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脅,但是拔不掉這顆釘子也隻有幹瞪眼兼幹着急的份。
要知道,坐鎮荊州的關羽并非易與之輩,荊州不是想搶就能搶到手的,須要有可乘之機。
為了奪取荊州,孫權方面也是花費了不少的精力,而關羽也不是不知道東吳方面對荊州一直是有野心的。
孫權方面一再宣稱他們對荊州有無可争辯的主權,在魯肅主持孫吳軍事和外交期間,兩家不知為此打過多少口水仗,甚至還劍拔弩張的上演過一出單刀會。
雖然在劉備攻取漢中的時候給了孫權兩個郡,雙方簽訂了協議,但是這并不意味着荊州問題得到了徹底的解決,隻要關羽還控制着長江上遊的地區,孫權就會感覺到自己的腦袋上懸着一把劍,不拿下來睡不好覺。
魯肅之後,孫權方面接替魯肅主持外交軍事的江東少壯派呂蒙和陸遜都是血氣方剛,作風強硬的鐵杆鷹派,完全不同于儒生出身的魯肅。
呂蒙和陸遜采取更強硬的态度,固然有呂蒙和陸遜個人作風強硬的因素,事實上主要是孫權态度的轉變,因為彼一時此一時,魯肅時期孫權方面的主要壓力是來自曹操,但是随着劉備實力的不斷增長和曹操後期采取守勢,情況完全颠倒過來了。
加上關羽目中無人,一再激怒孫權方面,讓孫權感到現在敵人不再是曹操了,而是劉備。
何況孫權這個時候要跟劉備争奪長江天塹的控制權,而魯肅時期已經明确告訴孫權,從談判桌上是争取不到荊州的,談判桌上拿不到的東西隻能到戰場去搶。
關羽是個狠角色,孫權方面很了解此人。
不過他們也知道,關羽剛強有餘,理性不足,守城打仗,治軍領兵是行家裡手,忠誠度更加沒得挑,可以說是一員難得将才。
但是關羽又是有毛病的,而且毛病還挺深,尤其是傲氣十足,目中無人,總的來說輕敵驕狂是他緻命的弱點。
孫權知己知彼,關羽卻不屑于了解對手,除了藐視還是藐視,所以被孫權方面抓住了軟肋還沒有感覺到。
關羽的弱點是驕狂,驕狂容易犯輕敵的錯誤。
其實輕敵還不是驕狂者的死穴,愛戴高帽子才是一擊即中的死穴,點到此處神仙也救不了。
陸遜認準穴位,很快就得手了,關羽已經被人控制住了緻命的穴位還毫無察覺,真以為人家好心給他做精神按摩呢,還美滋滋的陶醉其中。
呂蒙從軍多年,在軍中還是有一定的影響。
自然,關羽也知道呂蒙的名頭。
盡管關羽也不大看的起呂蒙,但是也不敢掉以輕心,對荊州的防禦還是毫不松懈。
孫權方面為了麻痹關羽,可謂用心良苦,有名的呂蒙裝病讓籍籍無名的陸遜接替。
陸遜一介儒生,關羽素來輕視讀書人,讓此人來麻痹關羽是最合适不過的了。
實際上陸遜盡管年輕,但是外柔内剛,尤其忽悠人是一套一套的,很有演戲的天賦。
于是好戲上演了,陸遜扮演成了關羽最看不起的那類角色,酸腐至極,除了整天說一些沒用的話就剩下拍馬屁了,高帽子一頂一頂的給他送來。
陸遜一上任就給關羽灌迷魂湯,他寫信吹捧關羽功德,尤其大加稱贊關羽擒于禁斬龐德,說關羽水淹七軍功過晉文公的城濮之戰和韓信的背水破趙,還勉勵關羽發揮威力,奪取徹底勝利。
關羽認為這一戰是他的得意之筆,陸遜的吹捧剛好撓到了他的癢處,令他全身的每一根汗毛都舒展開來。
這個江東的無名小輩,恭敬、誠懇顯然是有讨好他的意思。
關羽在被捧的心曠神怡之餘肚子裡也暗暗好笑,不僅看不起陸遜,對孫權也有幾分瞧不起了,認為江東無人了,盡找些無用的人來濫竽充數,因此他認定江東不足慮,可以将荊州的人力物力全部投入到襄樊前線。
因為對江東放松了警惕,所以關羽将主要兵力都集中到了襄樊前線,樊城曹仁的壓力越大,就證明關羽的後方越空虛。
關羽擒于禁斬龐德,引起三家的高度關注。
在曹操方面固然引發了政治地震,在劉備方面應該是一片狂歡。
其實引起強烈反應是孫權方面,他們不僅為關羽的順利進軍感到不安,更主要的是他們費盡心機忽悠關羽總算成功了,襲取荊州的機會來了!忽悠成功,呂蒙不病了,陸遜不孬了。
是的,呂蒙盡管有病,但是此時呂蒙害的是荊州的病——荊州的防禦體系太過完善,讓他無法下手。
陸遜很書呆子氣,但那時都是演給關某人看的。
陸遜一路捧殺,關羽還以為陸遜跟魯肅一樣迷信談判桌,殊不知此時情況發生了變化,即使魯肅還在也不可能再坐下來跟你打口水戰了。
關羽不明大勢,目中無人,荊州的嚴密布防被陸遜一頓忽悠摧毀殆盡,呂蒙兵不血刃進入了荊州城。
關羽想不到他的盟友會在背後捅刀子,是因為他忘記了“螳螂捕蟬黃雀在後”這句話,為此他也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關羽遭到曹操和孫權的前後夾擊,讓他上天無路入地無門,敗走麥城,最終被他最看不起的“江東鼠輩”俘獲,落在小人之手,頭顱被孫權砍下來送給曹操。
就這樣,一代名将關羽落了個身首異處的悲慘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