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接觸,法正決定将賭注押在劉備這裡。
他私下裡勸劉備莫失良機,到嘴的肥肉不吃白不吃。
張松當時推薦他的朋友法正去請劉備,也正是出于這樣的私心,他們倆能成為朋友,自然是臭味相投,他知道法正也是主張迎接劉備入蜀派。
他們倆都覺得跟着劉璋沒有什麼前途,何況劉璋對法正并不是十分重用,法正在劉璋這裡才華得不到施展感到很憋屈,他比張松更急于要另投明主。
劉璋派他去迎接劉備,他還裝模作樣,推三阻四了一番。
劉備也知道在益州最好有自己的人,争取劉璋的人馬倒向自己是再好沒有了,所以能争取到一個是一個,出于這方面的考慮他肯定是要積極拉攏法正。
法正到了荊州,劉備對法正盡力接納,大有相見恨晚的意思,這讓法正很是感動,很有知遇之感。
于是法正向劉備獻策,說閣下命世英才,劉璋無明主之能,以張松為内應,奪取益州,易如反掌。
以益州的富庶為根本,憑借天府之國的險阻來成就大業,指日可待。
法正給劉備獻言獻策的這一刻起就完全的倒向了劉備,他表示要全力幫助劉備奪取益州,願意跟張松一起充當劉備的内應。
自此劉備已經成為張松法正最屬意的新主人了,有了這二位得力的内線,劉備不想要益州都難!
劉備的二号謀士龐統也向劉備進言說,荊州這塊地方經過這些年的征戰已經荒蕪殘敗,人口銳減,何況東有孫權,北有曹操,沒有我們發展的空間了,坐困四戰之地不是長久之計。
益州這塊地方戶口百萬,土地肥沃,物産豐饒,如果我們搶到這塊地盤,就是成就帝業的根基,現在劉璋主動送上門來我們此時不抓機會更待何時!
劉備心裡應該是非常願意的,但是他還是做出猶豫再三,不能決斷的樣子,當然也确實有些顧慮。
他說,現在跟我勢同水火的是曹操,曹操嚴峻,我便寬厚,曹操暴虐,我便仁慈,曹操狡詐,我便忠誠。
正是因為我處處跟曹操相反,大家才有了對比,都覺得曹操不是個東西,我劉備才是正人君子,為此赢得了人心,很多人願意追随我,我才能有今天的成就。
如果人家請我來幫忙,我趁機奪走人家地盤,是不是有些不地道,多半會被人說閑話,罵我劉備是僞君子。
龐統說,現在都什麼世道了,仁義道德這套東西不能當飯吃,還是要靈活運用,不能墨守成規。
況且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是符合亂世的邏輯。
再說,我們奪了益州之後,優待劉璋,封給他一塊好的地方,讓他過着衣食無憂日子,也不算對不起他。
反正他也守不住,我們不奪他的地盤,曹操也會動手的,與其便宜曹操,不如我們先下手為強。
龐統為劉備打消了心中的一些顧慮,于是劉備很快答應了劉璋的請求,留下諸葛亮坐守後方,關羽等鎮守荊州各處,帶上龐統,率領數萬士兵前往益州。
益州牧劉璋親往迎接,二劉在涪城相會,親親熱熱,好像真的是親兄弟一樣。
但是劉璋不知道宴席上已經暗藏殺機了。
就在劉璋為劉備洗塵接風的時候,龐統就開始做小動作了。
二劉把酒言歡,稱兄道弟之際,劉備的謀士龐統就急不可耐了,他打算上演一出“鴻門宴”。
龐統勸劉備于宴席中挾持劉璋,直接奪取益州。
但是劉備是最能沉得住氣的人。
他認為,初來乍到,立足未穩,沒有樹立絲毫的威信恩德,就搶人家的地盤,是不是有些急了,要巧取不能豪奪,前者的成本小收益大,後者的成本大風險也大。
畢竟還是領導計高一籌!劉璋盡然沒有覺察到宴席上的古怪,隆重地招待劉備及其部下,增撥給劉備大量的人馬糧草及軍用物資,将戰略要隘白水關也交給劉備督理,請劉備率兵去狠狠地教訓張魯,為他出一口多年積累下的窩囊氣。
劉璋交代完畢,以為可以高枕無憂了,就返回了成都。
劉備則率部駐紮在葭萌關,并不沒有打算要去進攻張魯的意思,顯然是在伺機而動,他當然不是在為進軍漢中做準備,其志在整個益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