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遊說

首頁
    第六章遊說 一 策士蘇秦不遠千裡來到秦王國首都鹹陽,一路舟車勞頓,雖然很疲憊,但心情卻是極佳,他想憑他胸中的才學一定會得到秦王的垂青,他很自負,認為此次遊說秦國一定能一鳴驚人,一舉成名,在新崛起的秦王國中一展才華,到時候拜相封侯,獲取無限的好處,榮華富貴自然不在話下,對于這一點戰國的策士們毫不掩飾,蘇秦是平民士子,對這點更是有着深切的體會,他知道這是平民子弟唯一改變命運途徑。

     蘇秦此次遊說秦國,是要将自己所主張的連橫計策獻給秦惠文王,秦國開化比較晚,一向被山東六國視為荒蠻之國,而來秦國求職的一般都會被看作是在六國不得志的士人。

    的确,秦國本土沒有傑出的相才,所以秦國後來擔任丞相這一重要職務都是來自六國的士子,也正是因為曆代秦王不拘一格降人才,堅持開明的用人政策,六國傑出的人物才源源不斷的流向秦國,這也是秦國能夠統一天下的根本。

    秦國自來有敬賢的傳統,孝公及今王都有敬賢之名,對來求職的六國士子一向禮遇,蘇秦也正是沖着一點來的。

     蘇秦倒也不是在六國完全混不開了,他并不是籍籍無名之輩,因為他的老師是鼎鼎有名的鬼谷子,誰不知道鬼谷子門下個個奇才,作為鬼谷子的高足蘇秦自然也不會是等閑之輩,不至于找不到一份高薪的職業,但是蘇秦非池中之物,自視甚高,一向自比為輔佐周文王建立周王朝的姜子牙和輔佐齊桓公成就霸業的管仲,也就是他的理想是做一國的丞相,總理國務,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二号人物。

    雖然以他的才華,在山東六國中要找到一份能過滋潤的職業還是不成問題的,但是要爬上丞相的高位談何容易,簡直就是不可能,且不說齊楚魏這樣的富庶的大國,就是燕趙韓這樣的比較弱的國家裡丞相這個高位都是宗族大賈占據着,非富即貴,哪怕是要爬上稍高點的位置也要懂得所謂的為官之道,什麼拉關系走後門,吹牛拍馬潛規則等這樣的學問是一套一套的,他對這種歪風邪氣自來厭惡,更加的不屑于學習研究,何況山東六國都不足以與虎狼之國的秦國相抗衡,唯有秦國有一統天下的實力,當然眼下未強大到可以一統天下的地步,但是有這個潛力也有這個野心,前景非常看好。

    他也知道,秦國有将丞相這個重要的職務留給外來士子的先例,一個尚武的國家,民政财政司法及長遠目标的詳細規劃,具體事務的落到實處等瑣事不是赳赳武夫所能擔任得了的,所以秦國是他實現抱負的不二之選! 秦惠文王的禮賢下士果然名不虛傳,他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接見了來求職的蘇秦。

    秦惠文王此時殺了出自六國的商鞅不久,恨屋及烏,因而對其他六國士子也的不大感冒,但他還是不端國王的架子,不用蘇秦行參拜之禮,而将蘇秦當客人對待,十分禮遇。

    蘇秦見多識廣,擅長雄辯,口才極好,所以主客兩人交流的氣氛輕松。

    秦惠文王很願意聽取客人的意見,所以主要是蘇秦說,秦惠文王聽。

    蘇秦遊說諸侯,靠口才吃飯,要憑借他的三寸不爛之舌取得榮華富貴,名聲地位,自然毫不客氣的講了起來。

     蘇秦一講就是大半天,滔滔不絕,分析形勢,剖析利害,最後他勸秦惠文王說:“大王,貴國西有巴蜀漢中這樣的天府之國,北方的胡貉代馬豐富的物産,南方的巫山黔中真是天然屏障,東有像函谷關崤山這樣的天賜長城,加之兵精糧足,地廣人多,大王您又是當今世上少有的英明之主,在您的領導下您的大臣個個足智多謀,将軍人人能征慣戰,精通兵法,士卒善戰,訓練有素,縱觀現存各國,有足夠資本一統天下,吞并諸侯,南面稱帝的除大王您還有哪國有這樣的條件?不知大王有沒無這方面的意向,如果大王願意對此作進一步的規劃,在下不才,請求為大王效犬馬之勞!” 秦惠文王認真的聽完了蘇秦的話,略加思索,蘇秦看了看秦惠文王的表情,想從中看有沒有被自己的說詞打動,但是秦惠文王還是那樣面含微笑,一點都不知道他是怎麼想的。

    從中他可以看出,秦王果然是非同尋常的諸侯王,任何會察言觀色的大臣都無法揣測他的心中的想法,足見其穩重而有城府,自然也有主意有遠見,是個能夠領導全局的國君。

     蘇秦正為自己得遇明主而暗自慶幸的時候,秦惠文王卻當頭潑了涼水,秦惠文王的一番話顯然是不采納他的意見。

    他對蘇秦說:“寡人也思考過這個問題,但是寡人以為在羽翼未豐滿之前就高飛是很危險的,在法律不完備的情況下就付諸實際,勢必會導緻司法混亂,在君王的功德品行都未使舉國上下信服是沒有威望的,在這樣各方面條件都不成熟的情況下,就去動員全國軍民是不切合實際的。

    先生不辭辛苦,千裡迢迢西來教導寡人,寡人足感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