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占了。
袁紹最終必然被曹操打敗其實也是早就能看出來的,曹操在很多方面确實高袁紹一籌。
從謀誅宦官和讨伐董卓的過程中就可以看出二人的水平了,每次行動袁紹所起的作用負面大于正面,而曹操提出的建議多半是切實可行的,這就足以證明,兩人不是同一重量級别的選手,誰勝誰敗,毫無懸念了!
袁敗曹勝的最終結局,其實早在二人角逐之前,從袁紹陣營出來的郭嘉就預測到了,為此郭嘉分别羅列了袁紹必敗的十點原因。
袁紹十點緻命的弱點正是曹操的優點,所以曹操盡管還沒有袁紹強大,卻是袁紹的天然克星。
尤其袁紹好大喜功,剛愎自用,嫉賢妒能,欠缺決斷能力,一再錯失良機,不能聽取逆耳的忠言,不僅不能聽取合理可行的意見,也沒有處理好内部的矛盾,甚至家庭矛盾也處理不好。
同時仗着自個胳膊腿粗沒有評估他對手的實力和能力,他的謀臣沮授一再提醒,曹操不同于公孫瓒,不能用對付公孫的方法對付曹操,但是他沒有聽進去。
曹操征讨劉備,袁紹可以趁機襲擊曹操,但是被他錯過了天賜良機。
該出手時不出手,不該出手的時候他又出手,錯過了消滅曹操的機會,袁紹又決定對曹用兵。
為此,他的另外一個謀士田豐說,現在主動權我們喪失了,不宜大規模用兵,而是應該休養生息,積蓄勢力,用自己的兵力優勢和地理優勢,小股部隊騷擾,使敵人疲于奔命,無法得到發展。
此外,董卓所立的漢獻帝成了曹操手裡的一張王牌,本來這張王牌袁紹的謀士沮授早就以利相誘,建議袁紹趁早搶到手。
但是袁紹并不認為現在皇帝還有什麼利用的價值,把皇帝接到自己的地盤上自己反要向皇帝請示,多麼的不方便。
但是曹操搶先一步搶到手,一點也沒有覺得不方便,反而給人感覺曹操忠于王室,有能力的人才都跑到曹操這裡了,彌補了曹操吸引人才的天然不足。
相反袁紹隻顧自己擴張,讓越來越多的人對他失望了,因此袁紹吸引人才的天然優勢也逐漸失效。
而曹操有了這張王牌就可以“挾天子以令諸侯”。
現在曹操玩這張王牌玩的很溜,等到袁紹反應過來,想搶過來玩玩時已經晚了。
但是田豐說我們還可以讓他的王牌變成他的緊箍咒我們向許縣朝廷的皇帝上表指控曹操阻隔王路。
但是袁紹都沒有不聽,而是聽謀士郭圖讓他很舒服的大話,不聽忠言,隻接受馬屁,決意讨伐曹操。
郭嘉所羅列出袁紹的十點缺點,袁紹似乎為了印證敵人的判定,在對曹的軍事行動中,将十點缺點一條沒有落下的發揮出來,到了神仙也救不了的地步。
最後以至于到了誅殺謀臣,逼反武将,将自己陣營的人一一趕到敵人的陣營裡,直到人心離散,一敗塗地,最後敗到了無可挽回的地步!袁紹死後他的兒子們還在自相殘殺,這當然也是袁紹沒有處理好家庭矛盾和繼承問題留下的後遺症,所以袁紹此人也是繡花枕頭一類的人物,表面花裡胡哨,裡面也是一包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