝頭黃亮亮的稀稀疏疏的杏子格外醒目,寬闊的柏油馬路在綠樹的懷裡延伸着,像一幅油畫,自己和紅頭子是畫裡的風景,一切顯得美麗、和諧、自然,而又富有詩意。

    臉上的笑容還沒消失,金山區就到了。

    在住宅小區,興攤鄉的幹部早已在那裡等候。

    簡單聽了搬遷房的建設情況後,徑直到了街道,兩排紅磚白牆的平頂房由南向北排列着,小院都建有貼紅瓷磚的門樓,寬闊的水泥街道兩邊建有綠化帶,美觀又自然。

    走進小院,北面是四間生活住房,中間兩件客廳,一邊一間卧房。

    南面是兩間廚房,東側留有一片空地,将來可搭個簡易車棚或是雜物庫房,空間很開闊。

    再往東邊建有一堵牆,中間開一小門,是後院,四周圍了圍牆,一側是茅房,另一側可堆放柴草和養養養雞。

    規劃既方便又實用,布局既合理又實惠。

    小院整個面積不大,但利用率很高,沒有浪費的空間,旮旯拐角都利用了,作為莊稼人能想到的和沒想到的,都統籌考慮實施建設了,考慮的很周全很細微。

    劉二看的仔細也看的很滿意,始終喜悅着臉,紅頭子跟在後邊樂呵呵的笑不停,腿格外勤快,能去的地兒都走去了,能看到的也都看了,很是滿意。

     中午時分,鄉上幹部邀請劉二和紅頭子到鄉上吃午飯。

    鄉上有竈,有專門的炊事員和飯廳。

    進到飯廳,裡面已坐滿幹部,正在吃飯。

    他們坐在小飯廳,飯菜已經上桌。

    一盆湯面片,西紅柿炒雞蛋、蒜薹炒肉、青椒肉絲、醋溜葫蘆、酸辣白菜。

    在鄉上幹部的招呼下,一邊吃飯一邊說着話兒。

    鄉上幹部征求了他們對搬遷房的意見,并就搬遷的相關事宜做了安排。

     搬遷時間定在八月十八日十點十八分。

    離搬遷時間還有二十多天,許多未盡事宜還要提前做準備。

    第二天一大早,劉二就組織青壯年勞力到金山區金山村忙活起來。

    把院門前面,街道兩邊的綠化帶的地塊做了翻挖和平整,種了花草,并植上杏樹、梨樹、果樹苗等經濟林帶,家與家之間打上隔斷。

    在村子周圍密密栽植了四圈柏樹和沙棗樹苗,算是複層防風林帶。

    男的挖坑栽樹,女的提水澆樹,說笑聲嬉鬧聲飄滿村子的上空。

    看了水泥硬化的街道,粘貼瓷片的門樓,紅磚白牆的平頂房,生活區和養殖區合理分布的院落,個個眉開眼笑,一邊幹着手頭的活生,一邊贊美着新房,又不時謀劃着各自的未來。

    綠化完備,劉二組織婦女把街道、院落和村子周邊做了清掃,女人們叽叽喳喳的忙活着,說笑着,這兒扔下一片笑聲,哪兒丢下一片嘻哈聲,才在院子裡說笑着,眨眼笑聲又到了房後,個個幹的起勁,人人做的仔細,沒有計較做多幹少的,也沒有嫌棄活生髒累的,大家都浸沉在即将搬入新房的喜悅中。

     村民回到山村後,家家都在議論着搬遷新房這個高興的話題,唯獨劉二高興不起來。

    新村新房建好了,綠化、環境衛生搞好了,街道房後、院裡院外處處充滿生機和活力,原本從心底裡該是高興的,但二十四戶村民的房子如何合理分派的問題很難使他高興起來。

    劉二手指夾着燃着的紙煙,坐在炕沿細細思謀着,濃眉緊縮,目光呆滞,一臉愁容。

    直到手指間夾着的紙煙燃到手指跟灼燒到手指的一刻,在身體的哆嗦中才意識到紙煙燒灼到手了,扔了煙頭,忙把沾了唾液的的手指按在灼傷的指間。

    劉二對抓阄、輩分大小、人口多少、簽訂搬遷協議先後等多種分房的方式做了比較,做了斟酌,分析了實施的利弊,都覺得不科學、不合理、不公平、缺乏可操作性和公正性。

    不盡科學的分配方式不僅不能達到合理分配住宅的目的,還會招緻群衆的非議,惹起群衆的民憤。

    劉二思謀着,躊躇着,一夜沒睡上個囫囵覺。

     次日,剛睡起就叫媳婦找來紅頭子商議分房的事宜,南郭先生坐不住,一直在屋裡地下站着,一會抓耳,一會撓腮,皺着的眉頭緊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