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3、司馬代魏

首頁
    三國最終歸晉,晉王朝看似是一個新的政權,實際上是在曹魏政權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

    盡管司馬家建立晉王朝的方式跟曹丕建立曹魏政權的方式是相同的,但其實完全不是一回事。

    從表面上來看,司馬炎跟曹丕一樣,取代舊王朝都是和平演變。

    曹丕取代漢王朝建立曹魏政權的宣傳是漢獻帝禅讓,司馬炎取代曹魏建立晉王朝的宣傳也是曹魏禅讓,但是司馬炎取代曹魏與曹丕取代漢王朝有本質上的區别,根本就不能相提并論。

    如果以此認定是曹丕的“篡逆”給司馬家做了榜樣,那就大錯特錯了! 司馬炎後來依樣畫葫蘆,也上演了一出“禅讓”的曲目,表面上看确實是有樣學樣,實際上曹魏的江山完全是曹操一手打下來的,而司馬家的建立的晉王朝其實是高平陵之變後司馬懿從曹爽手上搶過來的,也就是說晉并不是另起爐竈的一個新興王朝,而是直接竊取了曹魏的政權。

    因此後來稱三國及稍後的那段曆史為魏晉南北朝,而從來不說漢晉南北朝。

     司馬懿在他的晚年為其子孫搶得了一座花花江山,他不同于曹魏是打下來的江山。

    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是借助漢朝這塊招牌為自己打天下,但是最後換下這塊招牌的時候還是需要一個階段的過渡時期,因此在曹操有生之年沒有稱帝,而是由他的兒子曹丕走這完道程序。

    司馬懿跟曹操的情況完全不同,高平陵兵變後雖然從曹爽手裡奪得了大權,但是司馬代魏的時機還是遠遠沒有成熟,實際上司馬代魏也經過了較長一段時間的過渡期。

     高平陵兵變之後,司馬家族掌控了曹魏的政權。

    暮年的司馬懿大權在握,在奪取了曹魏的大權後,他又平定了兵變引起的連鎖反應——王淩之亂,他不斷地為子孫掃清了障礙,為子孫奠定基礎,也為子孫鞏固這個基礎。

    老邁的司馬懿死掉了,他将大權移交到長子司馬師的手裡,此時已經進入了三國末期,北方政權完全進入了司馬氏專政時期。

    司馬氏家族專政,曹魏政權進入了三少帝時期。

     曹魏的三少帝時期其實就是司馬懿司馬師及司馬昭司馬炎父子三代人的專政時代,即司馬代魏的過渡時期。

    三少帝就是司馬氏父子三代人把持曹魏政權時期的三個小皇帝,曹芳、曹髦、曹奂其實都是控制在司馬氏父子手裡的三個傀儡。

     齊王曹芳是曹魏的第三任皇帝,繼位的時候還是個幼童,在高平陵之變的時候也沒有成年。

    司馬懿專權的時候已經逐漸地長大,等到司馬師專權的時候曹芳已經成年了,成年的曹芳對司馬師的專權當然越來越不滿了,他不甘心做司馬家的傀儡。

    朝中也有很多大臣是忠于曹魏的,為此曹芳暗中行動,聯合中書令李豐、皇丈光祿大夫張緝、黃門監蘇铄、永甯署令樂敦秘密策劃兵變,企圖讓太常夏侯玄代替司馬師輔政。

    此時,司馬家剛剛接手大權,知道這段時間最關鍵,新舊交替,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

    所以司馬師對朝政控制得很嚴密,朝廷重要的位置上都換上了司馬家的爪牙,耳目遍布朝野,朝中的一舉一動自然逃不過司馬師的眼睛。

    司馬懿是陰謀專家,出身于這樣家庭的司馬師太清楚陰謀詭計這套東西了,曹芳跟他玩陰謀還嫩着呢。

    曹芳與大臣打算搞掉司馬師的密謀很快洩露,司馬師以企圖“廢易大臣”為由将參與密謀的所有大臣,連同夏侯玄全部一網打盡,實行了旨在鏟除異己,打擊反對派的大清洗,将他的敵人全部都滅了三族。

    無數人人頭落地,不知道多少無辜的人受到牽連!自此,曹魏的朝廷進入了恐怖高壓的司馬氏專權時代。

     曹芳是司馬家的掌中玩物,勢單力薄,想要逃出司馬氏掌握的努力很快即告失敗,忠于曹家的大臣被司馬師屠戮殆盡。

    曹芳幸免于難,但是他這個傀儡皇帝是無論如何也别想當了。

    司馬師奏請郭太後廢曹芳,曹芳不是郭太後的親生兒子,司馬家族又是她的同盟,此時她這個太後也發揮不了多少影響了,擺設而已。

    司馬師說廢皇帝,她當然也反對不了。

    于是曹芳被遣返原籍,繼續當齊王,當然是受到嚴密的監控。

     司馬師清洗了朝中的反對派,廢除了不聽話的皇帝曹芳。

    一場旨在反對司馬家專政的宮廷政變雖然夭折了,但是司馬師也知道,雖然他實行的恐怖政策壓制住了那些圖謀他的人,但是朝中反對他的還大有人在。

    說到底,反對派能鬧出動靜來,主要還是皇帝年長,如果找個不懂事的小孩子當皇帝那麼這個朝廷就容易控制的多了。

     當然司馬師的奸詐虛僞也不再其父之下,這也是所有政治人物的通病,都喜歡裝模作樣,可以說作秀也是玩政治這一行人的職業病。

    司馬師明明就是想要找個小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