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章:周瑜

首頁
    漢末董卓之亂後,中原大地陷入了長期的軍閥混戰,局面一度不可收拾,各路諸侯為了争奪地盤,發動一次又一次慘烈的戰争。

    軍閥們互相攻伐,大大小小的仗也打了不少,最終的結局卻是多半被淘汰出局,能進入決賽的都是那個時代最傑出的人物。

    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及夷陵之戰,被稱為是三國曆史上的三大戰役,其中赤壁之戰深刻影響着中國曆史的進程。

     赤壁之戰奠定了天下三分的基礎,在中國曆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不過赤壁之戰在《三國志》一類的官史上不過寥寥數筆,但是戲劇舞台上,卻是精彩紛呈,這多半是因為官史上沒有詳細的記錄,戲曲作家和小說作家才有充分發揮的空間,憑借自己的主觀臆斷編造出了很多脍炙人口的三國故事。

    雖然這些故事不一定可信,但是就藝術而論,卻是相當成功的,尤其是明代小說《三國演義》大篇幅的描寫了赤壁之戰,其影響遠遠的超過了《三國志》一類枯燥的官史,以至于人們一直以為《三國演義》就是真實的三國曆史。

     《三國演義》所描寫的人物性格突出,形象鮮明,栩栩如生,躍然紙上,給讀者或者觀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于我們腦海中的三國人物都是演義裡的形象。

    《三國演義》有明顯的傾向性,很多人物被嚴重歪曲。

    演義的作者是以蜀漢為正統,為了重點突出劉備集團,對曹魏集團和孫吳集團基本上是持否定的态度。

    對曹操更是嚴重的醜化和妖魔化,而對孫吳集團主要是矮化。

    其中孫吳的集團被矮化最嚴重的是周瑜,其次是魯肅。

    在演義中諸葛亮被塑造成為活神仙,而周瑜被完全歪曲的成為一個小肚雞腸的凡夫俗子,除了一味的對諸葛亮羨慕妒忌恨,沒有多少突出的表現,可以說是才能平平,完全就是諸葛亮的配角。

    諸葛亮也不知道搞好團結,周瑜越是嫉妒他,他越是要賣弄自己的各種小聰明。

    在赤壁之戰後諸葛亮繼續跟周瑜鬥法。

    諸葛亮更加頻繁的賣弄自己超人的智慧,周瑜更加羨慕嫉妒恨,但就是鬥不過諸葛亮,一次又一次被諸葛亮打敗,周瑜毫無辦法,氣得幹瞪眼。

    終于在氣到第三次的時候,心理素質不及格的周瑜被諸葛亮氣得吐血三鬥,盡然活活的給氣死了,這就是有名的三氣周瑜的故事。

     同時,演義中不僅将周瑜被刻畫成了一個小心眼,而且為了進一步貶低周瑜,擡高諸葛亮,作者将赤壁之戰中周瑜的功勞也一股腦兒算到諸葛亮的賬上,好像赤壁之戰孫劉聯軍打敗曹操靠的全是諸葛亮呼風喚雨。

    小說作為文藝作品,有時候是可以用來做宣傳的,宣傳的東西事實一再證明是靠不住的,甚至在很多時候宣傳是當不得真的。

    自然,戲曲舞台上的那個周瑜肯定不是曆史上那個領導以少勝多戰役的周郎。

    基本常識告訴我們,周瑜作為孫劉聯軍與曹操作戰的前線總指揮,絕非泛泛之輩,這場戰役最大的功臣也隻能是周瑜,而絕非諸葛亮,因為隻有總指揮才有立下汗馬功勞的機會,諸葛亮不管多麼用兵如神,他也沒有直接指揮軍隊跟敵人對陣的機會。

     其實諸葛亮此時不過是劉備集團的代表,劉備集團的軍隊指揮權也不在諸葛亮手上,他對戰争的影響還是很有限的。

    另外,赤壁之戰的時候諸葛亮跟周瑜未必就有那麼多接觸的機會。

    在赤壁之戰前後,諸葛亮跟孫權方面接觸更多的是魯肅,而不是周瑜。

    實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