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出曹操是很想在他的手裡統一天下,甚至以為在他有生之年可以看到四海一統。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可以解釋為求賢若渴,禮賢下士,但是在此曹操未嘗就沒有流露出對即将統一天下的得意和興奮的心情。
曹操有統一天下的雄心,如果平了荊州擒獲劉備,那麼他還能容忍孫權割據一方嗎?因此若劉備被擒獲,那麼孫權離滅亡也就不遠了。
如果孫權劉備都被滅了,劉璋張魯等無用之輩他還用放在心上嗎?到那時候稱王稱帝是肯定的了。
政客野心家們一旦大權在握就開始琢磨着過把當皇帝的瘾,何況曹操是自己打下來的江山呢!
兔死狐悲,物傷其類,孫權不是劉表,他知道唇亡齒寒的道理,因此他不會坐觀成敗。
他知道,其他的諸侯都被消滅了就該輪到自己了!劉備如果滅亡了孫權很快就會暴露在曹操的刺刀之下。
所以諸葛亮過江跟孫權方面談聯合進展很順利,可見并非是諸葛亮三寸不爛之舌激将取得的勝利,而是形勢變化使然。
盡管諸葛亮有很強的外交能力,但是孫權也不是三歲小孩,哪裡會那麼容易就被忽悠了!
諸葛亮“奉命于危難之間”,也是在劉備兵敗當陽幾近走投無路時刻奉劉備之命向孫權方面求救的。
開始逃亡劉備還是“攜民過江”,不肯舍棄大批追随他的老百姓,因為老百姓就是本錢,有炮灰可用,就不怕沒有翻盤的機會。
其實這不獨劉備将老百姓視為自己打江山的本錢,所有的大人物都視小百姓為兵源和賦稅的來源,幾乎沒有哪個大人物會把小百姓當人看待,都是将百姓視為他們打江山的炮灰。
當然,嘴上說的都是很動聽的,什麼成就大事的人要以老百姓為根本,種種美妙的許諾和煽情的語言很是令人感動。
這就是典型的傳銷模式,動聽的話講了幾籮筐,發大财等美妙的許諾很誘人,忽悠大部分人投入了血本,結果發大财的不過是幾個頭目。
吃香喝辣的是極少數的人,大部分人被騙的傾家蕩産。
曹操孫權等都很熟悉“傳銷理論”,處境極其危難中的劉備更懂這套理論是他鹹魚翻身的唯一希望,所以不到最後關頭他是不會輕易放棄大批追随他的民衆的。
但是曹操追趕的實在緊了,這才什麼也不管了,逃命要緊,顧不了許多了。
但是劉備還是不忘帶上對自己創業有用的将領,而扔掉逃難中成為累贅的老婆孩子。
劉備自稱是劉邦的子孫,至于是不是劉邦的子孫已經不可考了。
荒淫的帝王,大小老婆成群結隊,繁殖能力自然也是很可觀的,時間長了,子孫遍天下,所以劉備是否劉邦的後人是找不到證據的,但是從劉備毫不遲疑的扔掉老婆孩子獨自逃難這一點看,劉備确實很像劉邦,看來劉備還真是劉邦的子孫,很有乃祖遺風!
至于荊州的老百姓為什麼願意舍棄家園跟着劉備跑,多半是害怕曹軍屠城。
曹操在徐州有過屠城的先例,又在官渡之戰中坑殺過七萬投降了的袁軍。
有過大規模屠殺平民暴行的軍隊,在老百姓眼裡就是殺人不眨眼的獸類,落到這幫畜生手裡哪裡還有活路!估計曹操的敵人對其暴行也是一再誇大渲染,曹軍屠城越傳的滿城風雨,曹操的面目就越是猙獰恐怖,小百姓聞之不寒而栗,在曹操沒來之前他和他的軍隊就已經是惡魔的代稱了,單曹操名頭就能達到治好小兒夜哭症的效果了。
曹操進軍荊州,荊州百姓無不聞曹色變,而劉備做官确實做得很好,不擾民不害民,在老百姓中間有良好的聲譽,大家都相信劉備,所以死也要跟着劉備跑。
劉備帶着大批民衆逃亡,所以行動特别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