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帝國在中國古代君主專制的社會裡是一個長壽的王朝,前後兩漢加起來有近四百年的曆史。
到了桓帝靈帝時期已經步入了其晚年,百弊叢生,滅亡隻是個時間問題。
可以說此時已經進入了倒計時,加速其滅亡速度的是外戚宦官激烈的窩裡鬥,在兩派勢力窩裡鬥愈演愈烈之時,士大夫的加入進一步加速了後漢王朝滅亡的速度。
士大夫作為知識精英,被看作是社會的先進代表,這些人有時候也被稱為清流,是當權者拉攏的對象。
但是這些人自視甚高,好在他們都喜歡當官,也以當官為志向,所以容易被收買。
能給他們官當的自然是那些掌握着權利魔杖的人物,而後漢的權柄大多數時間在外戚和宦官之間不斷易手,到了後期的大多數時間裡卻在宦官的手裡。
而宦官是刑餘之人,很受士大夫看不起的,在他們眼裡宦官不過是皇帝的家奴,因此有時候他們也稱宦官集團為濁流。
作為同樣是知識精英太史公司馬遷,在他受了宮刑之初根本無法承受那樣的打擊,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内心激烈鬥争才沒有自殺,足見宦官在古代是多麼的受歧視。
士大夫看見刑餘之人跟自己的主子同乘一輛車子,他們都看不下去,讓士大夫依附宦官他們肯定是會引以為奇恥大辱的。
所以在外戚和宦官的鬥争中,士大夫自然就會成為外戚的同盟軍,甚至在兩派鬥争中,士大夫是最積極充當急先鋒的。
因此宦官跟士大夫的鬥争比宦官跟外戚的鬥争更激烈,勢同水火!
在史書或者很多影視作品中,宦官集團一般都是惡勢力,在臉譜化的舞台上,這些人一律大花臉或者大白臉,而士大夫一般都是健康勢力,是正義的化身。
可是這樣簡單貼标簽顯然也是不符合事實的,實際情況應該是宦官固然貪污受賄,陷害忠良,但是肯定也不是絕對的。
士大夫同樣會作惡,而且對付宦官的手段之狠毒殘忍也毫不不遜色于宦官對付他們。
黨锢之禍宦官對付士大夫也不過是有針對性的打擊和株連,而士大夫對付宦官是極端的群體滅絕,袁紹之流甚至極端到看見不長胡子男人就殺,這簡直就是瘋狂!
在很多的影視中,宦官由于是刑餘之人,六根不全,身心殘缺,偏激變态,行事極端,心理陰暗及心狠手辣,這顯然是受掌握着話語權的士大夫們的一面之詞的影響,其實士大夫對付宦官才是極端偏激,殘忍狠毒!
士大夫與宦官之間的矛盾,還不光是清濁不兩立,是非不妥協,甚至無關正義與非正義,說到底還是因為宦官掌握權力,而士大夫們多很自負,但他們反倒要依附這些人才能當上官,他們對這些人打心底看不起,從骨子裡就歧視!但是這些刑餘之人,皇家奴才,不男不女,反而地位在他們之上,他們的前途掌握在這些人手裡,自視甚高的士大夫他們的内心感受可想而知。
士大夫對宦官羨慕肯定是沒有的,但是嫉妒和恨肯定是十分強烈的,簡直就恨之入骨,以至于士族子弟袁紹極力慫恿何進,凡是宦官,不問首惡脅從,一律屠殺!
其實這并非袁紹一個人對付宦官這樣極端,當時很多士大夫對付宦官都是很極端的。
這當然是因為宦官當權的時候迫害過他們,其實還有一個說不出口的原因,主要還是強烈的嫉妒,因為士大夫認為他們才有治國的能力,當權的應該是他們,而不是這些怪物!
當時有個叫陽球的士大夫,官至司隸校尉,失勢的大宦官王甫落在了他的手裡,陽球親自來審訊。
王甫的義子王萌向陽球哀求,請求陽球看在同僚的份上,可憐王甫年老不要再毒刑拷打了。
王萌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