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五章 家族企業

首頁
    麼呢?我們最少也應得利潤的三分之一。

    ” 我把他們都召集到自己家裡,然後對大家說:“人往往高估自己的能力和貢獻,你們有兩個人要利潤的三分之一,一個要利潤的一半,一個要二十五萬元,加起來是多少?其他管理人員和工人們呢?難道他們就沒有貢獻了?” 幾個人都不聽我的勸告,陳星說了一句:“争氣不争财,不給我三分之一的利潤,明年我就不幹了。

    ” 一個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都非常好的工廠就這樣由于利潤分配問題而倒閉了。

     我由此回想自己的工廠,今後會不會也出現類似的問題呢?苦思冥想了幾天後,我召開家庭會議,宣布工廠為父親與全體兄弟共同所有,平均分為八個股份,也就是每人擁有工廠百分之十二點五的股份,包括還在上學的六弟也有份。

    父親認為不妥,建議改為我擁有百分之十六的股份,其餘七個股東都擁有百分之十二股份,我為工廠的董事長、法定代表人。

    這個方案得到“全體股東”“一緻通過”。

     林霍金聽到這個消息以後,來古鎮對我說:“你不應該給你的兄弟們股份,以後會出亂子的——你同他們的關系應該是雇傭關系才對,即便你給他們高薪或者偷偷給他們發紅包也行。

    ”但我堅持己見,以為自己“發明”了一種“克服家族式企業内在矛盾”的好辦法,可以“一勞永逸”了,不同意“再議”。

    林霍金說了一句:“中國的家族企業全都倒于内亂。

    ”我也不在意,把好友的話當耳邊風。

     林霍金此行還有一個任務:他兩年前承包了東興化工廠,在原來的基礎上又多做了一個項目——潤滑脂,請市裡有名的一個工程師負責全部技術工作,誰知這個工程師隻會吹牛,技術不過關,生産了一百多噸鈣基潤滑脂全是不合格品,人也連夜逃跑了。

    林霍金又找了好幾個熟悉石油加工的工程師來看過,都搖着頭說沒有法子處理這些“廢品”。

    工廠頻臨倒閉,找我是來讨救兵的。

     我到了東興村,才知道化工廠已經不在破廟裡了,搬到不遠處的公路邊,新蓋的廠房倒也壯觀,霍金領着我進了廠房,隻見所有倉庫到處堆放着像豆腐渣一樣的廢品,令人心酸。

    我取了一些樣品測試,發現問題在于“缺水”,就叫工人把一些“廢品”投入反應罐裡,加熱到“沸騰”,再加入一點點水,十年前的一幕重現在衆人面前——幾公斤的水讓一百多噸的“廢”潤滑脂全部再生!林霍金感恩不盡,激動萬分地對我說:“原來他們都說你是神仙,我今天再一次看到真正的仙了”。

     霍金跟我一起去看我們原來住的破廟,隻見那地方已經徹底改觀,人山人海熱鬧非凡,原來是十三個村子的農民們和海外華僑集資重修廟宇,已經接近完工,新寺廟金碧輝煌,光彩奪目,令人贊歎不已。

     霍金說:“過幾天保生大帝要‘進殿’,将會舉行盛大的慶典活動。

    我請老木匠王元木以我們倆的名義做了兩塊牌匾,讓他們分别立在适當的地方,以表示我們對保生大帝的敬意。

    ” 我說:“謝謝你,這兩塊牌匾的錢我們各出一半。

    ” 霍金說:“我也是這個意思。

    兩塊牌匾做工是一模一樣的,隻是中間四個字和落款不一樣而已。

    ” 兩天後,主持慶典活動的頭頭突然通知保生大帝要“提早進殿”,我們請王元木連夜加班刻上我和霍金的名字。

    霍金原來交代王元木他送的牌匾應該挂在大殿上方最顯眼的地方,而我送的牌匾則會挂在大門後面,拜佛的人回頭時才能看到。

    沒想到王元木一着急,竟然把我們倆的名字貼錯了——我送的牌匾挂在大殿正上方,所有來拜保生大帝的人們一走進大殿第一眼就看到我的名字! 據說牌匾挂上去的時候,王元木看到錯了,想取下來重新制作,霍金說:“這都是命中注定好的,小林才有這個福氣,不要換了。

    ” 霍金說東興有個農民的孩子有“特異功能”,不用眼睛就能“看到”文字和畫圖,邀請我同他去“見識見識”這個小朋友。

    我也早就看到這方面的報道,隻是沒有親眼目睹——一般對沒有實際看到的事物我總是不太相信的——所以一到傍晚我就同霍金、還有兩個朋友一起到了這孩子的家。

    孩子還沒有回到家裡,估計還在從學校到家裡的路上,我們抓緊時間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